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酚酸盐在缺血性心肌损伤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 2

丹参多酚酸盐在缺血性心肌损伤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付国强张世旭

山东省威海市威海卫人民医院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缺血性心肌损伤;

心肌缺血性损伤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病变而引发的,冠状动脉病变的性质造成缺血心肌损伤程度各异,临床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由易损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伴随血小板聚集后,血栓形成致使冠状动脉血流减少从而导致急性、亚急性心肌缺血,引发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造成缺血心肌坏死,虽然在心肌缺血损伤时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是共同的治疗目的是尽早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灌流,减轻缺血对心肌的损害,挽救频临缺血坏死心肌,改善缺血损伤预后效果。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其成分复杂,多年来人们对其成分做了大量研究,最终发现其主要是水溶性的酚酸类物质,主要代表成分为丹参乙酸镁,这种物质在促进血管扩张、抑制凝血、防止氧化和细胞保护方面有较明显的作用[1]。近年来,临床上针对丹参多酚酸盐对心血管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2]。本文通过丹参多酚酸盐在NSTEMI的临床治疗作用,显示出丹参多酚酸盐在缺血心肌损伤中对心肌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尤其是能够显著减轻对缺血心肌所造成的损害、挽救频临死亡心肌、改善心肌梗死预后,从而明确了丹参多酚酸盐在心肌损伤中所具有的独特保护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疾病分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入选的66例NSTEMI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46~78岁,平均(58.4±2.9)岁,病程1~3年;对照组男22例,女11例,年龄45~79岁,平均(58.2±3.1)岁,病程1~3年。两组患者均排除糖尿病、脑梗死、心力衰竭、低血压及肝肾功能损害等疾病。上述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用药方法:对照组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d,静脉滴注,第1~14天;低分子肝素5000U,2次/d,皮下注射,第1~7天;辛伐他汀10mg/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与治疗前后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黏度剂和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观察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小板黏附率、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各采集两组患者肘静脉学3ml,1000r/min离心后取上清液置-20℃处保存待测。血清SOD水平测定:总SOD测定采用MisrdHp光化学扩增法;血清丙二醛水平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试剂盒购置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无病理性Q波,治疗5d内ST-T恢复压低≤0.05mV或倒置T波恢复>1/2,心肌酶学测定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变短,无病理性Q波,治疗10d内ST-T恢复压低≤0.05mV或倒置T波恢复>1/2;无效: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无明显变化。以显效+有效为总有效。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

观察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分别为(4.1±2.3)g/L、(1.5±1.1)g/L;对照组分别为(3.9±3.3)g/L、(2.6±2.2)g/L。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不良反应:观察组1例患者在用药后前3d略有头晕、头胀感,未经处理随后症状自行消失。

3讨论

NSTEMI主要病理学特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并发粥样斑块破裂、出血、血管内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础。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血液流变学改变,其异常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3]。临床上治疗此类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除能使尽快将缺血心肌恢复灌注外,更重要的是减轻缺血心肌的进一步损害,最大程度挽救损伤心肌的功能恢复,减少心肌损伤梗死范围,使心肌缺血损伤减小到最低程度。心肌在缺血缺氧时出现细胞膜损害,引起心肌继发性损伤,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对氧利用能力受限,有氧代谢不足,氧利用能力受限与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所致线粒体受损有关,线粒体在缺氧时又是氧自由基产生的场所,氧自由基具有强烈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极易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使细胞膜功能受损,氧自由基对心肌组织的受损是通过缺血缺氧的连锁反应机制彼此重叠、相互交联引起细胞内离子分布异常和钙超载,致脂质过氧化损害膜功能使受损细胞发生坏死以及凋亡而实现的[4]。丙二醛作为氧自由基与生物膜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产物,其含量变化间接地反映组织中氧自由基含量多少及组织损伤程度[5]。测定丙二醛含量可以估计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强弱;而SOD是心肌细胞内的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其水平能用于间接衡量其清除氧自由基能力的指标[6]。因此监测血清SOD、丙二醛水平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重要意义。本组观察结果显示,在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后,观察组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提高,提示丹参多酚酸盐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具有减少氧自由基损伤的作用,说明其可以清除氧自由基、增强抗氧自由基酶活性,平衡体内氧化反应激反应,从而减轻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害,改善缺血心肌损伤预后,在使用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丹参多酚酸盐能减少缺血心肌氧自由基生成,增强对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其氧自由基释放,提高缺血心肌抗氧化能力,有效减轻氧自由基对心肌组织的损害,减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挽救濒临死亡的缺血心肌,从而有效保护了缺血心肌进一步损伤。丹参多酚酸盐除有降低血液黏滞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其所具有的心肌保护作用,但其他药物有此种作用的临床报道颇少,因此丹参多酚酸盐对心肌的独特保护作用还需要大家在临床应用中不断地研究探索,让其在临床治疗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廖舒坦,张希.丹参多酚酸盐对体外循环心瓣膜置换手术心肌保护的作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1,12(3):204-208.

2何雪松,陈健昌,朱凌波.丹参多酚酸盐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18(1):92-93.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37-1238.

4邢海波,李刚.依达拉奉多器官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新进展[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6,20(5):305-307.

5关晓梅,陈晶,邬鹏宇,等.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低温心室颤动左心室引流技术对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2011,6(10):1731-1735.

6涂荣会,钟国强,曾志刚,等.缺血后处理与氧自由基清除剂处理对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BcI-2和Bax表达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3):29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