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入门教学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初中英语入门教学之我见

杨忠选

贵州三穗县第二中学杨忠选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级是中学生的启蒙阶段,七年级英语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让学生迈好英语学习的第一步,对他们今后学好英语至关重要。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培养学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1.强化学习英语动机,引导学生入门。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有动机的外语学习,学习效果好;而无动机的外语学习,学习往往成为一种负担,学习效果不佳。初学英语的学生,对英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价值的认识,真正意识到英语的工具性和交际性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地位。明确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有了信心和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增强师生情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善于表达积极情感,多给学生动口的机会,多给予热情鼓励,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由衷的赞许,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和可敬。这些都能促进学生积极的上进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加他们学习的勇气和信心,从而达到以情促知、以情促教的目的。

3.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各种激趣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

(1)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枯燥的英语单词直观形象化,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2)情景教学法。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景,采用对话、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借助类似模拟情景,把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的用处,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愉快教学法。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很高,但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寓教于乐,吸引学生。如在课堂上安排一些猜谜、唱歌、做游戏、搞竞赛等活动,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4.体验成功,激起学习兴趣。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设法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学生回答对问题,好的考试成绩等等,都可视为成功,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Great/Wonderful/Welldone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鼓励:Tryagain/Thinkitover等。教师要注意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看到希望的曙光,不断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从基础知识入门,把握好英语的入门教学

1.语音教学。语音教学是七年级英语教学重要和首要的任务之一,是入门阶段教学的关键。通过音标教学,让学生掌握正确发音,学会拼读单词,为以后的英语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扫平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笔者在音标教学中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即在教完26个字母之后,集中教音标,再试教拼读单词。重点放在弄清字母、音素、音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48个音素、音标及相应字母、字母组合的教学,结合教材生词表上的单词练习拼读,使学生通过发音、拼读、开口关,从而使他们具备拼读单词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然后是分散教学,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的音标,从入门阶段的字母、单词、日常用语到初级阶段的课文、句子、对话,教师应随着教材的变化,随时把它们分散地教给学生,采取听、模仿、讲解、练习、校正等方式使学生随时随处感受到正确、规范的语音的影响和熏陶。

2.词汇教学。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记忆单词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教给他们便于记忆、巩固的方法,如拼读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等。为了把好单词关,更要及时地进行单词听写检测,做到单词“课课清”,让学生养成每天记单词的习惯。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就能为以后的听说读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

在英语技能中,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才能促进读写能力的发展。因此从初一开始,英语教师就应把握好课堂教学中听说训练的渗透与融入,设法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强化学生听说英语的意识,让他们在运用中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与表达的习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用英语组织教学。大部分学生平时所听、所说、所读、所写的全是汉语,缺少英语语言环境,通常只有在英语课上才能接触英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创造浓厚的英语课堂气氛,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跟着教师的思路用英语去思维。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

2.Freetalk。通过每天的freetalk,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训练口语。在这项训练中,学生有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以提前准备。课前由一名学生讲三分钟英语,内容可以是校园生活、英语学习、个人轶事、班级活动和小故事等。此项活动使学生敢于开口讲英语、增长见识和扩大词汇量。在进行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使学生的口语得到锻炼。

3.Roleplay。根据课文对话或短文的内容进行角色表演,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进行真实、生动、有趣的模仿,把课文的语言材料转化为流畅的英语口语,达到交际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4.朗读和背诵。教师利用早读、课堂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大声朗读,积极背诵范文、习惯用语和精彩语段。通过朗读和背诵,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形成语感,逐步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习惯,提高英语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四、进行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只饱一天;授人以渔,终生受益。”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系统地介绍英语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学生学会学习,进而善于学习,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1.课前预习。学习新的单元前,建议初一新生按以下步骤预习:首先,拼读新单词,大声朗读新单词;然后听录音带,大声模仿跟读,直到听熟、会读为止。

2.课堂听课。在课堂上,学生应做到“五动”,即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动耳,其中关键的是动口。即:抓住机会积极答问,敢于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背诵,敢于参加表演活动,不要怕犯错误。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方法,能自主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阶段,作为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把知识点分散学习、教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启发,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挥其自由想象和美好愿望的空间,在通过语音关、词汇关、句型关、课文关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运用、驾驭语言的成功感受,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心理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