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科技转化推进产业进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2

加速科技转化推进产业进程

郑金武

郑金武

近日,为落实“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大会”会议精神,加快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化进程,加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在石景山园区举行了示范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股权投资和创新合作签约仪式。当天,中关村发展集团还与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清华大学等院所高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自去年以来,围绕体制机制创新,中关村以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为重点,着力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引进,举全市之力推进示范区建设。随着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成立,中关村建立了以股权为纽带统筹推进各园区建设发展的机制,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大战略——

首都建设新举措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在北京市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设的要求下,今年4月,中关村发展集团应运而生。而这,已成为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步骤之一。

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于军表示,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成立,是实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战略任务的重要举措,它将通过大转化、大整合的运作,开创首都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于军介绍,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成立和工作的开展是建设科技创新机制的有益尝试,将有助于进一步整合政策、资金和空间资源,加快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和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区域创新的经验和示范。

大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目标清晰、制度保障

为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着力抓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工作要求,中关村管委会将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主要抓手,大力推进重大成果产业化工作平台体系建设,形成了加快重大成果产业化的一套工作机制,引进和转化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规模化前景的成果,促成了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于军把此喻为是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路线图。其具体工作机制包括多个方面。一是建立挖掘重大科技成果的六大渠道。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举办中关村科技沙龙、发挥中国技术交易所作用等,建立了高校院所、海外高端领军人才、中央在京企业和军工集团、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跨国公司和境内领军企业、国际一流实验室等六大渠道,深入挖掘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建立备选项目库。

二是完善项目评价筛选机制。建立专家库,由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973”、科技支撑计划等的专家,以及中关村企业家顾问委员会成员等对备选项目进行技术、市场、团队、管理等综合评价,筛选出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带动作用强的项目。

三是建立项目落地机制。充分发挥北京市重大项目联席会集中决策、统筹支持的作用,组建项目联合工作组,指派专人全程跟踪协调,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市级财政5年统筹安排300亿元,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资金支持,带动中央和市属企业、战略投资者、创业投资机构等社会资本投入。积极协调市相关部门、区县政府落实项目所需用地,加快审批进度,降低项目建设成本。

四是作好项目落地后的持续服务。支持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采用担保融资、信用贷款、引入创业投资和战略投资者、到代办系统挂牌和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等方式,持续融资和发展。实施对核心人才的股权激励。加大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产品的政府采购支持力度。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承担单位享受“十百千工程”企业相关扶持政策。

引进重大项目和统筹产业布局是中关村发展集团的首要任务。中关村发展集团将以政产学研用高度互动为着力点,以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建立起创新成果的主动发现机制;以政策集成为优势,以平抑产业化成本为突破口,建立起高效率、低成本的新型产业培育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纽带为调控手段,建立起规划布局合理的产业化机制。通过三大转化机制的创新,为国内外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北京提供全方位服务。

集团将充分利用政府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股权投资资金等手段,积极服务于各区县、各园区的产业发展,重点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重大成果产业化,推动重大项目在京落地,大力支持以需求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效率,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能力,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许强介绍,首批签约的股权投资项目,都是自主创新、在国内外具有领先优势、具备产业化条件的重点项目。其中,中科院光电院和中视中科公司的激光显示大屏项目是继黑白显示、标准彩色显示和数字显示后的第四代显示技术,是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关键战略,同时也是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高技术基础产业,它将为显示行业带来一场革命。

国能风力发电公司兆瓦级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项目,已经取得了垂直轴风轮空气动力、新型磁悬浮支撑、电磁力刹车、变流技术等技术突破,技术成果具有国际领先优势。目前公司兆瓦级垂直轴风力发电样机已正式下线,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另外,京联云公司手机中间件项目、国智恒北斗电力全网时间同步项目和清华大学新型镁离子抗衰老药物项目也属于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领域,具有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具备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和条件,符合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具有良好的成长潜力和市场预期,同时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签约战略投资合作意向的10家企业均注册在中关村示范区内,其中有8家是深交所“三板”企业,分布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国家大力支持的新兴行业及公共管理服务领域,在行业细分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主营业务清楚、发展战略明确,具有较高收益率和成长性。中关村发展集团作为战略投资人进入这些企业,将对这些公司完善治理结构、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和服务产生影响。对上述公司的投入和支持,符合北京市产业发展政策要求,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对鼓励中小高成长性企业的发展能够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

中关村发展集团高度重视与在京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清华、北大、中科院、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重大项目筛选和落地服务上进行全面合作。通过合作,中关村发展集团将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改制、上市、重大项目落地以及国家级创新基地的建设等方面为大学、大院、大所作好服务,以促进首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大整合——

建立从要素聚集、聚合到聚变的创新资源统筹运作大平台

中关村发展集团将力争实现对中央、北京市和各区县三级资源的整合;实现从创新成果到创新产业集群的产业化链条各环节资源的整合;实现政、产、学、研、用、金各类型创新主体资源的整合,形成创新资源统筹运作的大平台,服务于创新活动的开展,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

在政、产、学、研、用、金各创新相关主体中,科技金融是最关键的环节。为此,中关村发展集团第二项任务就是统筹融资,探索建立起与创新相匹配的金融支撑体系,解决科技与资本结合的问题。集团将代表政府,进行重大产业化项目股权投资,支持重大产业化项目、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成长性的企业。

据介绍,中关村发展集团将把国有资产资本整合起来,并通过引进战略投资、发行中期票据及企业债、信托计划、上市等方式增强集团融资功能,与政府、银行等机构一起建立多渠道、多层次、以风险投资为主的投融资体系,将社会流动资金转化为风险基金,用于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使其真正以资本的面貌与高新技术相结合。通过政府资金整合,社会资本的进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将从中受益。

通过对目前已经成功落地的典型项目进行剖析,中关村发展集团初步总结出了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几种有效方式:发挥政府股权投资的引导作用,促进国家战略核心技术产业化、政府股权投资与国企战略投资相结合,依托行业龙头企业产业化组织能力优势、政府股权投资发挥天使投资人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化投资平台作用,作好保障和服务,加快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大发展——

开创以“四个一批”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的发展大格局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担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经验和示范的历史使命,中关村发展集团是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载体。

据介绍,示范区建设需要在空间和产业布局上进一步统一规划,在空间布局上,以海淀区、昌平区南部平原地区为核心,建立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聚集区,发挥创新资源密集的优势,形成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带;以大兴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为核心,建立南部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积极推动区域资源的整合,理顺管理体制,打造新的发展空间,形成发展合力,拓展延伸产业链。

通过大投入、大整合,加强“一区十园”资源互补,构建新的发展大格局,形成突破发展态势,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力促“四个一批”目标的实现,加快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