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张世军

张世军(黑龙江尚志市一曼小学黑龙江尚志市150600)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6-116-01

古语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思品课堂上,让学生质疑,是为了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把传统教学中失落的主体精神重新找回来。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培养学生们的质疑意识,就要消除学生对教师依赖心理,填鸭式教学,由原来的被动吸收变为主动去探索问题,去解决问题。从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内在的欲望,兴趣、点燃发现问题的导火索,开启了一把创新的钥匙——质疑意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教师要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有质疑意识。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很多学生不喜欢思品课,对思品课提不起一点兴趣,不喜欢在课堂上发言,更谈不上主动质疑了。作为一名思品老师有时候很苦恼;有时候责怪学生,在责怪学生不能主动举手发言的同时,很少能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否存在不良因素,而这些因素影响学生大胆发言。其实很大一个原因是“耻问”意识作怪,学生们总是担心所质疑的问题质量不高而被同学笑话,也会担心因为打乱课堂秩序而被老师责怪,更会害怕所质疑的问题让老师难堪。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教师必须学会改变,要主动改变自己的角色,要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树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习思品的积极性,勇于发言;打消学生质疑顾虑,增强自信,有主动质疑意识。

二、教师要放开课堂的温度,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怕被老师挖苦,怕被同学嘲笑,怕他的表达不够流利,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不敢问变成了不想问,不想问变成了不会问,慢慢的就变成一种习惯,丧失了质疑的意识。从而被动的接受知识,不愿意思考了。西方学者曾说中国学生不会提问题,没有自己的想法,就会解决问题,没有创造力。常此下去,中国必将会成为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状况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给学生们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们在你的课堂上有心理安全感。“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的确如此,不仅学生们需要被肯定,被认同,其实我们大人内心也需要认同感,认同感是自信的基石。与此同时,表扬要有温度。在我们的课堂上不能总说你最棒,非常好,你真行等等比较苍白的鼓励。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特征,有目的性的表扬。那么,学生在回答老师问题的时侯,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我们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表扬他遇到困难能知难而上,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打开自己的思维等,这样他一定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成就感,从而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敢于质疑;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要厉声的批评,要从别的角度去考虑,找出他身上的其它优点,其实错误本身就是一种成长。教师可以从非智力方面考虑,给他一个台阶,这也不失一种温度。这样做不会让他有挫败感,而且还能激发他努力的信念,敢于质疑。

三、教师要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意识。

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师要结合本节课的知识来进行情境创设,以问题的解决为线索是激发学生质疑的诱因。决定了学生是否有种愿望,很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我们要从实际生活方面入手或者是从已有的知识上入手,让学生有种亲切感。我在教学《伟大的先人》这一课时,我用谈话激趣导入: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那么谁能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呢?这样的情境导入,打开了学生们的思绪,开始追溯。他们追溯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他们追溯历史上有哪些有影响力的人物。然后我继续引导,让学生和我一起走近对中国的发展最有影响力的两个人物——孔子和司马迁,学生自然想知道孔子是谁?司马迁又是谁?他们都有什么著作?他们有哪些事迹?他们为中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很快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疑中生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整个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活跃他们的思想,让大脑细胞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们的质疑意识。

四、教师要搭建认知上的矛盾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质疑的重要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交给他们知识不如教给他们一种方法,一把神奇的钥匙去解决问题。但在平时的思品教学中,很多学生不知从那个方面入手去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构建问题时要给学生开放的问题,有可思考的空间。就像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梯子,让学生利用你搭建的梯子一点一点的往上爬,让他们有依可循,有法可抓,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提出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纳入原有的知识系统中,进行筛选、再现、重组、获得,去发掘提出的问题与原有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已有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很多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不断的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研究教法,研究学生,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和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议、敢驳,有自己的思想,学生们是一个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有灵魂的主体,我们的课堂也应该是充满智慧,洋溢生机的课堂。只有在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质疑意识才能不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