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砌石挡土墙质量低劣的原因与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浆砌石挡土墙质量低劣的原因与预防

谭光明

秭归县归州建设环保服务中心湖北宜昌443601

【摘要】在一些浆砌石挡土墙中,由于质量低劣留下了不少隐患与不安全因素,甚至发生了倒塌事故。现结合参加迁建秭归县归州新集镇和其它一些工程浆砌石挡土墙施工实践剖析其原因,提出预防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浆砌石;挡土墙;质量控制;措施

1浆砌石挡土墙材料存在问题

1.1石料不达标

设计单位是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类别和标量计算的。标准为:石质应均匀、不宜风化、无裂纹,强度指标一般为Mu30,片石最短边不应小于15㎝(卵形和薄片者禁止使用),大边不小于30㎝;块石形状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厚度20~30㎝,宽度约为厚度的1.0~l.5倍,长度约为厚度的1.5~3.0倍,用作镶面时,应选用平面较完整、尺寸较大者。在当前部分标段工地在施工中,石料的强度、体积不同程度地小于标准尺寸,这就降低了砌体的强度。

1.2砂浆强度低

砂浆强度每降低一级,就使砌伴的抗压强度也降低一定比例。但目前砂浆标号低于设计标号的工程相当普遍。经过对40个标段的调查,发现砂浆标号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砂浆不试配、不计量

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下称施工规范)对砌筑砂浆提出了严格要求,明确指出须进行试配,试配砂浆标号要比设计标号提高15%;并要求计量配合,搅拌均匀,砂浆的稠度与保水性均应符合规定要求。但在施工现场不少施工队不按施工规范的要求去做,调制砂浆不试配,不计量。有的出于竣工资料的需要,或应付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与质监部门的检查,将试配报告由资料员存放,根本不做施工的依据有的施工单位在做砂浆试块时,临时提高标准,弄虚作假。试配和试验报告不能代表其砂浆强度,失去试配和试块的作用。有的工地根本没有计量工具,致使砂浆的强度差异性很大,即浪费了材料又不能保证砌体质量。

(2)使用过期或失效水泥

有的施工队把结块的失效水泥用于砌筑砂浆,对砂浆在砌体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忽视了砌筑砂浆的强度降低会导致砌伴强度的降低。

(3)使用级配不合理的砂

一是使用细砂采用中砂配合比。因单位体积内的细砂表面积比中砂表面积大得多,所以应使用细砂时却采用中砂配合比,导致水泥含量远远不足,配出的砂浆达不到设计强度。

二是使用施工规范规定砌筑片石时最大粒径不宜超过5㎝的要求,在施工中有时甚至使用了最大粒径超施工规范规定的2—6倍,严重混淆了砌筑砂浆与砼砂子的级配,影响了砂浆的和易性和保水性,达不到砂浆设计强度。

(4)砂的含土量大。砂的含土量对砂浆的强度极其敏感。现场20个施工队使用砂子的含泥量均达到8%,超过了施工规范规定的标准。有的施工队甚至把落地砂浆和返工砂浆稍加水泥搅拌用于砌石挡土墙,这种砂浆增加了含土量,其强度一般也偏低。

2当前石砌挡土墙结构施工质量低劣主要表现

2.1组砌方法错误

施工规范规定浆砌石挡土墙砌体应分段分层卧砌,并要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外贴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砌石应大面朝下,平放卧砌。但有部分施工标段在砌筑时只图施工速度快,不分层砌筑,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差已超过施工规范几倍,且分段位置没有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还有的施工标段上下竖缝通缝达3—6层砌外圈砌块横向没有与里层砌块一丁一顺交错连成一体,且采用包心砌法,将石料侧砌,这样使挡土墙联结不牢,上下内外形不成整体,大大地降低挡培的质量。

2.2砂浆不饱满

施工规范明确规定实心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程度不得低于80%。经过检查,部分施工队采用灌浆法,即先放石块,再灌砂浆,造成块石之间干垫”和“双垫”,都会影响砌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2.3干石上墙

干石砌筑使砂浆的部分水份很快被石吸收,造成砂浆失水过多而不能保证水泥硬化所需水份,影响砂浆强度的增长,部分施工队干石,砌筑,施工中断后恢复砌筑前也未在层面再以清扫和用水湿润,这都难以保证砌体强度。

