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

陈赫男

身份证号码:22032319891104xxxx黑龙江省绥化市152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对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逐渐深入,与之相匹配的环境工程也受到人们的重视。产品生产的可靠性是环境适应性和环境工程相互结合的结果。环境适应性和环境工程两个体系相互影响,根据不同程度的地区环境,其环境工程所采用的措施也各不相同。

关键词:环境适应性;环境工程;生态环境

环境的适应能力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属性,也在不断地保护着人类的生存状态。但如果环境遭到破坏,使得环境系统自身无法进行修补,就需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发挥辅助作用,重新构建出一个良性健康的环境系统。

一、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

1.1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是产品在其寿命周期内的贮存、运输以及使用等状态会遇到的各种极端,以及应力作用下实现产品自身功能的能力,简要来说,就是不产生不可逆损坏和能正常工作的能力。通过环境试验,充分反映出产品设计、研制以及材料选用等方面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并技术改进这些问题,以此提高产品的环境适应能力。

1.2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是研究防治环境污染以及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与生态学、环境卫生学、环境医学、环境物理学以及环境化学有关,其核心内容依然以治理环境污染为主。环境工程不仅研究防治环境污染和公害的措施,而且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可利用资源技术、生产工艺以及按区域环境来调整进行运作和管理,以此获得更大的环境效果和经济效益,这也是环境工程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预防和治理工程

人类的很多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都存在着对环境污染。如果人类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某种程度,即使生态环境本身具备某种自净功能,也无法单纯依靠环境自身使环境恢复到以前的功能,也就无法保持其良性可持续循环状态。因此有关学者提出环境容量这个词,而以上所说的污染的某种程度就是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有限的,所以人类只能尽力限制释放污染物质量,采用最有效的保护环境手段,通过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使生态环境得到净化。人们无法从根本上预防与解决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如工业污染的来源为未被充分利用的物质,其对环境的危害极大。所以只能通过限制环境污染物质的释放量成为环境保护工程的重要措施。环境保护工程有如下几方面。

2.1预防与治理大气污染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提高。冰箱与空调成为了现代化生活所必须的生活电器,在夏天的人们利用它们制冷保存食物,但是这些电器会不断地释放出对大气不利的有害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物质是释放的氟氯昂。氟氯昂能够对流层中的臭氧层造成巨大的危害,使人们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线下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代步工具如汽车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所大量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重金属等物质,尽管汽油得到了高度的提炼,但依然无法杜绝污染气体对生活空气的污染,而这些气体对人身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所以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手段预防与治理大气污染,比如采用新型无污染的材代替污染材料,安装有效的净化设备减少对有毒气体的排放,提高石油的精炼技术,保证排放量在环境自身净化的范围内污染,使其有能力恢复并正常循环。

2.2预防与治理水污染

水污染包括生活水污染和工业水污染,生活水污染即人们排放的生活用水,工业水污染是有关工厂排放了未经处理的工业用水,这种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环境自身很难自我消耗。而我国又是淡水资源严重缺少的国家,其人均占有率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工业废水必须经过相关的处理才可排放。从时间上出现持刀守卫水井制度、地下排水道、明矾净水和现在的自来水处理工厂的方式预防与治理水资源,国外也出现过用漂白粉、活性污泥法等发明有效的减少水污染中的污染物质,对水资源的自动恢复减少负担。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法律明确限制污染物排放,并严格执行。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改善水质,降低水污染中的污染物质,从而实现治理效果。

2.3预防与治理固体废物污染

随着国家的发展,固体垃圾的量也不断增加,包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其中生产垃圾数目巨大,如建筑垃圾,这些垃圾除了采用填埋方式降低了固体垃圾的数量,还可以采取回收利用,即节约资源又处理了固体污染物,而填埋方式虽然处理了固体污染物,但造成了大量的环境破坏,如垃圾上无法种植粮食和在其上建筑其他建筑物有不利的影响。

三、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改进措施

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尤其是重工业经济结构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发展原则,都是以破坏或污染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这些现状都与环境工程背道而驰。对于环境破坏所节约的资源远远低于治理环境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其环境工程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实施原则。

3.1加大财力的投入

在我国经济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大部分企业并不愿意去花费大量的资金去投入到见效慢、工期长的环境工程中,没有意识到环境工程的重要性,因此环境共更加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我们首先要使得当地领导和企业家们深刻意识到环境工程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其所带来的实际利益,促使政府和企业自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具备充足资金的前提下,我们也要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对环境适应性和环境工程的问题深入了解、具体分析、提出建设性方案,逐渐改善环境的适应性,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提升我国的经济水平,那实际功效说话,引起国家政府和当地企业的重视,从而投入更多的财力资源,建设环境工程。

3.2建立完善的制度

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相关的工程管理制度、实验室研究制度。制度制定要遵守强制性和灵活性。一方面要确保制度的制定必然要贯彻实施,这需要系统、全面的监管制度的维护。另一方面是不同地区的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由于经济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其工程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其相关的制度必然也有所区分,保证其制度的制定更加具有实操性和结合当地的特性更加利于其制度贯彻落实。除此之外还要制定战略计划,确保相关职员按部就班的完成各自的任务,将整体的计划分化成一个个小计划,落实到每一个职员身上,并且根据相关的监管制度,使得职员平级或上下级之间相互监督、促进,制定明确的考核任务和指标和相对应的奖惩制度,以此同时建立相关网站,随时更新最新的信息和计划进度,使全体上下深刻了解计划实施的意义和进度,随时将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向上反映,网站管理员要及时回应。

3.3加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从教育界入手,在中级教育阶段穿插环境适应性和环境工程的理论常识,在高级教育加强相关专业的师资队伍,并且对其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相互融合,扩大该专业的应用范围,培养专业性高技能人才和学术研究人才,两类人才相互配合,促进环境适应性和环境工程的共同发展。社会和政府也举办相关公益活动、培训机构和技能大赛,在增加其领域专业性的同时,也增大人们对于环境工程的认知。

总结:

总之,环境的适应性至关重要,充分考虑环境的适应性和可靠性,环境工程是人类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保障,培养专业人才,开发高科技以及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法等措施预防与治理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文娟.一心一意谋发展情系水利做奉献——记陵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张润平[J].陕西水利,2013(2).

[2]耿雅妮.环境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探索——以宝鸡文理学院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0).

[3]陈芳艳,翟林智.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