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

黄布荣

黄布荣(云南省腾冲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云南腾冲679100)

【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是社会计算机人才市场不可缺的一部分。笔者通过现阶段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状况,提出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探索及创新思路。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探索创新

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已经极为普遍,而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将占据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的极大一部分,但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却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因此如何做好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使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社会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实战力,我们必须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进行探索和创新。

一、现阶段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状况

中职学校从事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从事计算机销售、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岗位,有的学生也开了自己的电脑公司,但由于地域局限,对计算机专业学生需求的局限性,使得部分学生就业于宾馆、餐饮或其他行业。而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学生也处于计算机应用人才链中的最低端。

在网络管理与维护、多媒体制作、软件编程等岗位上学生少之又少。另外,中职学校培养模式相对落后,计算机专业缺少自己独有的特色,虽然有的老师也自编了校本教材,但在课程设置上效仿高等院校,很少体现职业岗位针对性。目前,有的中职学校硬件条件虽有了明显改善,但很多涉及办公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的课程无法正常开设,实训不能保障,所以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欠缺。还有教材的滞后,教学资源的奇缺,学生质量的不高也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今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而使教学课堂格外引人入胜,但很多中职学校绝大部分教师还是靠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来支撑我们的职业教育。另外,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师大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没有IT行业的从业经历,职业实践经验明显不足。

二、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思考

IT行业技术迅速发展,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在相应地变化,所以我们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需大胆创新,积极探索。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有的中职学校部分计算机教师为其他专业转行教计算机的,所以必须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双师型”队伍。鼓励计算机专业教师经过自学、自修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加强专业教师掌握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如在我们学校,学校率先在计算机教师中引入教师奖励机制,全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辅导老师进行奖优罚劣,这也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为了实现“双师型”,一方面可以邀请一些在计算机、管理、网络、IT行业等方面的专家给老师讲授相关方面的专业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计算机教师可定期到相应企业实习锻炼,了解或参与项目工程开发、实施过程,增加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技能。如在我校每学期都安排计算机专业教育跟随顶岗实习学生到企业跟班实践,参与企业管理,回校后都成为了计算机专业的骨干教师。

2.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积极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创新专业教育服务。教学中,将“教计算机操作”转变为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侧重传授过程、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教学实用价值。积极创设有利于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共同参与的教学情境和学习平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深入研究各学科与计算机技术的整合的特点,有的学科需要将计算机作为手段和工具,有的学科需要计算机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的学科需要计算机技术来培养观念和思维。例如,我看到一则报到:新疆建设兵团有一位小学生生活在边远地区,但她用WIN3.1版本的绘画工具,凭独特创意获得电脑绘画一等奖。当今社会是创意经济的时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教育的责任。

3.合理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面对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应反映企业需求,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应当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现阶段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仍有很多不足,并不能及时的适应社会需求。课程内容应从职业岗位对学生能力需求分析结果的反映,加大计算机能力训练在课程体系中的结构比例的合理性,关注IT行业的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更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要以岗位需求为主干,拓宽学生就业面。如各机关、各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和设备维修,大型企业的多媒体信息处理,广告影视行业的动画、图形图像处理,以及其他一些行业所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在专业的开设中,根据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计算机专业,加强计算机网络维护人才、计算机多媒体处理人才、计算机影视制作人才和动画、图像处理人才的培养,加大专业的细分,强力定位专业方向。

4.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企业岗位需求变化较快,要求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及时更新、升级设备,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保障。应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步入企业生产一线,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条件,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力求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强、会自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我校,学校以托“叶佩高创意大奖赛”为平台,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电脑艺术设计、电脑动画、网页制作、程序设计能力。积极参与一些电脑制作科技创新大赛,通过制作电脑作品,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情趣,培养学生在计算机技术环境下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总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有待于我们在改革中探索、创新。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与创新仍是一个永恒的方题。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在不断的学习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社会需要,定位专业教育;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注重合作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力求让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后能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中迅速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达到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