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环境空间适应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养老环境空间适应性探讨

秦佳楠

秦佳楠

河南省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处河南三门峡472000中图分类号:TU24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要:养老机构是社会福利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承担不同养老模式的重要物质载体,其空间环境关乎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并对社会福利服务行业发展影响重大;本文以老年人行为方式和养老模式为切入点,着重探究养老机构的特色空间环境构建,以期为养老机构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一点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养老机构;行为方式;养老模式;适应性

一、缘起

人口老龄化已是当今社会不争的事实,它对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产生严峻的考验。养老机构作为当今社会养老的重要场所,包括老人院、福利院、、老年活动站、日托养老站、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不同机构,目前面临床位缺口大、建设标准低、休憩设施少、环境品质低等现象。养老机构的空间环境承载着老年人生活起居等基本功能和丰富的交往、休闲、娱乐等户外活动,因此,大力提升空间环境品质,构建满足老年人行为方式和养老模式的空间环境,势在必行。

二、老年人行为特征研究

老年人行为特征分为生理行为和心理行为,生理行为可划分为四个渐进阶段:60—64岁,健康活跃期;65—74岁,生活自立期;75—84岁,行动阻碍期;85岁以上,衰弱护养期。老年人生理机能、身体免疫能力逐步衰退,并对环境敏感性提高。心理行为突出表现为孤独、失落、自卑、急躁、抑郁等普遍心理状态,更加需求安全、有社会及家庭归属感、可供交流以及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作为规划设计人员,我们无法去设计人的行为,但可以通过对老年人活动的研究,协调人、活动、空间三大要素的关系,营建适应老年人行为特征的空间环境场所。

三、社会养老模式分析

纵观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从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至今,养老模式可分为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三大模式。家庭养老模式是以自理和亲友照料为主,社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为辅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包括:老人社会中心、日托/日间护理中心、上门服务照顾等;而社会养老模式则是属于提供长期照顾的机构专业护理,包含老年社会福利院、养老院或者老人院、老年公寓、护理院、安怀院等,三种模式将在很长时期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研究主要针对这三类养老模式,探究老年人真正需求的空间环境。

四、养老机构空间环境适应性解析

老年人养老机构空间环境必须将人、行为、环境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社会养老模式和老年人行为特征分析,笔者认为创造高品质的养老机构空间环境,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公共安全

公共空间的安全性是空间场所行为发生的基本条件,正如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提出“街道眼”(StreetEye)的概念,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区和增加街道上人交往的机会,并指出汽车对公共空间的霸占。

(1)合理组织人车交通流线。注重动线交通体系和逗留场所的划分,组织人行、车行交通和公共活动空间场所的流线问题,慎重考虑车行交通,避免其对老人户外公共活动的影响。

(2)采取小尺度布局模式。控制建筑体量,营造小街区空间模式,增加公共交往的机会,营造丰富户外活动氛围,增强视觉可达范围。

(3)完善公共设施。对于活动自主能力较低的老人群体而言,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文件建设无障碍设施体系,并对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如室外座椅、花池、廊架、露台以及室内活动室、楼梯、转角等空间细部重点设计。

2.社会归属

老年人逐步退出社会工作岗位,社会角色发生较大改变,多表现孤独、失落、自卑等消极的心理特征。营造具有社会归属感的场所空间是改善老年人心理特征的有效方式。

(1)营建公共展示空间。为老年人提供一定尺度的集中公共交往空间,提供自我能力展示的“舞台”,如室内中庭、活动室,室外露天小型舞台等空间,是老年人相互展示、相互欣赏的趣味场所,增强老年人生活自尊心、自信心。

(2)增加与外界的交往。积极创造不同类型的公共交往空间,如室内私人访问室、公共客厅、家庭活动室、餐厅等访问、活动、聚会空间,增加养老机构内部与外界交往机会,营造老年人社会归属感。

摆脱目前主流的“宾馆化”、“医院化”居住空间模式。这种单一化、模式化的空间类型乏味而缺少活力,在规划设计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塑造特色社区空间;在建筑单体及户型设计上多样化,创造富有文化内涵的人性场所。

3.邻里交往

邻里交往作为老年人室内及户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老人公共活动的交集部分,其空间环境品质极大地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

(1)空间尺度的控制。因大多数老年人活动自主能力有限,在养老机构总体空间布局中,邻里交往空间与基本生活空间应保持合适的距离,笔者建议距离控制在100m,并设置便于老年人使用的公共厕所。另外,考虑老年人视听等生理机能下降原因,场所尺度应以个人距离(0.45-1.30cm)为基数进行规划设计,公共交往空间尺度宜控制在25m(眼睛可辨识物体最大距离)之内,以此来限定邻里交往空间的宜人尺度。

(2)营造宜人的边界区域。正如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Alexander)在《建筑模式语言》一书中所述:“如果边界不复存在,那么空间就决不会富有生气。”宜人的边界区域更加适合生理及心理特殊的老年人群体,在邻里交往空间中,应着重设计建筑、户外场所的边界区域,诸如门厅、外廊、凸凹建筑边界、花池绿篱旁等,为老年人提供交谈、阅读、打盹、下棋、晒太阳、看人等丰富的邻里交往活动。

4.空间层次

老年人虽很需要公共交往活动,但不意味仅仅构建单一公共空间,因老年人特征不同、活动内容不同,也需要建立从公共性到私密性的序列,室内空间客观存在有生活起居、客厅、公共活动、餐厅等不同空间的层次,规划设计应加强并引导公共、私密及半公共半私密空间的布局,使动静区分明显,起居等私密空间避免相互影响。户外空间结合活动内容形成形成有明确边界,有认同感、从属感、领域感的空间层次,各个空间进行和缓、流畅的过渡,激发更具活力的户外活动。

5.舒适环境

创造养老机构舒适环境需要八个要素:空气清新;安静,没有噪声;丰富多彩的绿化;与水景亲近;街景美丽而整洁;具有文化氛围;适于人们散步的场所和空间;有游憩设施。笔者归纳为应注重对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及文化要素的表达。

(1)自然要素的组织。注重自然环境与建筑的交织,风环境在空间布局的生态技术考虑,日照间距的控制,保温与隔热技术在建筑及绿化、水体等要素中的运用。

(2)人工要素的构建。主要涉及基础设施、休闲娱乐设施、环境艺术等方面,基础设施应考虑道路、铺装、管线及室内外无障碍设施等方面,休闲娱乐设施应关注室内外健身设施、茶座、棋牌等空间设计。而环境艺术则是将小品、雕塑、灯具、花池、建筑内外装饰灯等统一设计。

(3)文化要素的彰显。注重文化要素的挖掘,采取合理的物化方式,如雕塑、小品或自然山体、植被、古树等形式各样的物化对象,做到醒目而典雅、自然而和谐,充分融于养老机构空间环境场所。

五、结语

养老机构空间环境包含建筑实体环境和户外环境,不同养老模式及老人行为特征是构建养老机构空间环境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此出发点,探究养老机构的特色空间环境构建,以求能促进更好地规划和建设各类养老机构,但限于自我水平有限,难免有所欠缺,恳请广大同行予以指正。

参考文献:

[1]马光,胡仁禄.老年居住环境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日]芦原义信著,外部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丹]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著,俞孔坚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美]阿莫斯?拉普卜特著,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