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退药处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门诊退药处方分析

姚培丽

姚培丽(浙江省海盐县妇幼保健院药剂科314300)

【摘要】分析门诊退药处方的成因及特点,以此减少门诊退药处方,保障患者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法:统计我院门诊2010年1月~2010年12月退药处方352张,按退药科室,药物类别,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结果:以妇科门诊退药占多,注射剂退药多,抗生素退药多,退药的主要原因是不良反应和不合理用药。结论:通过对退药处方的分析,以加强合理用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用药。

【关键词】退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3-0356-01

为规范我院药品质量管理,保证药品的使用安全有效,针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1、资料来源

详细记录我院自2010年1月~2010年12月退药处方352张,按科室、药品名称、剂型、退药原因分类。

2、结果

2.1、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处方总数78253张,退药处方率为0.45%

2.2、退药科室妇科为264张,占75%;儿科为88张,占25%

2.3、所退药品剂型中,注射剂为192例,占54.5%;口服剂型为140例,占39.8%;外用剂型为20例,占5.7%。所退药品中注射剂的比例最高

2.4、退药原因详见表1

表1

退药原因药物不良反应药品禁忌患者拒用重复开药与诊断不符

例数2336238154

所占比例66.19%17.61%10.8%4.26%1.14%

2.5、在发生不良反应的233张处方中,主要为抗感染药,抗感染药物中主要为β–内酰胺类

3、讨论

3.1、退药以妇科门诊多于儿科门诊。在妇科门诊的退药处方中,因药物过敏原因引起的退方为最多。其次是在药品禁忌中,如门诊无痛人流手术,丙泊酚对于高血压患者应该是慎用,但妇科门诊医生在检查过程中一般不进行血压测量,因而导致退方数量的增加。而在儿科门诊中,除药物过敏是引起退方的主要原因外,现在在一般家庭中,给儿童备常用药物的较多。由于在医师开方中,未向患者家属说明所开为何药,患者家属也无法看懂处方,只有当拿到药以后才发现所配的药品已经备用了,从而要求退药。建议医师在开方之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家族史,以往用药情况,有无其他疾病等,并告知所开何药。

3.2、从退药剂型来看,主要的剂型是注射剂。静脉给药注射液中的PH值,渗透压,微粒,内毒素,护士配制溶液后放置的时间,静脉滴注的速度等均可引发不良反应,因此,一般情况下首选口服给药。我院儿童输液也较普遍,一些幼儿的静脉针注射往往1~2次无法成功,幼儿家长因心疼孩子就拒绝静脉输液,也使得门诊退药数量增加。建议碰到比较肥胖,静脉不清楚的患儿,在病情允许下,尽量选择口服或肌肉注射为主,门诊输液可先开一天用量,虽增加了医师工作量,但也可减少因不良反应引起的退药。

3.3、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七章第二十八条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但在实际用药过程中,患者大多数是被动接受,选择性较低,大多数的退药是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因此,患者是无过错方,甚至经济上受到了损失,身体上还受到了损害,不该承担过多责任。因此我院规范了药房退药制度,退药时限为调配之日起七天,须由科室主任签字,冷藏药品不得退换等,使得退药率也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