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绩效考核制度应用与实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优质护理绩效考核制度应用与实施分析

徐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00)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专门针对优质护理所实施的绩效考核制度情况方法: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护理人员人数的情况下,按质按量完成护理完成优质护理工作,我院于2016年3月开始在7个科室进行实施,分为常量指标占30%以及变量指标占70%结果:实施前与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中,劳动纪律、护理文书、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分级护理这五项评分中,所有指标实施后分值均高于实施前,不论是医师满意度还是患者满意度,实施后均高于实施前。结论:科学、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是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增加了护理质量,提升了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绩效考核;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325-02

现阶段很多医院的科室均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护理新需求,但是在优质护理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和绩效不挂钩,很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积极性不够高,或者容易产生反复,绩效考核是一种管理工具,通过制定绩效考核来是的护理人员的行为与管理者的目标相一致,最终完成管理者的战略目标[1],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护理人员人数的情况下,按质按量完成护理完成优质护理工作,我院于2016年3月开始在7个科室进行实施,面向优质护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绩效考核方法

我院为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将优质护理能够进行深度的贯彻执行,决定采用绩效考核制度进行管理,由我院绩效办牵头,护理部进行辅助实施,通过收集各个科室护士长及护理人员意见,经过一个月的讨论,由绩效办起草制定了我院针对优质护理实施的绩效考核方案,对我院妇科、妇瘤科、计划生育科、妇科微创中心、产一科、产二科、产三科,7个科室,进行实施。该绩效考核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常量指标和变量指标。其中常量指标是指占护理人员总体绩效的30%,具体包括护士职称:根据护士的职称来进行绩效考核系数分配,分别是主任及副主任护士采取2.0系数,主管护士采用1.5系数,高年资或业务骨干护师采取1.0系数,护士及业务能力较差且资历较低的护师采取0.7系数,其中变量指标之和占护理人员总体绩效的70%,按照百分制进行计算,具体包括:(1)工作量计算:护理工作量计算占本次绩效考核的15%。由我院护理部根据我院每个科室制定工作量计算方法,包括护理人员所管的床位病人数以及床位病人的护理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护理人员的值班数量(主班、小夜班、大夜班、行政班、加班数),如迟到要进行扣分、(2)优质护理工作细节方面:优质护理工作细节方面占15%,对于护理人员在本职护理工作以外,对患者进行生活方面的护理,包括为患者洗脸、洗头等均进行加分,每多服务一位患者将添加加5分。(3)护理差错方面:优质护理工作细节方面占15%,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生打错针,医嘱执行不及时,护理部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护理不良事件等发生,在绩效考核中均要进行扣分。(4)加分项:加分项占整个绩效考核的5%,主要包括,期刊的发表(普刊、统计源、北大核心),在市级别的业务能力比赛中获得奖励,获得院里或市所颁布的奖励。(5)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调查占整个绩效考核中的20%,分为医师绩效考核和患者绩效考核,每月由护理部组织的满意度调查小组,分别对所在科室的医师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并统计,由护理部按月向每个科室进行发放统计结果。

1.2观察指标

观察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指标包括:劳动纪律、护理文书、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分级护理这5项指标,由护理部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实施效果越好。每月护理部将对医师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本文进行的对比是绩效考核实施前2016年2月与实施后2016年4月的比较,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两次均为医师人数为80例,患者人数为120例。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17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P值小于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实施前与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表1实施前与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中,劳动纪律、护理文书、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分级护理这五项评分中,所有指标实施后分值均高于实施前。其中劳动纪律实收后为95±2.1比实施前83±2.3,均值高了13,而基础护理由实施后的96±2.7比实施前的88±3.5,均值高了7。

表2满意度评分表中,实施前与实施后比较中,医师满意度分别是0.75和0.93,患者满意度分别是0.58和0.91,不论是医师满意度还是患者满意度,实施后均高于实施前。

3.讨论

为了优质护理而建立的绩效考核,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优质护理的具体指标可以量化,并且根据量化的指标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分,按照公平、公平、合理的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加护理质量,同时也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准确衡量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从而进行客观评价[2-3],为优质护理后其改进的重点和方向提供量化的数据支持,在我院的实施过程中发现,通过本次专门针对优质护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有效的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自身护理质量提高的要求,将原来的按照医院要求做,转变为自发的要求去做,提高了整个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因此能够快速提高护理质量并提高了医师和患者满意度评价,综上所述,科学、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是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增加了护理质量,提升了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消息】

[1]常宏建.对企业团队绩效管理的研究[J].管理观察,2009(2):3-5.

[2]张鑫,刘燕.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护理绩效考核探讨[J].全科护理,2013,11(11):1026-1027.

[3]鲍凤香,马靓,等.护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6):204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