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探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郭维玲

山东省陵县一中郭维玲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存在种种弊端,突出的表现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遏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能动性,致使课堂效率低,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基于这种现状,结合我省目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之风,我校教师正在积极探索和谐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的中心思想就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两年多以来,我们以课堂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为着眼点,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内涵

学习,不仅是指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模式,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问题情境作引导,使学生自己设计与完成实验,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并把师生、生生合作机制引入教学过程,将课堂教学与探究活动密切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模式,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获得学习的兴趣、方法和能力,还可以体验科学过程,了解科学方法,接受科学价值观的熏陶,从而激发他们喜爱化学的情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实践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精心设计化学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及应用过程,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处其中,使他们在相关问题的引导下,主动搜寻、分析、处理各种信息,归纳并最终得出结论,体验发现新知的成功喜悦,开发潜能,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与能力,并促使形成自主学习化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下面是笔者在进行山东科技版必修2中“苯的结构”内容教学时,对“自主学习”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

1.课题引入与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先介绍有关苯的发现史资料,然后给出苯的分子式C6H6。从碳、氢原子比值看,苯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烃。通过前面烯烃、炔烃两类不饱和烃的学习,让学生思考并分组进行讨论,写出苯的可能的结构简式。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意见,并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

2.自主设计实验,小组合作探究

由于受到前面所学知识的影响,学生写出的结构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应该设计怎样的实验来验证写出的苯的结构是否正确呢?小组提出问题:假如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那么苯应该具有与乙烯、乙炔相似的化学性质。学生知道乙烯、乙炔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小组设计这样的实验来验证自己写出的苯的结构式是否正确: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各加入1mL苯,振荡。学生分组进行以上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3.分析与归纳

通过实验,学生发现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此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自己推测的结构可能是错误的,苯的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4.得出结论

苯分子到底具有怎样的结构呢?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并向学生介绍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就是由于揭开了这个谜而名垂青史。接下来,请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归纳苯分子的结构特点。苯的结构特点:平面正六边形,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碳碳之间的键是介于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之间独特的键。

5.课后反思

这节课通过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实验这种教学模式,避免了课堂上教师边实验边讲解的“教”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师生共同探讨,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使学生自己得出苯的分子结构。这样有利于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也使学生竞争合作的情感和意识得到了升华。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思考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合作探究活动为中心,注重知识获取的过程,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教师应该给学生留有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师,在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该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反馈,不断改进、完善这种教学模式。

总之,教师在用好新教材、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施教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和实践活动,我认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化学教学模式更适用于新课程标准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