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韩茂波王敏周恩才刘娜姜卫民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项目名称: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JGZY159

顶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摘要:近些年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快速发展,市场上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机械类人才。高职机械类专业作为培养机械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场所,要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本研究基于工匠精神分析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阐述推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工匠精神;机械类专业;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尤其是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我国全面推行供给侧改革,市场上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限制,结合工匠精神推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1、工匠精神下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重要性

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速度加快,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指标就是机械制造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助于帮助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自觉意识,提高自身职业素质与技能。高职机械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特点,又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毕业生具有创新精神。

工匠精神自古以来就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古代主要指的是匠心独运的匠人通过自身的聪明才智,大力进行创新改革,从而更好地进行社会生产,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工匠在改革设计自身作品的时候,通常需要进行全身心的投入,并不断进行验证,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为今后的人生发展提供动力,更多的还体现在从业人员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就业的准确性,而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具有更加明显的人力优势。

2、工匠精神的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教师职业成长期,也就是不断生产实践智慧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教师要做的就是反思教学情况,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总结,并及时更改错误的观念,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同时,高职院校给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交流平台,让教师关注自身成长,并在校内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培训制度实施时,培训目标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避免教师教学水平不足或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促进机械类专业教学专业素养提升;校方根据实际情况,有效融合教师个人兴趣爱好与职业发展方向,教师培训前征询教师的意见,并根据教师意见调整培训方法与内容,结合社会对机械类专业教师的要求,提升教师素养;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与优化培训制定,并依据切实需求调整培训方法,课堂教学时帮助学生掌握方剂内容,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实现构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2.2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

高职院校中部分学生缺少学习兴趣,且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机械类专业教学中习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更无法吸引这部分学生的注意。针对性这种情况,药物分析课教师要打破传统观念的限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机械类专业上基础内容较多,这些知识点抽象、难以理解,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时教师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课堂授课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提前了解本课堂上要讲述的内容,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通过提前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2.3构建特色的教学模式

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最应该具有的一个特点就是实效性,学生拥有足够的技术能力,才会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学校首先应该做的是具有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应通过对市场分析调研,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调整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才能。其次,教师应该主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合理化的传授知识。以动手实践为基础,构建独具特色的专业课,培养机械类专业课程技能的学生,从而适应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人才。另一方面,教学模式应该向创新、综合、设计等实验教学模式改变,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本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实验方案,去学习。

2.4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现代工匠精神强调精益求精的修饰产品,注重产品的升华,为社会创造出高质量高水准的产品。在机械产品中,机械线路、机械特色及机械服务是其构成核心要素,其中机械功能是体验的关键因素,机械专业学生将来面临的就业通道首先是从机械的角色开始。因此,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多运用情景教学、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在模拟操作中摆脱固定思维方式的束缚,勇于创新和挑战,将机械功能做到更好更有特色,从而创造出高质量高水准的服务产品。

机械类专业作为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做好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塑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机械类专业教学时,围绕课堂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利用自由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机械类专业内容。机械类专业教师授课时,考虑学生差异性与特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教师依据学生情况将其分成若干小组,提高机械类专业课堂教学质量。

3、结语

总之,随着高职毕业生与市场需求矛盾愈发突出,推动高职教育改革也成为必然。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结合工匠精神,在培养高职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未来顺利走上岗位奠定基础。文中分析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明辰.高职机械类课程融入“工匠精神”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农家参谋,2019(01):156.

[2]陈志平,刘赣华.中国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实训课程的策略研究——以车削加工实训课程为例[J].老区建设,2018(16):87-90.

[3]赵德球,黄勤芳,谢俊杰.高职机械类实践课程“工匠精神”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技与创新,2017(08):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