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的现场勘验及相关痕迹物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交通事故的现场勘验及相关痕迹物证分析

孙贝蕾陈梅君代瑶

(四川福森特司法鉴定所610041)

摘要:社会的发展,私家车的增多,交通事故也相继增多,肇事逃逸现象越发频繁。为找寻肇事逃逸者,打击犯罪,对交通事故的现场展开详细勘查,并对相关物证进行分析,成为了寻找交通肇事逃逸车辆及肇事人的突破口,文章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痕迹分析;法医物证鉴定

前言: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现场必然存在着刮擦、碰撞等,继而形成痕迹,专业人员可通过这些痕迹了解交通事故真实情况,也可通过相关技术如DNA鉴定技术对一些物证进行鉴定,从而追查肇事逃逸车辆,追究肇事者法律责任,使犯罪人员得到应有惩罚。

1.交通事故现场勘验原则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案时,应立刻赶赴现场,抢救伤员,并勘查材料、寻找证人、清点现场遗留物品。在现场勘验中,相关人员勘验内容主要有:旁观者或者当事人的陈述、现场照片、痕迹证物、鉴定材料等。

在交通事故现场勘验中,相关人员应保障勘验的及时性,避免证据在时间流失下消失,保障勘验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与全面性,为事故处理提供可靠依据。在勘验过程中,提取痕迹、物证时,应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并做好保密工作,维护公安机关的声誉。另外,因许多交通事故的物证并不清晰,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以及先进技术才能发现痕迹,如:方向盘指纹的提取、地面血迹、毛发的采集、皮屑组织的采集等,而将采集之物送去法医物证鉴定,专业人员利用DNA鉴定技术,可以直接认定犯罪现场的血迹、毛发、皮屑组织等生物检材是否为犯罪嫌疑人所留,从而为案件的侦破、诉讼提供有力的证据[1]。

2.交通事故相关物证的类型

交通事故,因交通问题引发的事故。实际上,交通事故发生的过程是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因为,在交通事故中,只有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受害人、车辆与其他物质相互接触,才会引发交通事故,并在接触的物体上留下痕迹[2]。依据痕迹物证形态与形成机制的区别,交通事故的相关痕迹物证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2.1事故散落物

当车辆发生事故时,车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撞击,在撞击过程中,车身上的物体、装载货物等将会产生撕裂、破损、脱落等,这些与车身分离的物质被称为事故散落物。在交通事故中,常见的事故散落物有:玻璃碎片、油漆、车辆装载物、人体分离的器官组织、树皮、水泥等。

2.2法医物证

在交通事故现场,当车辆与人之间存在相互接触,会在车辆及对方客体上留下物证,如车辆车身、座位、方向盘上的血迹、可疑附着物,事故现场的血迹、毛发、肌肉组织等,通过DNA检验技术可以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而且同一认定率非常高。因此以上物证是交通事故勘验必不可少的部分[3]。

2.3事故痕迹

在车辆与其他物体相互碰撞时,碰撞表面常会因外力问题出现形变痕迹,如:车辆上的凹痕,地面的刹车痕迹,树皮脱落痕迹等。一般来讲,事故形成的痕迹多与材料性质、外形特征、相互作用力等息息相关,因此,专业人员能够通过事故痕迹判断出肇事车辆,甚至判断出肇事者的意图,进而缩小范围,快速解决事故。

3.交通事故法医物证分析及痕迹分析

3.1法医物证鉴定

“法医物证鉴定”,俗称人体物证鉴定,专业人员可直接利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通过对事故现场遗留的血液、毛发、肌肉组织等鉴定肇事者的真实身份、是否醉驾等,以此快速抓获肇事人,并给予相应的惩罚。2017年3月,某偏僻道路的转弯处发生一起肇事逃逸事件,受害者死亡,为抓捕逃逸者,警察立刻到达事故现象,在事故现场中,警察在道路旁边的电线杆处发现散落状碎玻璃,且玻璃上存在血迹,因碎玻璃距离死者较远,初步判定血迹为肇事人遗留,并且在死者附近,警察发现了一根长3cm的含有毛囊的头发,并在发现死者身上发现一个手印,根据手印形状,警察猜想,肇事曾下车查看受害者情况,发现受害者死亡,懊恼之下,揪掉一根头发,仓皇而逃,头发遗落在逃跑过程中。警察将采集到的血液、手印、毛发送入法医物证鉴定,最终,根据DNA比对、指纹对比,锁定嫌疑人为一名30多岁男子,因血液中含有酒精,初步断定,嫌疑人因酒驾肇事,经过多方追查,肇事人落网。由此可见,通过法医物证鉴定,能准确将嫌犯范围缩小至个人身上,可见,法医物证鉴定对搜捕肇事人的重要性。

3.2交通事故轮胎痕迹分析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轮胎痕迹非常常见,因车辆在与其他物体或人碰撞前后,车辆轮胎会出现滚动、滑移等运动,地面出现滚印、压印、拖印、侧滑印等。其一,滚印是车辆轮胎作滚动运动之时留下的痕迹,与车辆静止痕迹相似,因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滚印一般是一条沿车轮滚动方向、与台面同宽的连续印记,相关人员通过对滚印花纹的分析,能够了解到车辆行驶方向、路线、轮胎种类、规格、轮胎轮距、车辆大小等,若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车辆逃逸,专业人员可直接通过滚印减小范围。其二,压印是车轮受动力作用,沿行进方向作滚动、滑移复合运动留下的痕迹。压印介于滚印与拖印之间,花纹模糊度与轮胎滑移率成正比,压印除了判断上述问题外,还能够确定车辆制动过程。其三,拖印是沿行进方向相对地面作滑移运动时留下的痕迹,多是踩刹车后,车辆依照惯性继续向前行驶留下的痕迹。其四,侧滑印是车辆在车速、车辆装载、制动等因素影响下,在向陡坡行驶时向地面作斜向滑移运动留下的痕迹,印记宽度大于轮胎宽度。

通过交通事故轮胎痕迹的分析,能够准确了解车辆大小、类型、当时状态、车辆制动等,圈定肇事范围。因此,轮胎痕迹分析在交通事故现场勘验中占据重要地位。

4、总结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若两车相撞,相关人员可直接通过现场勘验、现场相关物证的分析,准确判断出事故主要负责人,以此快速解决事故,恢复交通;若出现肇事逃逸事件,现场勘验与物证分析能够快速圈定范围,尤其是指纹、血迹等痕迹,能够准确找到肇事人,使受害者获得赔偿。总之,在交通事故中,现场勘验、现场相关痕迹物证的分析及鉴定占据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学军.试论法医物证鉴定新技术的应用[J].今日科苑,2008(22):149.

[2]朱明,余加友,张辉.道路交通事故路面刮擦痕迹的勘验和分析利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8):10.

[3]仵建民,张玉洁.刑事犯罪中常见微量物证的发现和采集[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