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设备检修管理模式及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变电设备检修管理模式及管理研究

潘猛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博兴县供电公司山东滨州2565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根据目前检修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当前情况下开展状态检修信息系统建设的措施,以供大家参考交流。

关键词:变电设备;故障检修;管理

引言:电力设备检修管理直接决定着设备的运行质量,从而影响供电稳定性。展开变电设备检修管理模式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变电设备管理水平,进而持续保持设备的良性运行。

1设备检修模式的发展

1.1故障检修

故障检修也称作事后检修,这种检修方式以设备出现功能性故障为判据。是最早的检修方式。只有在设备发生故障且无法继续运转时才进行维修。也因此耽误生产运行,需付出很大的代价和维修费用,效果不太理想。

1.2预防性检修

电力系统的检修模式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也在逐渐的发生变化,根据检修的技术条件、目标的不同主要为以下三种检修方式,第一,状态检修。状态检修的实施需要定期的检查设备的状态,通过巡视、检查、试验等手段,通过评价设备的状态,合理的制定检修计划。或者在有条件的时候通过在线监测、带电检测等获取一定数量的状态量的实际状态、根据这些状态量决定如何安排检修计划,以达到最高的效率和最大的可靠性,第二,定期检修。当设备数量较少且设备质量水平较一致时,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或累计了一定的操作次数后安排一次定期的检修计划的检修模式能起到较好的效果。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如果继续定期的安排检修计划,人力和物力的不足就逐渐体现出来,第三,基于可靠性的检修。状态检修主要考虑单个设备的情况,而基于可靠性的检修则考虑整个电网的情况,如设备的风险、检修成本等。

2状态检修基本原则

2.1状态检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以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管理水平为目的,通过对设备状态的掌握和跟踪,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和项目,提高检修效率和运行可靠性。

2.2推行状态检修必须坚持体系建设先行。状态检修是一项创新工程,是对原有设备检修方式的重大变革。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必须首先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执行体系,全面规范状态检修工作,工作过程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3设备状态检修以评价为基础,通过全面评价,掌握设备真实健康水平。以国家、行业现行技术标准为依据,结合科技进步,制订评价标准。

3设备检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供电企业采用以计划检修为主的检修模式因其运作方式不够灵活,致使其存在检修目的不明确、设备状况不清楚、缺乏部门支持、缺乏检修后评估、检修成本高等五个不足。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3.1设备状况掌握不清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技术投入了应用,如对变压器的局部放电监测、对避雷器的电流分量监测、对容性设备的泄漏电流监测等等。通过这些监测技术,我们本应获得大量的运行数据,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判断出设备状态的发展趋势或进行故障诊断。可在计划检修模式下,这些数据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检修作业人员,只要定期按照计划去做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费心去了解设备的实时状况或设备将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这也导致了通过在线监测所获得的数据的大量丢失,以及设备历史数据的缺乏。

3.2检修目的不明确

在传统的计划检修模式中,检修管理人员的检修目的很不明确,往往只是机械地按照规程规定的检修周期进行计划编制与实施,停电检查完毕就算完成了检修任务,既没有考虑到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更谈不上对设备状况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另外,随着质量较高的新型设备的投入,传统的“一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也变得过于频繁,经常是设备运行得好好的就到了小修周期,不得不按照规程进行不必要的停电检修。这种过度检修既限制了供电可靠性的提高,又浪费了人力物力,在新上设备日益增多的今天,很容易造成“该修的没修,不该修的反而修坏了”的情况发生。

3.3缺乏部门支持

状态检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设备状态监测、状态评估及趋势预测,设备检修需求决策,检修项目安排等多方面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这就要求有相应的组织体系、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保障其顺利运行。虽然目前供电企业也在努力完善这些方面的内容,可因为其主体检修模式仍然是计划检修,所以状态检修在实际操作上缺乏根基。常常是各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却无法有效地执行。

3.4缺乏检修后评估

检修后评估是对检修工作进行考核的基础,是提升检修质量的关键。其实,检修后评估从有检修工作开始时就存在了。比如对断路器的检修完成后,都需要运行值班人员来做验收,通过几次判断断路器是否修好,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评估。不过这种评估过于简单,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对检修工作的要求。现在,比较完善的检修后评估应包括几部分内容:一是设备的性能是否得到应有的恢复,二是检修过程中是否存在人为失误,三是检修的成本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通过对这三方面的评估,才能实现对设备、人、经济这三个关键因素的控制,进而有理有据地完成考核,提高检修效益。

3.5检修成本高

计划检修的简单、僵化的管理模式使得采取这种管理模式的企业无法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其粗放的管理理念更无法实现对成本、效益等经济指标的科学分析,以及对检修人员的激励。这些都会造成检修资源的浪费,致使检修成本偏高。

4完善状态检修管理工作的措施

4.1完善岗位助理工作评估制度

目前,变电检修工区岗位助理制度中,对岗位助理工作的评估方法只有书面总结和工作项目统计两种手段,缺乏量化的标准。笔者通过调查,认为应该在岗位助理评估方案中加入以下几方面内容:1、岗位助理主要工作说明。如规定变电检修助理应辅助变电检修专责工程师完成工程施工的方案编制、培训方案的汇报等。有了明确的工作任务说明,助理们才好有目的的工作,也为评估考核的进行提供根据;2、岗位助理工作完成度考核。如考核生产调度助理,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了多少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占应该完成的总量的百分比是多少等等。有了日常工作完成度的跟踪考核,可以让管理人员和助理人员及时对助理的工作情况有所了解,也对助理的工作起到督促作用;3、岗位助理工作年终评分表。对岗位助理工作进行评分的基础是建立一个公共的评分体系,在该体系中,各岗位助理的不同类型的工作都可以换算成统一的评分。

4.2完善工时评估制度

变电检修工区工时制度在施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分工不够细。举例来说,进行班组生产管理系统(数据维护这项工作时,除了要向电脑中录入数据外,还需要现场作业中有人对数据进行收集。有时候进行收集工作的是一个人,有时候则可能是全体作业人员参加。这就给工时评估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造成难以将每个人的工作进行准确量化的情况。因此,笔者认为变电检修工区应进一步细化工时制度,如将现有单项工作再细化,保证每名参与工作的员工都能得到明确的报酬,达到减少分配矛盾的目的。

5结束语

总之,电力系统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不但设备遭受重大破坏,也给各行各业的正常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威胁。全面提升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自动化水平、保障供电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损耗,是供电企业更高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明.探讨电力设备检修现状与改进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8).

[2]孙思培,徐习东.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修的可靠性研究[J].机电工程,2015(4).

[3]胡长奇.浅谈变电站的状态检修[J].企业技术开发,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