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风水学是健康幸福人生的强大正能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3

自然风水学是健康幸福人生的强大正能量

宋泓锡

湖南省张家界市政协办公室调研员427000

摘要:自然风水学是中国古代风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一门自然科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特有的生存智慧,应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并创立了《自然风水学》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纲领,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并实现天地人合一、回归天地人本一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也必定可以为人们的健康幸福增添正能量。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风水学幸福人生正能量

自然风水学是中国古代风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一门自然科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特有的生存智慧,应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自然风水学,就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建筑技法的基础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人为根本,以建筑物顺势承接并合理利用地球生气和宇宙能量为根本建筑理论,以玄窍相应、龙水合局为核心建筑技术,以形法与理法并用为关键环节,以正宗杨公风水为主体内容,以东晋郭璞《葬书》和唐朝杨筠松《青囊奥语》《天玉经》《玉尺经》《造命千金歌》为主要理论来源,以自然环境为条件,以勘察设计施工为手段,以行为风水学为支撑,以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并实现天地人合一、回归天地人本一为最高目标的中国特色建筑学。自然风水学必定可以为人们的健康幸福增添正能量。

一、自然风水学倡导幸福人生最重要的六件事

何为身外之物?何为身内之物?人们常说,车子、房子、票子、权力、名利等等都不过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既然有身外之物,必定有身内之物。身内之物包括些什么?应该包括信仰、理想、感情、知识、技能、智慧、道德、修养、探索的冲动、生活的激情、生命的境界、个性的魅力、特有的身心等等。概括起来讲,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才是人们真正拥有的身内之物。生命中真正需要的身外之物并不多,也就是一间房子一张床、一双筷子一个碗、一点食物一些水、几件衣服几双鞋、有些阳光和空气。所以,我们不要贪求身外之物、不要妄求身外之物,活在当下、知足行善,知足才能心安、行善才能幸福。活着,健康地活着,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才是人生幸福的基础、才是人生真正的本钱。从金钱和物质等身外之物中获得的满足感于幸福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但是崇高的信仰、伟大的梦想、高尚的道德、文明的素养、宝贵的经历、生活的知识、成长的智慧,将会永久地入驻我们的生命并构成我们的身内之物。

人生哪六件事最重要?根据自然风水学原理,这六件事就是孝顺父母、尊敬老师、好好学习、锻炼身体、爱国爱家、行善积德,其中孝顺父母是最最重要的的人生大事,是管根本的,其它五件事是为孝顺父母打基础的。这六件事才是真正的身内之物,也是我们的份内之事。如果我们把这六件事都落实了、都做好了,我们所想要的富贵、钱财、房子、车子、孩子、健康、长寿、幸福等等都会不请自来,这就是“厚德载物”的道理,当然也是天理。如果我们没有把这六件事做好、做到位,即使我们曾经或者现在家财万贯、位高权重,将来恐怕也会破产遭殃、疾病短命,这就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道理,当然也是天理。

二、人们坚持同时做到六件事必能活得健康幸福

一要孝顺父母。姑娘出嫁当天叫新娘,就是给丈夫娶回了一个娘,所以新娘一定要会当媳妇,要像娘一样爱丈夫、教孩子,这就是祖祖辈辈传承的媳妇道:相夫教子、助夫成德。女人太重要了,一个好女人可以旺三代。媳妇回亲身母亲的家叫回娘家,而不是回妈家,因为媳妇的妈已经是丈夫的妈了,这叫出嫁随夫。所以,女人爱丈夫,就要爱公婆。因为没有公婆就没有你心爱的丈夫,要感谢他们为你生了一个好丈夫。所以要和颜悦色、满面笑容地面对公婆。不爱公婆的女人,成家以后,永远没有福报。成家以后的男人和女人又叫老公和老婆,这种称呼就是提醒我们时刻不要忘记家里有公公、婆婆,我们要善待和孝敬公公、婆婆。女人太伟大了,她们出嫁生了孩子就要隐姓埋名了,孩子就要跟丈夫姓了,而且她们去世以后连名字都不能流传后世,所以男人要尊敬和爱护自己曾经心爱的女人,带着妻子学习圣贤教育和传统文化,这就是祖祖辈辈传承的丈夫道:领妻修道、行善积德。如果男人做到位,则家中少灾难;如果男人做不到位,则家中多灾多难。丈夫爱妻子,就要善待和孝敬岳父岳母。因为没有岳父岳母就没有你心爱的妻子,要感谢他们为你生了一个好妻子。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父母的子女,没有父母就没有子女。子女感恩与孝敬父母,天经地义,这是人道、也是天理。背道而驰,天理难容。不孝敬父母一定会事业不兴、婚姻不幸、孩子不强、家庭不旺、运气不好、灾祸不断、寿命不长。子女的本分,是一个“孝”字。孝顺父母“四养”:养父母之身(小孝),养父母之心(中孝),养父母之志(大孝),养父母之慧(至孝)。尽孝“四不怨三不缺”,即不抱怨父母无能、不抱怨父母啰嗦、不抱怨父母迟缓、不抱怨父母生病,不让父母为子女缺德操心、不让父母为生活缺养发愁、不让父母为家庭缺爱难过。

