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米老排育苗与造林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速生米老排育苗与造林技术探讨

张瑞日

韶关市国有仁化林场广东仁化512300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米老排的生态学特性,从其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征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接着研究分析了速生米老排的育苗技术,主要从采种贮藏、幼苗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从选择造林地、整地、定植、抚育等方面提出了米老排的造林技术。本文研究成果将研究速生米老排的育苗与造林技术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速生米老排;育苗;造林;技术

米老排,类属于金缕梅科,也叫马蹄荷、壳菜果、山油桐,是优良的速生树种,主要分布与我国南方地区,其本身树冠浓密、形状优美,常用于园林绿化;硬度中等易加工,色泽、花纹优美,可用于建筑、家具等用材;枝叶浓密、肥大,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用于制造牛、羊等牲畜的饲料;其自身易腐烂,可在树荫下形成较厚的枯枝落叶层,有利于保持土地湿度,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其理化性质。

1速生米老排的生态学特性

(1)生态特征。米老排属于常绿阔叶乔木,胸径达80cm,高30m,枝干笔直,树干呈暗褐色,小枝上有托叶痕,成环状,嫩叶光滑无毛,叶质较厚,叶柄光滑,长约7~10cm,叶卵下部无毛,为圆形,3浅裂或者全缘,基部似心形,掌状脉5,托叶成长卵形,较大,包被掉落较早,所长芽为锥形。两性花,花序为穗状,种子为黑褐色,有光泽,长约1~1.4cm,宽度约为0.5~0.6cm,形状似长三棱形或纺锤状,无翅,腹部长有带状白色种脐。

(2)生物学特征。速生米老排生长分布的地区,年平均温度不高于22度且不低于20度,最低月平均温度为10.6℃~14℃,年度最低温度可达-4.3℃,具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5-9月为主要的雨季,年降雨量为1200~1600mm,喜好阳光,幼苗生于树下,幼树多长于阳光充足的区区域;长于山谷或山腰下部的大树多高大且枝冠生长良好。对长于排水良好且地质肥沃、湿润、阳光充足的山坡处,不适宜生长与低洼积水处。

2育苗技术

(1)种子的采集与贮藏。种子繁殖为米老排的常规繁殖方式。应选择发育良好、生长快速、枝干笔直、无病虫害侵扰的、树龄在15~40年范围内的母树进行采种,因为此类米老排的种子有着基本一致的成熟度,且种子纯净饱满,有很强的发芽能力。米老排的果实成熟期为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果实由前期的绿色发展为黄褐色,种子富有光泽且坚硬成黑色,种仁乳变成白色为种子成熟的标志。当先端欲开裂时,为避免蒴果开裂种子落地增加收集难度,增加采种工作量,应及时采收果实。采收的果实可摊铺于阳光下翻晒,待果皮处有微裂,则转至室内进行晾干,果皮干裂,种子可弹跳出来。可通过清水选种的方式从中挑选出纯净饱满的种子。对于纯净饱满的种子,千粒质量应在78g到180g之间。采种后为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应及时播种。米老排不能采用干藏的方式,因种子会在贮藏过程中失去部分水分,发芽率受到影响。如果需要留种待稍后使用可将其混藏与湿润细砂并置于阴凉通风处,种砂比例1:5较为适宜。种子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避免发生霉烂或被鼠食。

(2)整地和消毒。应选择海拔在100~300米范围内,有良好排水性能、土壤呈微酸性的沙壤土地块作为苗圃地。按照常规方法整理苗圃地,深翻土地,并整细做出苗床,再进行苗床的灭虫杀菌,防治病虫害,苗床的杀菌消毒可选用多菌灵、50%氧化乐果乳油、甲基托布津等。底肥应一次性施足,腐熟鸡粪应控制在30000kg/hm2左右。

(3)播种。播种前应将种子置于温水侵泡12h,水的温度应控制在45℃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捞出后放入箩筐。为便于松土、除草等苗圃的管理,选用条播的方式,每间隔25cm开挖深度约为5cm的小沟,铺设一层2cm厚的椰糠,并洒水淋透,为保持苗床的湿润,用遮光网进行遮光处理,播种量控制在75kg/hm2。

(4)幼苗管理。种子破土发芽大约需要15~20天,萌芽长出叶子约需要7天左右,叶子为革质,3浅裂,上面为绿色,下面为浅绿色,宽度约4cm,15天时,幼苗高度8~10cm。在幼苗期应做好苗期管理工作,为防止幼苗长期处于阳光下被灼伤或因缺少水分影响生长,应及时进行遮阴、浇水。幼苗自身抵抗力较差,因此浇水时应避开阳光直照或高温时刻。除此之外,应及时清理垄上的杂草,除杂与松土同时进行,避免出现土壤板结,在除杂与松土过程中切勿伤到幼苗与苗木根系。在幼苗期,还要特别注意地老虎、蟋蟀、蝼蛄等病害虫的危害,及时防治。

(5)移栽和追肥

速生米老排的幼苗生长速度较快,当幼苗长至8~10cm高时,应及时进行移栽,否则会影响幼苗的继续成长,将其移至11~13cm的营养袋进行培育,营养土是由表土、火烧土、过磷酸钙以2:1:0.05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当苗木高度增长10~18cm时,可在营养土的基础上施加火烧土或钾肥,促进苗木的木质化。这一时期的苗木虽叶子较大,但主枝较嫩,木质化不完全,易发生猝倒。

3造林技术

(1)选择造林地、整地、定植。造林地应选择山腰以下的谷地或缓坡地区,要求土壤肥沃、疏松且排水良好。挑选出合适的造林场地后,进行炼山、砍除杂草、整地等处理,对于坡度大于25°的地区应设置水平带,带宽为0.8~1m最为合适,植穴的标准规格是长40cm,宽40cm,深30cm,根据造林地的优劣条件确定造林密度,一般为2m×3m或2m×2m。造林一般选在2、3月份进行,温度太高会影响造林的成活率,经过连续的两三次透雨后则可以开始定植。定植时,应保证根系舒展,苗径垂直地面,土壤踏实,且宜深栽,可确保成活率不低于97%。

(2)抚育。造林完成后,每年除草松土两次,分别在5月和10月,若条件允许,为促进幼林的更好成长,在松土过程中每株施加150g的复合肥。3年之后,将会达到郁闭成林的成果。为避免过密影响树林的整体成长,应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间伐,一般的原则是留疏去密、留大除小、留优去劣。通过间伐使降低郁闭度,控制在0.6左右,即最终为600~900株/hm2。

4结语

在速生米老排的育苗与造林各阶段,应注意球毡病、角斑病、炭疽病、叶斑病等病虫害,定期检查,做好病虫害的防治与处理。速生米老排不仅有很好的生态效益,也有很高的社会效益,提供米老排的育苗技术,为米老排的造林提供科学依据,科学造林,提高产量,为园林绿化、建筑用材、牲畜饲料制作等提供更多、更加优质的原材料。

参考文献:

[1]景跃波,杨德军,马赛宇,邱琼.热带速生树种米老排的育苗与造林[J].林业实用技术,2008,01:21-23.

[2]潘健华.南方速生阔叶树种米老排生物学特性及育苗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202+204.

[3]王小燕,薛杨,郭海燕,宿少锋,林日武,徐丽娜.米老排引种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热带林业,2015,02:25-28.

[4]薛杨,王小燕,杨丽薇,宿少锋,林之盼,林彬.浅析米老排育苗技术研究[J].热带林业,2014,03: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