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护

陈娴洁王传红

陈娴洁王传红(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200031)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014-02

【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方法设计统一问卷对全院医务护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调查600名医务人员。其中医生164、护±275、医技58、实习医生22.保洁和医废收集员81。在过去一月医疗活动中,11(1.8%)的医务人员接触过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64(10.7%)的医务人员遭受过锐器伤;有245(40.8%)位医务人员接受过职业防护教育;仅有2例报告医院感染科备案;针对职业接触感染,医护人员未完全采取标准预防措施。结论加强职业防护意识教育,做到标准预防,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性、血原性疾病的感染是当前职业防护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医务人员

人群中血源性疾病如HBV、HCV、HIV等的高携带率,使得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很大风险。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日益受到卫生部的重视,2011年初卫生部医管司发布了“关于在上海、北京等7省市开展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试点工作”的通知。医院按市质控要求开展医务人员锐器伤及自我防护情况调查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为某二级甲等医院临床科室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医技人员、实习医生、保洁和医废收集员。

1.2调查方法先由医院调查负责人对医院各部门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将调查表(初筛表)发放给医院各部门负责人,登记下发表格数,部门负责人在部门内发放表格并进行回收。对有锐器伤的医务人员由医院调查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其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1.3调查内容采用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设计统一的问卷调查表,要求调查对象认真如实回答并一次性完成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7份,回收600份,回收率为98.8%。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性别、工龄、工作类别等;调查对象职业暴露情况(危险因素、发生场所、器具);职业防护培训情况及锐器伤报告及处置等。

2结果

2.1一般情况共调查600名医护人员,医生164名(27.3%),护±275名(45.8%),医技58(9.7%)、实习医生22(3.7%)、保洁和医废收集员81(13.5%)。其中男性238名(39.7%),女性362名(60.3%);工龄最小0.4年,最大50年,平均13年。

2.2调查对象职业暴露情况在过去一月医疗活动中有108人次,64(10.7%)的医护人员遭受过锐器伤。11人(1.8%)医护人员接触过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见表1。

表1调查对象职业暴露情况[n(%)]

2.3调查对象接受职业防护教育情况245名医护人员中医生有56名(22.8%)、护±147(60%)、保洁25(10.2%)、实习17(6.9%)接受过职业防护知识培训。

2.4在过去一月发生锐器伤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见表2

表2锐器伤相关危险因素、发生场所、涉及器具[n=108次]

3讨论

3.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概率高,危害性大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0.7%医护人员在过去一月的医疗活动中遭受过锐器伤,护±损伤率明显高于医生,主要人群仍以护±为主与国外有关锐器伤研究的结果一致[1]。医护人员锐器伤多发生在输液配制、医疗废物处理中、针头放入锐器盒时;以针刺伤和玻璃伤为主;病房是发生锐器伤最常见的地方,其次是手术室、监护室,与这些科室频繁使用针头及注射器有关。

目前已证实有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传播,其中针刺伤后可能发生致命的感染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乙肝病毒[2]。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锐器伤是医院职工感染血原性传播疾病的主要原因[3]。因此,做好锐器伤的预防是确保医护人员免遭血原性传播疾病感染的关键措施。

3.2缺乏标准预防知识,自身安全意识薄弱

调查显示,医务人员接受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的调查结果并不如人意,245(40.8%)位医务人员受职业防护知识培训,93.6%的医护人员有期望接受职业防护知识及技能培训的要求。发生职业暴露后不报告或报告不及时现象普遍,尽管医院设立相关部门对医护人员锐器伤害进行管理,建立损伤报告和登记制度,但在一月内只收到职业暴露报告2例,与实际的发生数相差甚远。部分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麻痹大意,对发生感染存侥幸心理,认为既然暴露已经发生,报与不报无所为,导致漏报或超时(48h)报告严重。

应重视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教育,建议采取多形式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的防护知识水平。医院是各种疾病较为集中的场所,医务人员在高风险环境中工作,职业暴露常威胁着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举办以“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防护教育”为主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加强职业安全教育,采用具有安全装置的医疗护理用具,避免锐器伤是防范血源性感染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对重点科室的人员加强防护知识和技能训练,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修正不良操作行为,减少锐器伤发生。

3.3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执行力度至关重要

建立执行标准预防措施的监管制度,规范锐器物使用的操作流程和锐器伤处理流程;将参加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培训纳入年度考核项目;并指导对其伤口进行及时处理和对伤后的医护人员进行HBV、HCV及HIV抗体检测;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锐器伤报告制度的实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自觉遵守防护要求,使之成为习惯性行为,降低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传播的危险性,从而有效地预防职业暴露后血原性疾病的感染[4]。

4小结

职业接触感染是可以预防的,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国家卫生部高度重视医务人员职业接触感染问题,并就如何做到职业防护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充分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建立职业暴露防护干预体系;进行持续常规的教育培训,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将有助于减少职业接触感染。同时管理阶层尤其是高层领导的重视和经费投入是解决该问题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崔艳,王彦.国内外医务人员锐器伤研究进展.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7(15):1623-1625.

[2]魏雪芳,杨琦,邵宜波,等.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情况的调查.中国医药导报CHINAMEDICALHERALD2009年2月第6卷第4期,124-135.

[3]陆晓燕,施海娟.医护人员医疗锐器损伤调查与防护[J].中国消毒杂志2009,26(1):82-83.

[4]张春玲,陈露,莫兰.临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情况的调查分析.全科护理杂志,2009,3(9):63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