二是尊敬老师。老师教会我们成绩好、学业好、品德好,如果我们把老师的教诲做到了、落实了,父母就会开心、喜悦,那就是尽孝。尊敬老师必须时刻做到“三心三不能”:感恩心、恭敬心、欢喜心,不能辱骂老师、不能慢待老师、不能顶撞老师。尊重老师、尊重学问,事实上就是真正尊重自己。你自己不尊重学问,就是糟蹋自己、瞧不起自己,所以尊重老师、尊重学问才是真正尊重自己。

三是好好学习。一个不学习、没有文化、缺少智慧、德行很差的人,在当代社会就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价值,必然会空虚浮躁、精神贫乏、道德败坏,即使有再好的车子、再多的票子、再大的房子,他也感觉不到快乐、感觉不到幸福,过得依然很烦恼、很无聊、很空虚、很寂寞、很痛苦,还不如他当初没有钱、没有房、没有的车的时候快乐幸福呢!在当今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越发重要的时代,学习不仅是生活和修身养性的需要,更是生存之道,也是人生的第一需要。人若不受教育,是动物里面最坏的动物。动物从来不会无缘无故伤害人,也从来不无缘无故伤害其它动物,大山和动物园的很多狮子、老虎,躺在那里睡大觉,却从不伤害身边的小动物,任凭它们玩耍。可是人却不一样,动不动就要生气、发火、打架、杀害动物、破坏和谐,甚至发动战争、相互残杀,所以古人和圣贤才严格地教育人,而不是给动物进行圣贤教育,因为人若不学习,就会变得很自私、很残忍、很傲慢、很无礼。只有好好学习、天天学习,才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让父母忧心与操心也是尽孝。好好学习就要做到“三读四真”:常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圣贤教育,我们要真学、真懂、真信、真干。“好书”主要是指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圣贤教育的经典著作以及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古今中外书籍。

四要锻炼身体。近年来,媒体人和富豪去世的消息不绝于耳,更加令人心痛的是他们均为40多岁,正是人生的大好时光!“在单位,你真的不重要!不管你在什么单位,你只是单位的草!离开了你,太阳照样升起,你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在家里,你真的很重要,不管你在哪里,离开了你,家就不能称其为家。你只是单位的草,却是家庭的天。”然而,他们都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们走得那么早,父母悲痛欲绝,白发人送黑发人,怎能不让人伤心。所以,学会锻炼身体、学会养生保健,也是对父母尽孝、对家庭尽责、对国家尽忠!人们只有健康长寿,才能更好地孝顺父母、才能更好地更长久地为国家贡献、为大众服务!钱,生带不来,死带不去,但钱可以带走一个人的生命!钱没了,可以想办法赚,生命在就一切皆有可能,身体没了,再伟大的理想也实现不了。生命无价,健康价更高。锻炼身体“六宜六不宜”:宜走路散步,不宜剧烈运动;宜温热食物,不宜冰凉水饮;宜发热储能,不宜大汗淋漓;宜白天运动,不宜晚上锻炼;宜空气清新,不宜冷热空调;宜心平气和,不宜胡思乱想。经常性的过量运动与大汗淋漓,必然导致身体能量的逐步丧失和持续耗竭。身体健康的主要标志就是热能充足、体能充沛、身体柔软、心态柔和。养生之道“二十四个不”:不亏孝、不作恶、不生气、不着急、不熬夜、不迟起(早上六点钟前必须起床)、不好色、不纵欲、不厌烦、不抱怨(任何人与任何事)、不傲慢、不嫉妒、不贪财、不自私、不乱想、不熬夜、不久坐、不乱说、不懒惰、不忧虑、不杀生、不吃肉、不冷食、不抽烟。每一个“不”代表10岁,若全部做到就可以长命百岁。健康是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养生是一生中最大的事业。

