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社交时代数字阅读互动机制及互动效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移动社交时代数字阅读互动机制及互动效应研究

邵淑娟

横沥镇文广中心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本文基于数字阅读加速助推全民阅读时代来临的基本态势,结合东莞图书馆横沥分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实践,对移动社交时代数字阅读互动的新特点和开展价值作简要的分析与探讨,并对数字阅读互动机制的构建思路、方法和手段作详细的讨论与阐述,以此为基础,对提升数字阅读互动效应和实施价值的应用关键点进行一定的分析与讨论,旨在为现实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伴随着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4亿大关,数字阅读就成为了提升全面阅读质量和扩大阅读覆盖面的重要渠道。数字阅读的快速发展,让其不仅仅局限于利用网络、PC机、手机、iPad、阅读器等信息技术达到文字、图片等信息内容的系统化高效传播,还实现了与影视、游戏、动漫、AI等数字内容的产业融合以及现代社交认证方式的多维渗透,进而带来阅读体验的多场景、沉浸式的提升以及阅读互动多群体、多时空、多样化、实时性的有效发展和广泛影响。

1、移动社交时代数字阅读互动的新特点和实施价值

(1)沟通互动的实时性

在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环境中,社交的形式更多地体现为书评、购书评论以及一些线下组织的沙龙和交流会。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便出现了专注阅读社交网络平台来实现书评、心得及购前信息的更快更广泛的分享,阅读交流和互动同样存在有相对的滞后性。但基于数字化社交环境的在数字阅读,极大提升了读者和读者、读者与作者、读者与出版商等主体沟通交流的效能,每个人都可以在阅读的当下就书中的内容中分享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情感,也就实现了各种社交平台下的实时沟通与信息共享等有机的互动。

(2)阅读互动影响的广泛性

社交基态下的数字阅读能够逐渐形成诸如“朋友圈”一般的“阅读圈”,读者在“阅读圈”中实时沟通、共享信息,进而带来了阅读影响范围的极大拓宽,阅读从此不仅仅是个性化的行为,还能够形成群体化和普及化社会活动[1]。如横沥镇”扫码看书,百城共读“书评主题读书分享会就是利用数字媒体的社交属性,带来对“全民阅读”发展态势的精准推动。

(3)阅读互动体验的多维度

阅读体验追求的是沉浸式的情感融入,数字阅读在带来更加生动、真实阅读场景有效创设的同时(音像、动画、AR智能等),还通过阅读社交属性的增强,大大提升了读者个人时间和社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其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化的阅读推荐以及关乎书籍内容不同形式的信息分享,带来读者选择书籍和理解书籍时间的极大缩短;另一方面则实现了读者观点和结论的分享碰撞与融合,达到知识个人化和社会化的有效积累和综合运用;此外其将静态的书籍汇成流动的信息,让固化的知识能够在社交的体验中读出创意、读出乐趣、读出与众不同,实现阅读体验社会冷暖的强势发挥。

(4)阅读活动推广形式的多样化

阅读推广活动是提升阅读品质、拓宽阅读受众群体、扩大阅读受众影响的重要手段,而在社交基态下的数字阅读模式不仅能够提升阅读推广信息发布的时效,带来短时间内活动影响范围的极大拓宽,还能通过数字化、多媒体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多样化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形式,打破组织者与参与者之间沟通的时空限制,多维化读书分享的视角,深入化读书推广活动的实施内涵。

2018横沥镇现场绘画比赛就是实体活动融合线上推广的形式进行,活动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再以线上评选的形式在微信平台大力推广,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影响范围,使活动的社会效益充分发挥。

