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中故障处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配网自动化中故障处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王佳

(南宁供电局兴宁供电分局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在配网自动化中所使用的故障处理模式会直接对其性能造成影响,而为了有效的保障配电网中,配网自动化故障处理模式使用的准确性,本文主要对几种故障处理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故障处理模式;比较研究

0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网在改造过程中也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就目前而言,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要想更好地保障配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就一定要对配网自动化中故障处理模式进行有效地选择,这样才能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电能源。因此,本文主要对几种常见配网自动化中故障处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我国配电网运行质量。

1.配网自动化相关概述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电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供电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保证供电质量以及安全性,我国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配电网进行改造,并且大力建设自动化配电网,而就目前来看,我国配电网供电质量以及安全性相比较之前也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配电网自动化其主要指的是配电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相关设备进行自动化远程控制以监督,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其就需要在配电网系统中加入适当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供电质量,最大程度保障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供电的经济效益。总而言之,配网自动化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故障停电时间;其次,其能够有效地改善电网供电质量,切实的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再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配电网运行成本也得到了一定的降低;最后,配网自动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力商业化运行提供现代化工具,这样就能提升工作透明度,切实的保证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配网自动化中故障处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相关研究调查显示,配电网之所以会经常出现故障,其主要是因为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为了有效的避免配电网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笔者也就以下几种故障处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具体如下:

2.1主站监控式故障处理模式

在使用主站监控式故障处理模式的过程中,其会在每一个开关上安装相应的FUI(馈线终端单元),一般情况下,FUI主要的作用就是对运行信息进行采集,具体包括电压、开关位置、负荷等信息内容;在完成信息采集之后,其还会通过计算机以及通信技术对信息进行传输,并且实现远程传输这一目的,这样就能有效地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目的。在使用主站监控式故障处理模式的过程中,其还能有效地对远程控制道闸进行操作,就比如说在故障发生之前记录相应的故障信息,又或者是在故障发生之后将故障信息记录保存下来,这样相关人员就能对故障信息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此来得到故障发生的原因,从而对供电方案进行优化。除此之外,主站监控式故障处理模式在使用过程中其核心就是集中控制这一方面,然后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其主要是通过集中控制中所存在的功能对故障进行切除,这样就能对故障进行有效地处理。比如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利用RTU遥控功能、重合闸功能、电能保护功能等方面进行处理,这样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就会十分的方便,只需要几分钟就能有效的将电力恢复起来,也正是因为如此,主站监控式故障处理模式在配网自动化中使用范围较为广泛。但是,主站监控式故障处理模式在配网自动化中应用的时候,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具体表现为在使用过程中过分依赖通信网络这一方面。

2.2基于重合器的馈线故障处理模式

在配网自动化中基于重合器的馈线故障处理模式也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故障处理模式,其在应用过程中会使用到较为典型的重合器,而基于重合器的馈线故障处理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最为显著的作用就是对短路电流进行切除。配电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使用了这一故障处理模式,一旦其出现故障,该模式中的重合器就会对电流进行切断,从而就能避免故障的扩大和影响。除此之外,基于重合器的馈线故障处理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还需要和分段器联合在一起使用,这样才能将分段器关合短路电流这一优势发挥出来,从而就能有效的保障基于重合器的馈线故障处理模式的有效性,这样还能避免主站监控式故障处理模式所存在的缺点。基于重合器的馈线故障处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其将重合器和分段器结合在一起使用虽然能够有效地避免上述模式所存在的缺点,但是,其本身还是会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而言,这一模式在联合工作过程中,电压时间型分段器开关分段有可能不能及时有效,这种情况下其就需要受到一定的保护,反之也是如此,因此,基于重合器的馈线故障处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最为显著的缺点就是切断时间较长,并且对于保护装置依赖性也较强。

2.3基于系统保护的馈线故障处理模式

基于系统保护的馈线故障处理模式也属于配网自动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故障模式,其在使用过程中其核心就是以分布式智能配自动化,然后在使用过程中借助网络通信以及分散安装实现对区域性馈线的全线速动的保护。这一模式和主站监控式故障处理模式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其也需要在开关中安装相应的FUI,但是其两者之间也存在差别,因为该故障处理模式在出现相间故障或者是三相故障之后,其会自动开启同时对故障进行判定,同时让现场总线和邻近馈线终端单元真正实现通信,最终再采用对比的方式明确故障发生位置并且对其进行隔离。在使用基于系统保护的馈线故障处理模式的过程中,其有着自身较为显著的优势,具体表现为一次性诊断、恢复方式、隔离等方面,而这些都直接显示出来该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对于故障处理时间较短、有着较强的可靠性,并且还不会对电能质量造成影响,优势显著。但是,基于系统保护的馈线故障处理模式在实现过程中,其对于馈线终端单元的相邻性有着较大的依赖,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硬件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电网通信能力,所以这一点也是其发展难度。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配网自动化中三种故障处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三种不同的故障处理模式其优缺点也存在不同,而要想发挥这三种故障处理模式的优势,就一定要在应用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配网自动化故障处理模式的有效性,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苗俊杰,李娟,焦邵华,鲍喜.配网自动化中故障处理模式的分析比较[J].电工技术杂志,2003,03:17-20+28.

[2]古晓威.配网自动化中故障处理模式的分析比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9:127-128.

[3]曾扬鸣.配网自动化中故障处理模式的分析比较[J].通讯世界,2016,24:126-127.

[4]杨玺.配网自动化中故障处理模式比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9: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