五要爱国爱家。对国家和民族尽忠也是尽孝,是谓大孝,就是要做到不忘国史、不舍国难,不谤国主、不犯国法,不偷国税、不贪国财,不做国贼、不辱国格,不离国策、不断国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爱国有“四同”,即我们要与时代的信仰同向,我们要与国家的发展同步,我们要与民族的梦想同行,我们要与国家的领导同心(这里的国家领导是特指德才兼备、廉洁奉公、爱民如子的国家领导人,当前是指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步同行、同心同德,共筑中国梦、共创新生活)。爱家有“六善”,即善待祖宗、善待父母、善待爱人、善待孩子、善待亲友、善待万物。善待孩子就是要教育孩子“八学会”,即学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会感恩、学会劳动、学会养生、学会谦卑、学会宽容、学会微笑、学会自信;对待孩子“七不责”,即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善待亲友就是树立并落实“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念,时刻友善对待所有的亲戚朋友、天下苍生和宇宙众生,无私地、主动地、尽力地帮助亲戚朋友和人民大众,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生存中的一些实际困难,绝不辱骂和慢待亲友,绝不嫉恨和抱怨亲友,绝不陷害和欺骗亲友。善待万物就是树立并落实“爱万物就是爱自己生命”的理念,时刻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持久和谐、共生共荣。没有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和花草树木的滋养,就不会有人类、就不会有家、就不会有国、就不会有世界,所以人类要以最真的仁爱心、最大的慈悲心和最强的包容心,爱护他人、保护生态、养护地球、维护和平。

六要行善积德。行善要时刻做到“八个好”,即心藏好念头、眼看好书籍、口说好话语、耳听好声音、头想好光景、手拿好东西(不义之财不能要)、脚去好地方(邪僻污秽场所不能去)、身做好事情(违法损德之事不能做)。行善要常做“十件事”,即孝亲尊师、精忠报国、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勤劳节俭、布施药食、扶贫帮困、放生吃素、随喜赞叹、读书惜字。行善要“八节约”,即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米、节约每一分钱、节约每一寸土地、节约每一件衣物、节约每一点资源。行善要牢记“十大恩”:天地呵护之恩,父母养育之恩,良师培养之恩,贵人提携之恩,智者指点之恩,危难救急之恩,绿叶烘托之恩,夫妻体贴之恩,兄弟手足之恩,子女相伴之恩。文凭高不等于人品高,脸皮厚不等于德行厚,脾气大不等于福气大,营养好不等于修养好,钱财多不等于幸福多。中国有句老话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句话绝不只是简单的因果报应,而是做人的根本。让善良与生命同在,生命中有了善良,人生才能经常充满喜悦;生命中有了善良,人生才能幸福常在;生命中有了善良,灵魂才能不断升华。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自然风水学才是我们民族经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保障,也是我们国家独具特色、屹立世界的精魂所在。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要成为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公民:立足当代,不忘过去,传承昨天,面向明天,这就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一份“守土有责”,守文化的根基不断、守精神的土壤不灭,用我们个体的文化修养,构筑中国文化这道“万里长城”的绵延不绝。

作者简介:

宋泓锡(1971年11月-),又名宋彦璋,男,中共党员,研究生文化、在职博士,现为湖南省张家界市政协办公室调研员(正县级)、市社科联副主席(兼),系张家界市政协委员、中国自然风水学创始人。研究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自然风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