2、数字阅读互动机制的构建思路、方法和手段

2.1组建“阅读社交圈”,以阅读连接更多人

移动互联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地理距离,也强化了不同群体之间心灵与思想的交流,通过微信、微博等大众化的社交媒体及其功能助力,利用拇指阅读等专业化的阅读平台,结合线下推广活动的深入跟进,能够不断打破传统阅读及其推广活动的概念狭区,实现阅读感染力和传播力的极大提升;其在带来阅读受众的全面拓宽的同时,实现读者阅读习惯更高效的形成,还达到了读者阅读能力以及社会化能力的有机塑造。横沥镇的阅读推广活动就以阅读平台搭建为基础,以社交网络连接为纽带,通过阅读活动线下的实体推动,结合“文化横沥”微信公众号线上连接与感染式阅读推广,极大扩大了横沥镇阅读的受众规模,提升了大家参与阅读活动的热情,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兴趣与习惯。

2.2深化“阅读社交圈”,带来阅读行为与阅读思想的有机联动

基于原有阅读活动推广的受众,利用移动社交媒体庞大的用户基础,构建一个专属于不同读书群体的“朋友圈”,通过“以书会友”的形式发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亲人甚至是陌生人。在这个读书圈中,具有相似阅读喜好的人可以公开或限制浏览身边好友在读和推荐的书籍,能够与好友在每周的阅读时长上进行竞赛,更可以随时随地与大家分享书籍的信息和心得体会。阅读社交圈不仅实现了对好友的生活阅读,更实现了思想的阅读、信息的积累和价值的创造,其是朋友圈,是阅读圈,更是想法圈,通过“阅读社交圈”功能体验的不断深化,私密个性化与分享公开化的灵活配置,达到阅读价值的全面提升。

2.3活化“阅读社交圈”,让阅读变得更有趣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活的巨大变革,也大范围挤占了人们的阅读时间,人们不仅在书籍的选择上无所是从,还在与社交趣味化生活的对比下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诸如横沥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父爱如山”童趣故事会等阅读活动的展开就可以与移动社交工具实现有机互联,一方根据社交化信息交流和数据统计进行阶段化读书主题的合理化设计,带来小读者阅读兴趣感和方向感的有机结合;更可通过线上的交流与互动带来阅读理解与阅读体验更深层次的提升;还能利用线下的阅读风采展示、线上的阅读成果分享,实现学生自信力、表达力、合作力、创造力的多维塑造。

2.4拓宽“阅读社交圈”,让阅读体验更多元

阅读社交圈的互动模式应当多元,不应仅仅局限于阅读这一单一的层面,其需要与艺术、科技、文化、心理等的有效结合,带来阅读社交圈生命力和凝聚力不断发展的同时,实现读者阅读体验的多维提升。如横沥图书馆推出的“享受艺术快乐成长”亲子装彩绘DIY活动,就是“阅读社交圈”互动模式的极大拓宽,不仅可以激发小朋友的动手能力,还能表达家长与小朋友之前最亲密无间的爱,展现自身的创意与品味,带来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3、提升数字阅读互动效应和实施价值所应注意的事项

(1)传统阅读及推广形式与社交阅读及推广形式要有机结合。不能因为社交阅读的优势而忽视了线下交流的生动性、真切性体验,二者要实现有机联动,才能达到互动效应与价值的多维提升。

(2)社交阅读的核心在于阅读,社交与数字化技术只是提升阅读效能、扩大阅读影响和加深阅读的体验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实施社交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一定要更加注重阅读本身内涵的延伸,而不能让社交属性凌驾于阅读价值之上,即在实现阅读知识性、情感性、思想性有机提升的同时,通过社交手段,带来阅读趣味的强效发挥。

4、结语

移动社交时代的数字阅读为传统阅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其内中的互动优势要通过完善的互动机制构建以及阅读属性的发展性增强来达到阅读价值的全面提升。其不能停留于传统阅读个人行为的单一影响,也不能单纯注重社会化阅读的社交属性盲目强化,而是应当将二者有机结合,带来“全民阅读”态势的健康、自然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和忠,王秀昕.数字阅读网站社交化互动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出版,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