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黄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黄智

黄智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电图室;23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43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143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阳性103例。在103例冠脉造影阳性和40例冠脉造影阴性者中,分别有63例、15例有心电图ST-T改变。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1.17%、62.50%、61.54%。103例冠脉造影阳性者中,68例为多支病变,其中ST-T异常率为69.12%,35例为单支病变,ST-T异常率为45.71%(P<0.05)。结论: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应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关键词】心电图;ST-T改变;冠心病;冠脉造影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5-0362-02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虽然病情进展缓慢,但常导致严重不良后果。据统计,全球冠心病年死亡人数超过700万,是导致人类早死的第二大疾病[1]。早发现早治疗是延缓冠心病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的重要策略。冠心病的检查方法包括心电图、冠状动脉成像、冠状动脉造影等。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由于该检查为有创性,患者痛苦大,容易导致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且该检查方法价格昂贵,不易被患者接受。而心电图检查具有操作方便、无痛苦、重复性好等特点,且ST-T的异常改变常表示心肌缺血性改变,因此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本文对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43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患者均接受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男性81例,女性62例,年龄54~81岁,平均(65.14±3.29)岁。

1.2方法

分别采用12导联常规心电图机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机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于入院后当日、次日、第4日各检查一次心电图,入院后2周内行冠脉造影检查。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心电图医生对心电图数据进行测量。冠心病诊断标准:至少一支主要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内径狭窄程度≥50%。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情况143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103例。103例冠脉造影阳性者中,有63例心电图ST-T有阳性改变,40例冠脉造影阴性者中,有15例心电图ST-T有阳性改变。心电图ST-T阳性改变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1.17%、62.50%、80.77%、38.46%、61.54%。见表1。

表1心电图ST-T改变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比较

2.2心电图ST-T改变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103例冠脉造影阳性者中,68例为多支病变,35例为单支病变。68例多支病变中,ST-T改变47例,阳性率为69.12%;35例单支病变中,ST-T改变16例,阳性率45.71%。多支病变中ST-T改变的比例高于单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P<0.05)。

3讨论

随着CT、核磁共振等技术的发展,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多,但心电图作为诊断该类疾病的基础工具由于具有无创、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等特点,在心血管疾病的检查中仍然具有一定地位。根据心电图各种变化所提示的心脏变化可为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2]。

正常心电图ST段呈电位状态,但当心脏发生缺血时,心电图会出现损伤性ST及缺血性T波变化,具体损伤部位与ST-T改变及出现变化的导联有关。心电图ST-T改变常表示心肌已出现缺血,同心前区疼痛、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一起被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重要依据。且缺血部位不同其ST-T改变显示也有差别,因此通过ST-T改变可判断损伤部位。如当ST段呈水平或下垂的下降趋势时常提示心内膜下缺血;而心肌内缺血则表现为对称性T波或T波倒置。另外,ST-T下降程度与心肌缺血水平相关[3]。一旦发生慢性心肌缺血,ST-T常呈现持续性改变。因此,心电图一旦发现长时间的ST段降低、T波低平或倒置,而ST-T无动态改变,且无明确病因时,则可提示为冠心病。ST-T动态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较大,与疾病发作时,病变的冠脉痉挛、阻塞,导致心肌缺氧、缺血加重,引起心肌出现损伤电流、继发性复极异常及除极受损,导致ST-T动态改变[4]有关。对于无动态变化的ST-T改变,则应考虑其他可能的原因。

但ST-T改变并不是冠心病的特异性改变,还有很多原因可以导致ST-T改变,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意外、心肌炎、激综合征、二尖瓣脱垂等疾病患者[5],其心电图也会发生ST-T改变。电极干扰、基线飘移、电轴偏差等技术因素,呼吸、姿势变换、进餐、心理状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患者因素,奎尼丁、洋地黄等药物因素也可对其产生影响。另外,健康人群也可出现心电图ST和T段改变,其发生率分别占10%~30%、10%~20%[6]。因此,不能仅依据单独ST-T改变对冠心病做出诊断,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本组资料中,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61.17%,低于黄伟等[5]报道的83.6%,特异度为62.50%,略高于黄伟等[5]报道的54.4%,但均高于何兆秀[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1.43%、44.0%的报道。均提示心电图ST-T段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价值有限,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病例的几率均较高。本组资料中,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仅为61.54%,提示诊断冠心病应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分析,不能仅依据ST-T改变做出诊断。ST-T改变对多支病变的阳性率为69.12%、对单支病变的阳性率45.7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提示在明确冠心病诊断的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资料报道相似[6]。

总之,心电图ST-T段改变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脉病变情况,可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但不能作为唯一依据,如需明确诊断,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

[1]杜丽珍,王燕珍.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评价[J].青海医药杂志,2016,46(5):55-56.

[2]董红晶.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0):31-32.

[3]ApurvaOB,NileshkumarJP,PeeyushMG,etal.ST-Twaveabnor-malityinleadaVRandreclassificationofcardiovascularrisk(fromthenationalhealthandnutritionexaminationsurvey-Ⅲ)[J].AmJCardiol,2013,112(6):805-810.

[4]苏冠丽,韩彩莉,籍文强.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6,25(4):233-238.

[5]黄伟,杨明施,肖雪辉,等.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7):760-763.

[6]何兆秀.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6):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