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16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160例

孙婧

孙婧(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三病区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6-0273-01

【摘要】目的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3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0例,利巴韦林治疗,疗程7天,治疗租160例,在利巴韦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儿病情均治愈,但治疗组病情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痰热清利巴韦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春夏季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2008年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我院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1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320例患儿系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病例,按诊断标准均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1]其中男178例,女162例,年龄8个月至1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联合痰热清注射液0.5ml/kg/d,对照组单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疗程均为7天。两组少数病例合并细菌感染加用抗生素治疗。

1.3疗效标准

显效;48h体温正常,72h皮疹基本消退,正常进食、玩耍,白细胞正常。有效;72h体温正常,5天皮疹基本消退,正常进食、玩耍,白细胞正常。无效;4天仍发热,有新皮疹出现,不能正常进食、玩耍,白细胞未正常。

2结果

两组患儿疗效见附表

附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治疗组160130(81)22(14)8(5)152(95)

对照组16086(54)43(27)30(19)129(8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手足口病为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2]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的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预后较好。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肺水肿,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肌炎等,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临床上已见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有效的报道[3]。痰热清注射液由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黄芩,连翘等组成,具有抗病毒、抗菌、解热等功效[4]。本研究用利巴韦林联合痰热清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缩短发热、皮疹、白细胞复常时间的作用,疗效确切,抗病毒作用持久,并无不良反应发生,为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安全有效的方法,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7—808.

[2]霍淑芳,严超英,王菊芳.小儿手足口病60例临床分析[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21(1):15.

[3]蒋奕,胡腾.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0,22(2):281—282.

[4]刘先军,涂明利,刘为舜等.痰热清和病毒唑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对比[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11):725—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