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初探

乐和平

乐和平

(江苏省电力公司兴化市供电公司,江苏兴化225700)

摘要: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增大,变电站的建设进入了高速建设时期,从事变电运行的工作人员工作量也在不断的加大,变电运行主要就是对变电站内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各种指令进行操作和设备的维护管理。变电站内设备量大,所以维护工作较为繁琐,因此要求变电运行人员在思想上不能粗心大意,要及时的发现变电运行中的异常及故障,及早的进行解决,以便造成电力设备的损坏,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初探

前言

变电运行工作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是影响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电力系统中用于变电运行的设备众多,设备本身结构也比较复杂,一旦任何一个设备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系统运行不畅,严重的还会导致系统瘫痪或出现较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1变电运行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

1.1变电运行管理不力导致的安全问题

无论是人的因素还是设备、环境等因素,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管理的影响,因此变电运行管理不力也是导致变电运行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其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当前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要么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管理制度较为落后,要么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不够严禁,导致很多制度无法在实际工作中顺利实施,对变电运行重要工作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安全管理上的漏洞较多,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奖惩措施,不能很好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可见完善管理制度已经迫在眉睫。

1.2设备故障

变电运行不仅具有涉及知识多、技术性强的特点,还涵盖了众多的硬件设备。各项设备在使用中本身存在着质量问题,或者受到不规范、错误的操作以及维护工作的影响,都会成为变电运行的安全隐患,诱发变电运行中的安全事故。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采购环节,设备未得到全面严谨有效的质量检验,或者采购人员缺乏对于设备的性能与质量认知,致使所采购的设备缺乏完整的功能;安装环节,工作人员未严格依照规范的程序进行精准的安装,也未实施细致的调试与验收工作,致使投入使用的变电设备存在着隐患;使用环节,设备在变电运行过程中,普遍会发生相当程度的磨损或损坏问题,需要得到定期的维护以及保养,维护人员不及时地实施维护保养,或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就会造成设备隐患的出现。

1.3作人员本身综合素质不高导致的安全问题

人的因素往往在风险管理中处于中心的地位,且是最不易控制的因素,在变电运行中,工作人员本身的素质是导致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素质包括道德品质、职业素养、业务技能水平等等。当前电力企业中变电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普遍较低,对潜在的安全事故缺少预防的意识,一些业务水平较低的人员不具备变电运行安全预控能力,对常见的事故前兆无法做出判断,再加上一些人员本身责任心缺失,工作过程中心态不正确等造成对设备的不规范操作、误操作、对设备运行状况登记不准确等,给变电运行安全带来隐患。

1.4防范措施不到位

企业管理者贯彻落实防止误操作事故的措施未到位,如值班员可以不经车间管理人员许可就使用接地刀闸机构箱的机械挂锁的钥匙。在执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工作方面存在流于形式、应付检查的现象,并没有真正落在实处。

2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制定安全管理目标

根据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年度检修及操作计划,变电站应该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管理目标。同时,定期检查各阶段目标的实现情况,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以确保在不断整改的过程中实现目标。

2.2健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前提条件,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健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总结包括企业自身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变电运行安全事故以及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与企业工作实际相符的管理制度,作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主要参考标准。在管理制度中,应当明确各工作环节的操作规范,明确常见故障的预防措施和处理规范,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案,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使之有据可循,从而实现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应当明确各关键岗位人员的相关责任,按照组织结构对责任进行层层分解和落实。除此之外,还应当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对责任心强、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中具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有利于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对责任心缺失、工作懈怠、安全事故频发的责任人要加大处罚力度,从而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和规范,为变电运行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2.3落实责任,加强监督考核

要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必须在思想上和工作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具体来说,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相关责任人思想要高度重视;(2)必须深入现场进行检查,同时对变电站工作进行安全分析。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安全责任流于形式,并未引起重视,对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安全责任的严肃性,必须建立和加强监督考核机制。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必须加强一系列的“计划、检查、监督、验收”等工作,以确保各部门的工作都能遵守相关制度,同时对工作人员责任完成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和考核。同时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按照责任完成情况进行奖励或惩罚,这些措施都能有效促进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防止故障发生。

2.4加强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变电运行工作较为复杂,技术性也较强。因此,对于变电人员的要求也非常高。他们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深厚的安全操作意识、踏实负责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良好的身心素质等,才能够真正地胜任此项工作,避免操作维护等工作中诱发安全事故。因此,变电运行单位管理人员要重点加强对于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组织技术人员参与应急问题处理、典型案例分析、安全事故回顾等工作,提升他们的安全操作意识,然后使用安全手册对他们进行教育及考核,以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再以竞争上岗制度以及奖励制度双管齐下,使技术人员获得端正的工作态度

2.5做好消防保卫管理工作

消防工作也是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若一旦出现电力事故,损失程度的大小直接由消防工作决定,因此,变电站的消防工作至关重要。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变电站消防工作的落实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防器具所在的位置及设备的完好情况;(2)相关数据和使用记录情况;(3)火警电话及报警方法;(4)必要消防知识的普及工作及消防器具的使用方法说明;(5)定期开展必要的消防演习。

2.6健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降低事故损失

由于变电运行事故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尽管有时企业相关管理制度以及预防措施都得以落实,也无法将其完全消除。因此,也应该为变电运行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以对各项突发或不可预料的安全事故,使各项事故得到有效的处理,以便于降低安全事故风险与损失。而且,管理人员还要定期地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应急处理演练,针对各项常见的事故与潜在的隐患,提升技术人员的处理能力,还可以通过奖励措施,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地挖掘并汇报各项潜在危险,并提出应对危险的应急处理方法,以尽可能地保证各项安全问题均得到及时地应对。

2.7科学管理变电设备

由前述可知,变电设备导致的变电运行安全事故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因此应对策略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引进设备时变电设备本身质量问题,应在选购设备之前做好充分的估计和验算,应根据当前电力企业变电运行工作的需求而定,并优先选用规模较大、市场信誉较好的厂家合作,在设备进场之前要用科学的方法检验质量,保证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能够正常运转;其次,在对设备安装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的要求,防止在安装过程中由于震荡、不牢靠等造成设备的损坏;最后,要加强对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防止设备的老化,对易损零部件要定期更换,对设备要定期保养,以降低磨损量,最大限度防止由于设备原因造成变电运行安全故障。

3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是确保整个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核心环节,若变电站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也对整个电网和人身安全造成一定损坏,也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变电运行的每个相关工作人员都要重视安全问题,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同时随着大量新设备的出现,要及时掌握其工作原理、构造及相关检修方法,才能更好的实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邬永强.浅议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7)

[2]龚春彬.变电运行安全控制问题探究[J].电源技术应用,2013(06)

[3]申军伟.预防变电运行安全事故的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