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要点及护理

/ 2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要点及护理

黄月娥

黄月娥(湖北省黄石市第一医院湖北黄石435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357-02

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界,其上的消化道出血称为上消化道出血[1]。这些部位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的上段空肠以及胰、胆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急性大量出血可危及生命,因此,加强观察与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1观察要点

1.1判断出血是否来自上消化道

1.1.1根据有无呕血症状判断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量多的患者多半有呕血。

1.1.2根据大便性状判断大量出血,大便呈黑色或柏油状,如出血量大,速度快,大便可呈暗红或鲜红,有时低位小肠或回盲部出血量少,在肠道停留时间较长,粪便亦可呈黑色,但一般不呈柏油状,勿误以为上消化道出血;直肠部位以下的出血不仅血色鲜红,排出体外后尚可凝成血块。呕血者定伴有黑粪,而黑粪者不一定有呕血。

1.1.3在确定出血前,应排除口腔、鼻咽部出血咽下的血液,注意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1.1.4排除是否服用铁剂、铋剂、炭片、美鼠素皮、中草药等以及进食富含动物食物所致的黑便、一般药物所致的黑便缺乏光泽。

1.2根据症状,评估出血量

1.2.1根据呕血的颜色判断出血量如出血量少,由于血液经胃酸的作用,形成正铁血红蛋白,故呕血常呈咖啡样或棕褐色的液状物或块状物,如出血量大时,血液未经胃酸作用即呕出而呈鲜血块或紫红色血液。

1.2.2根据大便颜色出血量出血量一般在5ml以上,大便颜色不变,但大便潜血试验可以为阳性,出血量50-100ml以上,大便出现黑粪,如为柏油状大便,说明出血量在500ml以上。

1.2.3根据患者一般状况估计失血量出血量在400ml以下,患者可无自觉症状,如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时,表示急性失血在400ml以上,如果有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燥不安时,表示出血量大,失血至少在1200ml以上,若出血仍然继续,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此时急性失血已达2000ml以上。

1.2.4根据患者脉搏判断出血量脉搏的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小量失血,机体可以代偿,心率、脉捕加快不明显,一旦由于失血量过大,机体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时,表现出脉搏增快而弱,脉搏每分钟增至100-120次以上,失血估计为800-1600ml;脉搏细弱,甚至扪不到时,估计失血已达1600ml以上,有些病人出血后,平卧时脉搏血压接近正常,但让患者改变体位,由平卧改为坐位或半卧位时,脉搏增快,甚至出现头晕出冷汗,表示失血量大,如果经改变体位,患者脉搏无多大变化,则可以排除大量失血。

1.2.5根据血压变化判断失血量当急性失血800ml以上,收缩压可正常或稍升等,脉压缩小;当急性失血800-1600ml时,收缩压可降至70-80mmHg,脉压小;急性失血1600ml以上时,收缩压可降至50-70mmHg;更严重的出血血压可降至零。

1.2.6根据休克指数判断出血量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正常值为0.58,表示血量正常,指数=1,大约失血800-1200ml;指数>1,失血大约在1200-2000ml。

1.2.7根据血象判断出血量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可以帮助估计失血的程度。急性失血的初期,由于血液浓缩及血液重新分布等代偿机制,上述各值可以暂时无变化,一般需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补充血容量,即3-4h后才会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平均出血后32h血红蛋白可被稀释到最大程度。如果病人出血前无盆血,血红蛋白在短时间内下降至7g以下,表示出量大,大约在1200ml以上,大出血后2-5h血细胞计数可增高,但通常不超过15×109/L。

1.3判断是否继续出血

1.3.1反复呕血、黑便次数及量增多或排出暗红以致鲜红色血便,说明继续出血。

1.3.2胃管内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说明继续出血。

1.3.3在24h内经积极输液、输血仍不能稳定血压和脉搏,一般状况未见改善,或经过迅速输液、输血后,中心静脉压仍在下降,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说明继续出血。如果病人自觉症状好转能安稳入睡,无冷汗及烦躁不安,脉搏及血压恢复正常并稳定不再下降,则可以认为出血已减少,减慢甚至停止。

2护理

2.1做好心理护理此类患者常可出现恐惧心理状态,应对病人加以安慰,给以心理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采取适当体位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使患者的头部侧向一边,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

2.3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立即输入相应的液体,如右旋糖酐、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等,以快速补充血容量。当血红蛋白低于10g/dl,收缩压低于90mmHg时,应立即输血。

2.4加强饮食护理严重呕血伴恶心、呕吐时暂时禁食,少量出血且无呕吐时可选用温凉流汁饮食,尤其是消化性溃疡患者进食可减少胃的收缩动动和降低胃液酸度,出血停止后,可改为半流质饮食,饮食宜按富有营养而易消化少食分餐的原则,不食生拌菜、粗纤维多的蔬菜及刺激性食品。肝性脑病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防止血氨升高,加重昏迷;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停止后,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少渣饮食。

2.5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加强口腔、皮肤护理,保持口腔、鼻腔、粘膜清洁湿润,及时清除其分泌物与结痂,经常用石蜡油棉纤涂口唇以防止干裂,定时用温热水擦洗臀部,预防因频繁血便和局部皮肤受压血供不佳引起压疮。

2.6加强三腔气囊管的护理使用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的患者,应严密观察与记录管子放置的时间及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胃内容物、胃肠减压量、大便次数、粪便颜色及量等,判断管子有无移位,否则应立即放松牵引,将气囊放气(水)以防止气囊压迫气管而发生呼吸困难和窒息,三腔管放置48-72h上后,可先抽出气囊气(水),再继续观察12h,当胃管内无出血性内容物抽出或粪便转黄时可考虑拔管。

2.7加强并发症的护理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还应重视伴随疾病和并发症的护理,如在老年患者中,有心功能不全者应特别注意输液速度及补液量,既要迅速恢复血容量又要避免过快过量输液,以防导致或加重左心功能衰竭[2]。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等.内科学[R].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0.

[2]张秋瓒,赵魁,王艳荣,杨华等.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51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9):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