2.4排水及墙背填土达不到设计要求

石砌挡墙排水主要是指排除地下水,一般是采取安砌泄水孔的办法。设计泄水孔间距2x3m,呈品字形布置,排水孔砌成15x20cm,经抽查20个施工标段对安砌泄水不重视,认为沉降缝可当作泄水孔用;安砌位置不规范不整齐,泄水孔没有做成三面光,即不畅通,又形成反坡;泄水孔反虑层、隔离层达不到施工规范要求,这都容易导致墙内填土随水流失形成空洞,墙背填土主要注意填筑方法和密实度问题,有的施工队不按挡培结构型式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待挡培达到定强度就盲目填土,在仰斜式挡土墙和衡重式挡土墙衡重台以下部位,墙背填土上升的高度与墙体上升的高度差值已超过规范控制的l—1.5米的2—3倍,大型机械在墙体强度低于70%时,就靠近挡墙作业,又不注意机械推填方式和填土层厚,因而在培背顶面3米以下填土达不到85%的密实度。这就导致了现场上5处挡墙因排水及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设计标准,而出现了质量事故。因此,在挡墙施工中必须切实注意排水及填土问题。

材料是保证砌体质量的基础,施工是保证砌体质量的关键,材料与施工质量共同保证砌体的强度及稳定性。在材料和施工的任何环节中一旦有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就必须降低砌体强度。强度降低是各种因素的累加值。如在材料方面,石料体积的过小,石料与砂浆的标号都较设计降低一些,砌体强度较设计强度就低一些。在施工方面,若组砌方法等误,上下里外接槎不牢,通缝多,上墙、砂浆不饱满,填土及排水措施不达设计标准等施工原因,就会影响挡土墙的整体性、钢度和稳定性,严重者会使砌体发生倒塌质量事故。在实际施工中.已有很多工程质量低劣的实例证明了这一点。

3预防石砌挡土墙质量低劣的措施

为保证砌体质量,结合现场实践经验提出如下预防措施:

3.1强化质量管理意识

在市政工程中全面推行质量管理,消除质量隐患,建立与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彻底消除“马后炮”陈旧过时的质量管理办法。普及质量教育,增强质量意识。强化业主、监理、监督、企业各方从领导到职工在内的全员责任感,落实质量保证措施。加强业务培训和技术水平考核,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在施工企业中开展自检、互检、共同提高、相互促进竞赛活动,奖优罚劣。

3.2把好质量关

当前建材特别是地方性建材(灰、砂、石等)的质量监测手段不规范,或无人过问。虽然《施工验收规范》与《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作了详尽的规定,但实际上石料的取样、水泥的复检取样、砂浆试块的留置与养护及送检的时间等往往违反规定:如取样甲石场的石料,而工程却用乙石场的石料;有的工程一开工就把试块全部做好,在工程资料需要时送试验室讨取测试报告,有的为了竣工资料,补作试块讨取测试报告等等,导致各种试块测试报告失去评定工程质量依据的作用。为了杜绝上述事情的发生,首先应提高建材与施工单位的业务、管理与技术素质,尽快改变设备陈旧、管理落后、技术水平低下的状况,确保从建材的生产到构筑物建成交付使用的整个过程认真地执行国家有关现行规范,以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的目的。

其次应建立与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不合格的建材不允许出厂使用。石料、砂浆与水泥必须有出售单位或厂方提供的测试报告,并在销售票据上注明标号。施工单位在使用前按规范严格取样,并送试验室复试,若复试结果低于出厂所注标号,应按有关劣质产品的条例作出相应的处罚措施。若施工单位有意使用不符台设计要求的材料,应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给以必要的处罚,确保优质建材的生产与使用。

4结束语

优质的挡土墙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与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业主、监理、监督、设计等部门要按各自职能紧密配台,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与施工验收规范执行检查、督办、把关,对石砌挡土墙建材的供应、取样、试验、配料、线型、砌筑、养护、排水、回填等全过程加强质量管理,才能将质量隐患消除在施工的初始阶段。

总之只有认真总结前段施工经验,通过分析浆砌石挡土墙优质、劣质的原因,找出预防石砌挡土墙质量的有效措施,尽职尽责、齐心协力,一定能根除工程质量低劣的不良现象,为社会建造优质的市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