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化教学的思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农村电化教学的思索

刘祚强

湖南省武冈市湾头镇南桥完全小学422400

摘要:农村经济落后、人才稀少,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仍然停留在古老的教学时代,在教育改革的今天,简直是落后不前。我认为,农村的电化教学迫在眉睫,那就必须因地制宜,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让农村孩子特别是边远偏僻地区的孩子也享受现代教育的丰硕成果。

关键词:电教现状改变途径农村

改革开放四十年了,国家的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里的学校开展电化教学,开设班班通,早已屡见不鲜,但在广大偏僻的乡村还是叫人可望而不可及。像湾头中学、南桥中学、泉塘中学、中心小学、南桥完全小学这几所大规模的学校每所学校也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其他的九所村片小一个也没有,试想,这样的教育环境怎能和现代化的教育相提并论?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形成这样的局面不得不让人深思:

一、农村电化教学的主要问题

1.政府投入不够,设备异常奇缺。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城区学校、重点学校,至于薄弱的学校暂不在考虑的范围,大的学校每班每周只能一、两节课在多媒体教室上,其它的时间只有在教室里上。学生思维迟钝、视野短浅、知识面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镇的几所村片小设施比较落后,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是无从谈起。

2.教师责任心不强,动手能力差。多数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教好教活但能力有限而无可奈何。还有部分教师较随意,责任心较差,教学的好坏无所谓,这就导致了先进更先进、后进更落后的不利局面,的确让人忧心忡忡。教育是公平的,山区的孩子应该要受到更好的教育,才能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紧急形势。

3.懒惰随意,不负责任。大多数教师认为没有多媒体,没有先进的设备,就不能上电教课。绝大部分教师懒得麻烦,根本不想去做,何况还有一定数量的教师也不会做,面对目前的状况,全面普及电化教学,全面实施高科技术,确实是有很大的难度。但祖国的未来是孩子,孩子的教育靠老师,老师责任重大,关系到教育的兴衰、国家的兴旺。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振精神,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工作干好、干实。

4.学校分散,交流不便。村片小虽通了马路,但位置偏,距离远,信息闭塞,有几个村小好像是世外桃源。只有两三个教师,任务重,内容多,哪里还有时间去制作教具。扎扎实实、规规矩矩上好几节课就不错了。电化教学基本上形同虚设。教师上课辛苦,满堂灌输,学生麻木不仁,全无兴趣和创造性可言。

二、农村电化教学的主要策略

1.争取资金,向村片小倾斜。镇中心学校要尽量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资金,切实为改变村片小落后的教育现状不遗余力,每年争取一些资金,有计划地添置新设备、新器材,用不了几年时光,村片小的教学设施肯定会大有改观。几所大的学校目前还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离国家的标准相差很远,各校要趁拨改的机会,向上级部门申请,争取再添置一至两间多媒体教室,教师上课拥挤的状况可以得到缓解。村小配备多媒体教室可能比较困难,那就多配些电视、幻灯机、光盘等电教设备,也让偏远的孩子享受电化教学的福音,分享课堂的快乐与精彩。

2.定期培训,强化素质。中心学校要选出优秀的电教老师,有计划地对部分教师进行培训,教会他们制作课件,会上电教课,全镇教工齐心协力,改变教育模式肯定会事半功倍,全镇的现代化教学才会真正落到实处,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会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3.责任从教,勤劳从教。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国家和人民对教师的崇高评价。每个教师要关爱孩子,热爱教育事业。我们既然学会了制作课件,就要广泛地运用在自己的教学实际中。平常勤奋一点,多花些时间,去制作一些课件,在课堂上运用这些课件活跃课堂,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之目的。教师看到自己的成功,觉得劳动是值得的、有成效的,就会激起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电化教育的滚滚洪流之中。

4.资源共享,有序流动。制作课件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是需花很多时间与辛劳的。如果每位教师的每堂课自己都要做课件,那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你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与精力。那么中心学校可开展制作课件此赛,把优秀的课件存档上传,供全镇教工借鉴享用,众人拾柴火焰高,建议把全镇优秀的青年教师集合起来,把每期每节课的课件合理分配给他们制作,他们业务精,信息灵,动手快,效果好!老师上课时就有章可循,只需稍微改动就行,老师既不那么辛苦,又能得到优质的课件,何乐而不为呢?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学校多媒体的应用,无疑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广大教师在各科教学中精准地找出多媒体的运用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课件的智能化、知识化、趣味化,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教师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李晓辉毕守仁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89),119-120。

[2]邢宏良对农村电化教学的观察与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2,(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