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向数学教学全面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1

德育向数学教学全面渗透

杨军

杨军江苏省泗洪县第三中学223900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课堂讲授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和体现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作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依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决不能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讲什么;也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无控制地随意渗透。要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找出知识的最佳结合点,概括出思想教育渗透于各课教学的要求,使德育教育成为常规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数学科学记数法时,我国的人口大约为1223890000,居世界第一位,但陆地面积约为9597000平方公里,仅居世界第三位,可利用这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我国的人口虽然多但陆地面积并不占优势,要爱护我们国家的每一寸土地。

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因而要注意提高德育渗透的实效性。教师在渗透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与需要来渗透,发出的信息要为学生乐于接受,进而转化为他们的信念和思想品德要素。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可用当今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探寻科学的事例,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为将来担负起振兴中华之重任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教学中,有很多定义和定理如果光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使学生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的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学生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

例如,教学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生活中的数据”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每个学生家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制成扇形统计图,然后综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教育,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

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的小故事等,相信这样教学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

当然,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度,德育教育亦然。在数学教学中,只顾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符合教学最优化的要求;只顾思想教育,不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把数学变成纯粹的德育课,也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德育因素的渗透,又不可冲淡和忽视数学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要使二者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教师可利用自身的阅历、学识、语言、能力等把准渗透的程度,做到既不冗长、空泛、脱离实际,又不顾此失彼,真正做到适可而止。常言说“有度则合情”,我们在德育渗透时应牢记之。

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目的性,注意渗透的反复性。我们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知识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定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