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高旅游专业教学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对职高旅游专业教学的探讨

闵敏

闵敏

〔摘要〕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措施,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依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课程体系同质性强,缺乏创新教育,缺乏法律知识和道德教育,以及缺乏旅职业情感教育等,本文对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以期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有所启迪。

〔关键词〕旅游教学中职学校方法探讨1要注意实施特色化、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特长,打造个性魅力中职旅游人才培养取胜之道就是个性化教育,同时也是加强学生竞争力的有力手段。通过特色专业和课程,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加强,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充分发挥各院校教育资源,走差异化培养的道路。学校应该力求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打造本校独有的特色。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培养出社会对口,具有独特竞争力和个性魅力的专业型人才。

2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每个人刚接触一种新技能都有一个消化,吸收,提高的过程,我们的教学应适应这个规律,采用循序渐进原则,由简至难,有慢到快的过程,不能要求每个学生的技能训练马上达到要求,只能让他们在训练中逐步提高,慢慢接近所定的标准。以《中餐服务》餐巾折花技能训练为例,学生刚看到老师的餐巾折花作品时很兴奋,那时学习热情最高涨。此时教师应以涉及技法较少的餐巾花型切入,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单荷花、双荷花、凌波仙子、冰玉水仙等,涉及技法为常见的折叠、直推折、翻拉,学生最易掌握。学生通过第一节课技能训练,看到自己成功的第一个餐巾花作品,对于接下来的学习餐巾折花会更有信心。反之,假如第一节课我们安排的是难度系数比较大的孔雀开屏、相思鸟等花型,学生可能会因难以完美完成这一餐巾花型折叠,对接下的餐巾折花学习失去信心。

教学过程中,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技能的掌握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笔者认为我们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为本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教学中,可将现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专家所推崇的现代行为导向教学方法运用于旅游专业实训技能教学,采用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技能要求。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强,速度快,记忆力好。性格上,有些学生活泼开朗,有些学生则沉默寡言。在授课中,我们就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中餐服务》的台布铺法有推拉式、抖铺式、撒网式三种。实训教学中,对于个儿小、手臂短的学生我们可采用抖铺式方法训练,个儿高、手臂长的同学选择推拉式训练。学生对于一种方法掌握非常熟练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铺台布方法———撒网式,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练习兴趣。

3合理配置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要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它是创新能力的应用与具体化。

在职业生涯中,没有创新能力很难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而创业能力能创新能力推入一个新的较高层次。同时,中职院校应开拓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创新,积极开设相关的国际旅游行业课程,大力介绍国际旅游产业发展形势,让学生掌握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学生将来更好的学习和发展为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以举办相关的学术报告会,进行创业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等,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很好的培养。在改革中,将课程总目分为三类:公共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公共课,包括高等普通基础教育,如哲学、法律、计算机、大学语文等人文教育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包括专业理论和为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的相关理论课程,如酒店管理、旅游资源、旅行社管理、旅游政策与法规;专业外语课程等。而技能训练课程,包括校内技能基础素质训练和在生产一线顶岗实训课程,如模拟导游、客房服务实训、饭店餐饮服务实训等课程,语言实践训练。

4加强实践教学评价,深层次全方位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鉴别学生实践优劣的方法体系,通过科学的评价技术、严密的测评过程和客观的评分标准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判。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过程中,可运用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带队教师评价、实习单位同行评价、实习单位顾客评价、实习单位上级评价等方法构建全方位评价机制,通过实习报告的评价、事后实践能力的考核、全角式的跟踪调查、实践专项答辩等方法对学生在实习时的工作态度、钻研精神、实践效果、操作水平等一系列表现进行横向考核与纵向评价。旅游专业的教学方法是要与其专业特点相对应的,在这方面我们有如下的探索和实践:理论教学采用“研究式教学方式”和“多形式互动交流教学模式”。课堂上鼓励教师以新的教学模式代替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式、讨论式、活动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对旅游业的某些问题以研究的角度讨论,引导学生以积极思维代替被动接受,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树立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实际应用能力,配合课内实践法,对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诸如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等,以实习基地为现场课堂,从传统的理论传授过渡到了现场互动教学。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学生大量参与旅游业市场调查、旅游服务志愿者、兼职导游、旅游专业知识竞赛、酒店服务技能大赛、讲演比赛、本地旅游推销周等实践活动。建立了操作性极强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对每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都有与之配套的过程管理机制,保证了这一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我们还加强了外语教学,设立相关专业外语课程体系,与旅游专业课程形成互相呼应的复合专业课程体系,并聘请外籍教师进行口语教学,大部分学生能用英语或日语导游或进行酒店日常涉外交流,实现了专业外语运用能力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