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师生互动的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探究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师生互动的方式

陈朝庆

(广西北海市中日友谊中学,536000)

摘要:传统教育观将教师摆在了绝对权威的位置,只强调教师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因此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真正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是师生的有效互动,结合初中语文学科特点和初中生认知发展规律,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分为双向型、多向型和网状型三种,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创设丰富多样的教育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师生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推动,新教育观念的普及,笔者认为真正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在于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师生互动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教育立场,确保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让学生拥有与教师相同的课堂发言权与表达权,双方可以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双向型的教育教学互动方式

所谓双向型的互动方式即教师与学生直接进行交流,主要的表现是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这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最为简单的方式,也是最为常见的方式。根据互动具体内容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质疑——问答式、争论——辩解式、讨论——交流式等,一般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的沟通。这种互动方式在传统教育教学中和新型教育教学中均比较常见。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的运用、良好语文习惯、基本语文知识及能力等。在双向互动中,应摒弃传统的一问一答式的方式,提倡学生主动质疑,发现阅读等方面的问题,主动发问,抓住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分歧之处,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宽松的心理空间,不应局限学生的思维。为了避免双向互动过于单一和枯燥,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共同的讨论问题,指导互动的方向;还可以营造一个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丰富互动言语;也可以抓住语文课堂的特点,加深彼此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的“带头”作用,教师应明确自身的责任与担当,以教师的创造带动学生的创造,以教师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彼此促进、教学相长,最终实现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多向型的教育教学互动方式

多向型的教育教学互动形式与双向型的教育教学形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增加了“生生互动”这一环节,主要表现是小组探究合作、小组竞赛等。这是新课改倡导下新型课堂的主要教育教学形式,侧重于培养学生提取和整理信息、反思和总结的能力。小组竞赛的互动方式是围绕一个竞赛题目,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比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散文时可以设置一个赏析相关语句的竞赛题目,通过小组交流、展示、补充及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流程,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个人,适当进行奖励。又或者讲授议论文时,教师可以以具体的论点为指引,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掌握具体的论证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分析进行随机评价,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讲授文言文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文章与现代文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加深对文言文的认知与理解。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多向互动的形式,目的在于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应摒弃流于形式的互动与沟通,以合理有效的评价标准为依托,对互动的效果进行反思。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在具体的互动交流中应坚持提问问题的明确性、交流过程的民主性、思考过程的自主性、反馈观点的及时性等,有效推动师生和生生的有效互动与能力的提升。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中应体现开放性,鼓励学生创新与探索,可以采用启发、讨论或探究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主张学生各抒己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网状型的教育教学互动方式

网状型的教育教学互动方式把学生和教师连成了一张网,师生都是网上的一个结点,且可以由点辐射到面,再将面形成一张网,最终一张张网相互交叉,能够真正实现有效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以开放的教学观念设计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具体的操作大致可分为对话式、评价式、分析式三种。在整体感知文章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动画、视频等手段设置初识文章;在理解文章环节,教师可以以多元化的问题为提示,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在探究主题环节,教师可以以文章线索为依托,升华学生的情感,实现共情。初中语文课堂中网状型的教育教学互动形式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不断提升其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课堂环节的紧凑与时间的分配,以一幅图、一段话为中心展开讨论,形成辐射圈,从“生疑”到“解疑”,促进学生的多元思维发展,也可采用配乐朗读、艺术表演等形式,促使师生之间进一步交流,形成师生互动的思维空间。

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可以发现,三种教育教学互动方式是相互渗透的,缺一不可,按照教学难易程度分析,双向互动最易操作,网状互动最难操作。从具体的教学方法来讲,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这也是当前新课改提倡的有效互动型教学模式,能够在群体之间、个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正实现有效的互动。另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精心设计教育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置与教学生成的利用,充分利用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为师生平等的沟通提供广阔的平台。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师生互动式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情感与认知的有效互动,真正实现教学的实效性与高效性,培养学生较高的语文素养,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野.初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05).

[2]吴颖慧.农村初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现状及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05).

[3]王海蓉.实施少教多学策略,构建语文互动课堂[J].学周刊,2018(09).

[4]张伟.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研究,2018(09)

作者简介:陈朝庆,女,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