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控制强电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弱电控制强电策略研究

刘珺瑆

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天津300201

摘要: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在不断的增长,相应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这一需求,需要对电力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尤其是在弱电控制方面,在稳定和调节电压方面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文章主要就弱电控制强电策略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寻求合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弱电控制;强电策略;电压稳定

引言

电力系统作为关乎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产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电力需求度也在不断提升。在电力事业发展中,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应用其中,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供电服务,加强弱电控制强电是必然选择,对于后续的实践工作开展同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弱电和强电的概念

1.1弱电的定义

弱电一般是指直流电路或者视频线路、音频、网络线路、电话线路,直流电压一般在36V以内。弱电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例如:电子、通讯、计算机、手机等,弱电通过电子电路达成特定的功能或者未完成特定的控制。

1.2强电的定义

强电指的是电工领域的电力部分,特点是功率大、电流大、频率低,主要考虑损耗小,效率高的问题。和弱电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弱电”相对。弱电和强电在划分时并不是依靠电压等级,一般来说对人体不构成威胁的电压都属于弱电的范围,弱电一般进行能量的在传递,如各种电信号的传递等。强电一般进行的是能量的转换,是将电能转化为各种光能、热能供人们使用。现如今电力系统的投入和使用不仅仅依靠强电进行控制,弱电系统具有容易控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优点,强电网络和强电系统中已经逐渐应用这种系统,研究弱电控制强电有利于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

2电气自动化现状

电力系统建设和发展中,先进技术不断应用其中,电气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而电气自动化建设更多的是依靠弱电控制和强电技术支持。发展平台开放式,依靠Windows和OPC平台技术来建立开放式发展平台,充分发挥电气技术优势,对于电力事业未来发展具有十分突出的促进作用。当前全球有超过百家的PLC企业,产品种类较为多样化,但是由于PLC产品的编程语言和表达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导致产品之间的整合难度较大。IEC61131的实行则有效解决了此类问题,促使产品的编程接口标准化统一,可以达到提升使用效率。在电气自动化领域,微软的技术已经成为工业控制标准和规范,尤其是计算机平台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水平提升。以PCL技术为基础的人机界面开始广泛普及,电气自动化控制更加灵活。此种操作系统使用便捷,更容易后续的维护工作。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现场总线和分布式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自动化系统双向传输分支结构串行总线即为现场总线,同时也是连接设备的关键所在,实现PLC和计算机、低压断路器和智能仪表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信息的自动化收集和处理。分布式控制可以有效实现PLC和设备连接在一起,发挥检测器和执行器的作用。

3弱电控制强电分析

3.1工作原理

单片机部分:单片机采用的是HT46R47,主要的功能是判断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单片机的正常工作离不开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温度测量电路:运用专业的手法对温度进行准确的测量,通过单片机进行操作,最后得出温度反馈给PTC控制电路。PTC控制电路:主要的目标是进行温度的调控与控制。控制原理是通过与单片机的配合使用,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送给单片机进行控制,保证其与设定的温度一致。例如控制系统要将容器内的液体温度控制在28℃才可以保证酸奶处于最佳发酵温度内。

3.2电路介绍

电源。稳压管7805、电容、整流桥、变压器组成了电源。电源的主要任务是产生一个稳定的电压源,将交流电转化成为直流电,给单片机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压。通过变压器将交流的220V电压转化为12V的交流电压,通过整流桥进行交流和直流电压的转换,9V的交流电压就变成了9V的直流电压,在经过电容的滤波和稳压管7805的共同作用下,9V直流电压就会变为5V的直流电压,得到稳定低压。单片机控制部分。单片机进行正常工作主要依靠的是HT46R47元件,通过温度传感器将实时温度进行收集,及时的将结果反馈给单片机,然后单片机进行正常工作,正常加热器件。HT46R47元件简介:HT46R47属于8位高性能、高效益的RISC结构单片机,可以对模拟信号进行直接处理。HT46R47系统单片机包含一个集成的多通道模数转换器,以及一个或者多个脉冲宽度调制输出。同时增强了单片机唤醒、暂停等功能。在集成A/D和PWM功能、低功耗、高性能等诸多优势下,单片机得以应用于工业控制等方面。测温。单片机的8脚通过和一个温度传感器和一个定值电阻进行连接,从而构成一个简易的分压电路,温度传感器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阻值,检测单片机得到的分压值,从而进行判定是否需要继续加热。加热部分。单片机的1脚与三极管的基级相接,基级是负责控制加热的部分,随后编写相应的程序,PTC就可以进入工作状态。光电耦合器MOC3023和可控硅BTA16共同组合成加热系统,耦合器作为开关控制可控硅是否导通。加热电路介绍:+5V的电源会与三极管的发射极进行连接,单片机的1脚会与基级连接在一起,集电集与发光二极管进行连接,当控制脚低电平时,三极管就可以导通,二极管就会发光。耦合器的1脚得到信号后2脚就会与地面相接,光电耦合器MOC3023内部就开始进行工作,内部的6脚发出输出信号,到达可控硅BTA16的栅极G,控制可控硅开始工作,可控硅BTA16的阳极和阴极共同控制元件PTC的加热。温度传感器在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的1脚在输出低电平后加热工作就会停止。

4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

通过建立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实现全方位的自动化项目设计、调试、实施和测试各个阶段的支持,这样可以有效节省系统运营成本,还可以有效缩短整个设计流程所用时间,充分发挥自动化系统运行效率。系统开发平台是个最终独立运行平台的系统,根据实际需求来决定具体的运行代码下载。(1)通用网络结构。为了确保现场控制设备和管理系统之间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建立一个通用网络结构,对于自动化系统建设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网络结构,企业管理层可以实现现场设备运行的监督和管机电技术理,这就需要在网络规划中,确保自动化环境到控制级系统范围内的通讯,无论选择什么通讯方式,自动化技术需要贯穿于网络结构各个环节。(2)程序接口标准化。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而言,设立标准的程序接口尤为关键,标准化程序接口可以有效缩短工程建设时间,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实现自动化系统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在管理平台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之间建立标准程序接口,避免出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无法连接在一起的现象出现。

结语

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电业系统已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动化行业势必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弱电控制强电的策略也会得到大力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本文中详细介绍了弱电控制强电的具体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由于弱电应用具有宜控制、操作简便、可靠安全等诸多优点,可以有效减少强电网络带来的安全危险,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因此将弱电控制强电的应用不仅仅可以提升电气自动化方面的优势,还可以为人们的实际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丁建新.建筑电气的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城市建筑,2015,12(29):136.

[2]刘志武.论述弱电控制强电策略[J].房地产导刊,2015,21(17):253-253.

[3]段彬.全数字脉冲逆变焊接电源控制策略与应用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