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护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老年高血压护理探讨

文燕

文燕(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普外科830054)

【摘要】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要点,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和正确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高血压诊断治疗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282-02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应充分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对其进行诊断治疗的同时进行全方位整体护理。

1.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1.1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

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差较大,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老年人各器官都呈退行性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明显,几乎成了无弹性的管道。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膨胀,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导致收缩期血压增高,而舒张压相对较低,导致脉压差增大。

1.2血压变异性大、易发生低血压

老年人由于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敏感性减退,动脉壁硬度增加,顺应性下降。表现活动时增高,安静时较低;冬季偏高,夏季偏低,而且血压越高,其季节性波动越明显。在24小时以内,以及在一个较长时期都有较大波动,轻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1.3合并症及并发症多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症等,因此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快。老年高血压患者若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心肌肥厚、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异常等,其心血管病死亡率以及总死亡率显著高于同龄正常人。

2.护理内容

2.1心理疏导

患者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因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虽然不能根治,但病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教育患者与家属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的特点,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避免激动,做到心平气和,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坚持合理治疗,使病情长期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是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从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2饮食指导

教育患者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应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戒烟、控制饮酒,保证足够钾、钙、镁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具体如下:低盐,每日限制钠盐摄入量,每日钠盐控制在5g以下;补充钙和钾盐,多食水果,每日食新鲜蔬菜400~500g,每日补充钙400mg,钾1000mg左右;减少脂肪摄入,忌食油炸食物和动物内脏,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适当补充鱼蛋白;戒烟[3]。

2.2.1药物治疗指导

目前,抗高血压药物主要类型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副反应小,但应用不当,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心肌收缩,减慢心室传导,增加哮喘者气道阻滞,可使三酰甘油一过性升高,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周围血流,延长低血糖恢复时间,掩盖低血糖症状。ACEI,个别病人口服后出现干咳,停药即可消失。钙拮抗剂副反应是扩张血管,病人可出现面部潮热、头晕、心动过速等反应。α-受体阻滞剂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首剂晕厥、水潴留、踝部水肿,用药时注意预防晕厥。护理人员应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副反应,以便给予病人正确指导[2]。

2.2.2用药注意事项

提高服药的依从性:一旦确诊为高血压,指导老年患者及家属坚持服药治疗且从不间断,而且服用降压药时,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每日服药的次数、剂量、时间服药,不宜随便停药、改药或增减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提醒老年患者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及护理。服药期间定时监测患者的血压。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方面均有特殊性,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临床工作中要反复强化健康教育,提高老年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重视程度,配合治疗和护理。正确指导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知识,合理饮食、适当活动、调整良好心态、坚持合理的药物应用等综合性治疗。护理工作的好坏在治疗效果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勤,陈谊,成静.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6):482–483.

[2]叶晓青,刘雅玲,陈维清.高血压患者有关该病知识、信念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24-626.

[3]刘国树.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3,31(1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