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浅谈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

王颖

王颖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要:目前,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这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本文在阐述河南城镇化进程中资金需求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金融支持我国河南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资金需求对策建议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省委卢展工书记在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丰富、地位重要,它是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加快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意义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解决目前以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关键。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增加,而是一次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差异,主要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差距。由于我省县域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相对滞后,人口居住相对密集,二三产业就业门路少,县域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这种状况必将严重影响着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当作探索城镇化发展的重大创举来抓是极其正确的。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核心是把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城镇吸纳农村人口、扩大二三产业就业门路的功能,同时,还能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进的发展格局。我省是农业大市、保粮任务重,“三农”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的最现实问题。只有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才能拓宽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空间;才能减少农村人口,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组织化经营,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繁荣。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改善城镇面貌和形象

当前,在国务院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好形势下,国家把河南定位成“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我省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滞后,部分城容镇貌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相适应。因此,必须抓住当前国家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机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形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由于思想观念、城市意识、基础条件、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决定了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一是旧,即思想观念陈旧。反映在人们的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视野不宽,思想不明,认识偏颇,不分轻重,缩手缩脚,不善运作,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创新发展意识不强,归根到底在于领导方式的粗放,体制机制的约束和管理方式的落后。

二是弱,即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由于我市大部分县经济欠发达,城镇规模偏小,导致城镇功能较弱,对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带动力不强,使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是窄,即筹集建设资金渠道窄。目前,城市经营的空间狭窄,资产运营机制不活,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城镇化的现实“瓶颈”,还不能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贫乏,投融资渠道单一,投入相对不足。

四是慢,即城镇化建设速度慢。城镇规划和建设滞后,规划的超前性、前瞻性不强,品位不高,造成城镇建设特色不突出,结构雷同,缺乏活力;还有些城镇规划执行不到位,城镇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城镇道路、给排水、环卫、照明、绿化等公共设施配套不全,多年来镇容村貌改变不大。

五是差,即经济基础条件差。经济的不发达,对城镇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成熟。一些应当配套的基础设施项目难以上马,造成基础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难以形成对产业、人口等生产要素的吸纳集聚能力,城镇化水平较低,工业化发展水平不上档次,区域经济发展缓慢。

分析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既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也具备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只要正视困难,把握机遇,采取得力措施,发挥后发优势,预期的新型城镇化等“三化”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1.坚持观念的更新。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必须不断创新城镇发展理念和管理体制,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那种城镇只能政府建、政府管和只注重城镇“外壳”建设而忽视城镇经济内涵发展的状况,改变封闭的、纯行政式的做法,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新观念,把城镇视为财富,当作资本来运营,用现代的、市场化的观念看待城镇建设。在规划方面,树立“规划也可以创造财富”的思想,注重城市规划的经济性;在建设方面,以市场经济的方法运作和筹集资金,实现由“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到有多少事筹多少钱”的转变;在管理方面,从行政指令方式转变为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法治管理;在城镇经济发展方面,着力加快城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育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切实将城镇各种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成效。

2.坚持高标准建设。牢固树立开放思维和现代城镇理念,坚持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率搞好城镇建设,不断推陈出新,出亮点、出精品。着力加强新规划区建设,重点搞好道路、给排水、照明、市政环卫、园林绿化、大型公用基础设施的配套,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需求。以扩容提质为重点,改旧城、保古建、创精品,实施大规模、高品位的生态建设,使一批“城中村”、“城郊乡”、“棚户区”和违章建筑得到彻底改造,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镇形象。通过高标准建设,进一步发挥市中心城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增强县城的辐射影响作用,形成乡镇的载体平台作用,确保市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整体推进,促进全市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科学发展。

3.坚持高强度投资。加快城镇经济建设步伐,资金是关键,这也是严重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主要障碍。解决这一难题,根本的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城镇建设。

4.坚持高效率管理。城镇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一个城镇的品味和对外形象。管理水平高,就意味着这个城镇环境优美,对外吸引力就大,因此,应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培养一支懂建设、善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把握现代城镇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推进城镇建设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二是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把从严管理贯穿到城镇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提高依法管理水平。三是开展城市文明教育。使城镇居民不断增强文明、生态、卫生和城市意识。四是大力改善镇容村貌。以城市的标准管理村镇,坚持不懈地治理城镇“脏、乱、差”现象,使镇容村貌有明显的改观,真正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过上低碳生活。

参考文献:

[1]范立夫.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问题的思考.城市发展研究.2010.

[2]黄勇.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经济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