钻孔桩桩底后压浆施工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钻孔桩桩底后压浆施工质量控制

沈凯程

沈凯程(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桩基础逐渐成为地基上高层楼宇、工业建筑、桥梁码头等工程常用的一种深基础形式。其广泛应用又使人们对桩基础的承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由于钻孔桩桩后压浆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钻桩施工工艺本身存在的缺陷,并可以提高桩的承载力,因此桩底后压浆施工工艺受到越来越我的关注与研究。本文笔者结合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首先介绍钻孔桩桩底后压浆的施工工艺,再详细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钻孔桩;桩底;后压浆;施工质量控制

前言大量的实验和实践证明了在建筑工程中实施钻孔灌注桩后压浆,体现出的优势有:第一、沉降量小;第二单个桩子的承载作用增强;第三桩子实体的密实性特别好。第四、应用优势明显尤其是在强度等级高等方面。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技术方面钻孔桩桩后压浆技术的原理、工作特点、以及它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1.工程概述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起于温岭城南镇沙头门,接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终点,路线南行过瑶坑岭头后进入玉环县境,线路全长38.168km。由于钻孔过程中泥浆及沉渣的影响,桩阻抗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致使大量建筑材料白白地埋入地下,也使钻孔桩的使用受到局限,因此运用桩底压浆改善边界条件,扩大桩的支承面积,大幅度提高桩的承载力,从而减短桩长,提高经济效益。本项目摩擦桩均采用桩底后压浆。实行注浆量与压力双控,以注浆量(水泥用量)控制为主,注浆压力控制为辅。

2.施工工艺2.1压浆管埋设每根需要实施桩底压浆处理的灌注桩设置3根压浆管(超声波检测管兼使用),压浆管采用内径为5cm白铁管,长度需满足桩底压浆的要求,下端插入孔底40cm,压浆管管顶高出地面30cm,对称布设于钢筋笼上,管底段安装锥形单向阀,管与管之间采用丝牙连接,外面螺纹处用止水胶带包裹,并牢固拧紧密封。在钢筋笼吊装安放过程中要注意对压浆管的保护,为保证压浆管在丝扣连接处不松动,必须保持钢筋笼垂直,不扭曲;为检验压浆管的密封性,在每节钢筋笼安装介绍后要向压浆管内注入清水,通过观察管内的水面是否稳定来检查压浆管的密封性;如果压浆管漏水,应将钢筋笼提起,检查压浆管故障,待故障排除后再继续安装钢筋笼;为防止压浆孔的堵塞,应在压浆管的单向阀部分安装混凝土垫块,避免摩擦孔壁堵塞压浆孔;为避免杂物及泥浆掉入压浆管内,保证管路的畅通,应将高于地面和露在空口的压浆管的堵头拧紧。

2.2压水试验成桩3天后先用压浆泵从1#压浆管内压入清水,冲洗孔底泥浆,直至2#、3#压浆管冒出清水为止。压水试验不仅起到疏通压浆通道的作用,而且可以根据压水试验结果对压浆的有关参数做出相应调整。

2.3压浆桩位及压浆时机的选择为避免压浆时水泥浆液从临近薄弱地点冒出,压浆的桩应在混凝土灌注完成14天(砼强度达到80%)后,并且该桩周围至少8米范围内没有钻机进行钻孔作业,此外,该范围内的桩基混凝土灌注完成均应在3天以上。

2.4压浆施工顺序压浆时最好采用整个承台群桩一次性压浆,压浆先施工周圈桩再施工中间桩,压浆时采用2根桩循环压浆,也就是首先压第1根桩,压浆量约占总量的70%,压完后再压另1根桩,然后依次为第1根桩的另外一管和第2根桩的另外一管,如此一来,就可以保证同一根桩2根管压浆时间间隔30~60min以上,给水泥浆在土体中扩散的时间。

2.5压浆施工灌注桩成型14天,当砼强度达到80%以后,进行超声波的检测,检测之后再进行桩底压浆。将已经配制好的水泥浆液经压浆泵加压输入到设置在桩内的压浆管内,高压浆液经管底的单向阀门进入桩底的土中。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控制水泥浆液水灰比在0.55左右。在进行正式压浆前,应按要求检验配制好的水泥浆液的液凝固时间浆液浓度调整时机、稳定性、流动性、均匀性等施工控制参数。在进行桩底压浆的过程中,应合理的控制和确定浆液的浓度、压浆量、压入率的变化范围,并兼顾设计要求的压浆量,及时终止压浆压力,提高压浆质量。

3.压浆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3.1压浆钢管的连接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压浆钢管的选择一定要注意质量,对于钢管的厚度控制要适宜,不能选择太薄的钢管,如果钢管太薄的话,在电焊时容易出现孔洞,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被水泥堵塞,导致压浆受阻,最终使承载力受到影响,印发质量和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压浆管入孔后进行注水,发现有孔洞时及时处理,一般用丝扣连接的方式来进行钢管的连接,提高钢管连接的质量。

3.2终止压浆的控制问题压浆环节的重点控制一定要按照规范进行,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随意施工,压浆终点的控制常常以压力超过设计的压力就停止,甚至有的操作压浆量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时,就停止了,这些情况导致压浆量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最终引起桩的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所以在对于终止压浆点的控制要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主要的原则是以压浆量为主要的控制点,以压力作为辅助观察点,由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和控制。

3.3压水的控制在压浆管安装完毕后,首先要进行的是对于压浆管的疏通,一般采用压水来疏通,包括压浆管和包裹压浆管出口的混凝土的覆盖层,都要进行压水处理,疏通通道。但是在具体的施工中,常常忽略的这个点,导致压浆不顺畅。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在混凝土浇筑桩身的24小时内进行压水,疏通通道,如果桩侧的充盈系数过大时,在混凝土浇筑的5小时左右进行压水,保证能够疏通比较厚的混凝土层。

4.其他质量控制措施4.1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内部质量"三检"制度;图纸审核、技术交底制度;测量复核制度;教育、培训、持证上岗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建立质量奖罚制度;建立质量回访制度等。

4.2建立质量责任制本标段项目经理对创优工作全权负责,并进行组织、推动、决策,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工程质量,对全标段创优工作负责。各项目队长对施工项目的创优组织的实施,对施工项目创优负责。各管理职能部门及人员对各自的质量职能工作负责。领导分级负责逐层保证,把创优成效列入考核单位领导,技术负责人和各管理部门负责人的主要内容。

4.3建立QC攻关小组制度由项目总工领导,项目部提供资金,成立QC攻关小组,其研究课题主要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4.4建立工地试验室为提高检测手段,保证工程质量,本标段设一个工地试验室。工地试验室的工作宗旨为:坚持标准,遵守规程,数据准确,结论公正。

4.5建立作业层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度实行三检制;在各工序开展之前,对每一作业班组进行详尽的技术交底盒质量达标操作程序交底;班组长每日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前讲话;班后对照作业对象填写各单项、分项工程三检记录。

5.总结语对于不同的施工条件来说,钻孔灌注浆的施工工艺特点各不相同,在实际建筑项目中,应该根据实际建筑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确定合理的钻孔灌注浆的施工工艺。同时,对于压桩参数的设计要结合施工的经验,朝着有利于提高桩基的承载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1]张广兴,林廷松.持力层桩端注浆优化效果分析[J].山西建筑.2008(25).[2]赵佩胜,于亮,王为.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压浆处理技术[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01).[3]曹慧.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技术作用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