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现状及未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云计算的现状及未来

黄智明

黄智明

(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湛江524008)

中图分类号:TP1I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0000-01

狭义云计算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一、云计算的核心思想

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

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这种特性经常被称为像水电一样使用IT基础设施。总的来说,云计算可以算作是网格计算的一个商业演化版。

1.技术原理

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与互联网更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1.云营销

狭义云营销:帮客户销售产品,快速建立全国营销渠道,获取经济利益。广义云营销:树立企业品牌形象,获取更大社会资源等。

2.服务模式

云计算的三个服务模式——IaaS、PaaS、SaaS

(1)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

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消费者通过Internet可以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服务。

(2)PaaS(Platform-as-a-Service)

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PaaS实际上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因此,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种应用。但是,PaaS的出现可以加快SaaS的发展,尤其是加快SaaS应用的开发速度。

(3)SaaS(Software-as-a-Service)

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它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无需购买软件,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相对于传统的软件,SaaS解决方案有明显的优势,包括较低的前期成本,便于维护,快速展开使用等。

二、判断标准

云计算只和技术有关。的确,是技术让云计算成为可能,但是实现成本节约与灵活性还需要有正确的处理流程。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基础,而当客户要在各种物理设备之间迁移数据和应用时,前者是非常动态、高度变化的。

1.资源来自网络

这是云计算的根本理念所在,即通过网络提供用户所需的计算力、存储空间、软件功能和信息服务等。

2.伸缩能力

如果资源节点服务能力不够,但是网络流量上来,这时候需要平台在1分钟几分钟之内,自动地动态增加服务节点的数量,从100个节点扩展到150个节点。能够称之为云计算,就需要足够的资源来应对网络的尖峰流量,哪怕是突然出现了“贾君鹏”这样的热点。过了一阵子,流量下来了,服务节点的数量在随着流量的减少而减少。

3.性价比优势

云计算之所以是一种划时代的技术,就是因为它将数量庞大的廉价计算机放进资源池中,用软件容错来降低硬件成本,通过将云计算设施部署在寒冷和电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来节省电力成本,通过规模化的共享使用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国外代表性云计算平台提供商达到了惊人的10~40倍的性能价格比提升。国内由于技术、规模和统一电价等问题,暂时难以达到同等的性能价格比,我们暂时将这个指标定为5倍。拥有256个节点的中国移动研究院的云计算平台已经达到了5到7倍的性能价格比提升,其性能价格比随着规模和利用率的提升还有提升空间。

三、形式分类

1.SAAS(软件即服务)

这种类型的云计算通过浏览器把程序传给成千上万的用户。在用户眼中看来,这样会省去在网络\系统软件授权和应用软件开发上的开支;从供应商角度来看,同一系统可供多次使用收取多次使用费,这样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SAAS在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和ERP中比较常用。GoogleApps和ZohoOffice也是类似的服务.

2.实用计算(UtilityComputing)

这个主意很早就有了,但是直到最近才在Sun、IBM和其它提供存储服务和虚拟服务器的公司中新生。这种云计算是为IT行业创造虚拟的数据中心使得其能够把内存、I/O设备、存储和计算能力集中起来成为一个虚拟的资源池来为整个网络提供服务。

3.网络服务

同SAAS关系密切,网络服务提供者们能够提供API让开发者能够开发更多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而不是提供单机程序。

4.平台即服务

另一种SAAS,这种形式的云计算把开发环境作为一种服务来提供。你可以使用中间商的设备来开发自己的程序并通过互联网和其服务器传到用户手中。

5.MSP(管理服务提供商)

最古老的云计算运用之一。这种应用更多的是面向IT行业而不是终端用户,常用于邮件病毒扫描、程序监控等等。

6.商业服务平台

SAAS和MSP的混合应用,该类云计算为用户和提供商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平台。比如用户个人开支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设置来管理其开支并协调其订购的各种服务。

7.互联网整合

将互联网上提供类似服务的公司整合起来,以便用户能够更方便的比较和选择自己的服务供应商。

四、政府对策

在过去,政府已经从ICT公司的服务中获得了诸多好处,推动了电子政务改革并且建立了和本国ICT服务以及渠道提供商之间的伙伴关系。究竟如何看待云计算,对于政府而言,有些两难。如果是将之交由市场,很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便是本土市场会被吸入“全球云”,本土公司沦落为全球主流公司的海外工厂;而如果采取政策干预,从实践角度也无法真正关闭云端。那政府究竟应该如何着手?

1.国家云或是必要的自我防御

ICT政策高管必须充分考虑云计算对于国家ICT业带来的风险以及机遇。一方面,它或许会带来工作以及数据的“海外建厂”。另一方面,由于云是全球性的,而法律系统却在国家之间存在的差异,这就意味着数据安全以及隐私问题会存在争议或者隐患。当然,政府也可以同全球云服务提供商合作以刺激本国云的发展。

“国家云”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国家云”将为本土ICT业提供市场机会;另外,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管理云计算,结合本国的法规政策,保证其达到自身的安全要求。

2.政府与通信企业合力?

政府如果想在云计算中获得主导权,需要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政策;二是ICT支出。核心之处在于,能够保证本土企业在云计算中的地位。

由于云计算的投资巨大,这就意味着,每个国家中没有多少厂商具备同全球ICT巨头竞争的实力,由此本国内最大的电信运营商或许会是“国家云”建设的最佳候选对象——至少他们具备资源优势,而且一般会只关注本国市场。

参考文献:

[1]秀娟科.浅谈云计算技术理论与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0

[2]胡轩.基于企业联盟的信息共享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2010

[3]段桂英.浅谈计算机云计算[J].科技信息.2010

[4]华烽.面向CRM应用的SaaS平台架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

[5]张楠.云计算颠覆现有商业模式[J].信息系统工程.2008

[6]王伟等.浅谈云计算发展态势[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

[7]续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IT业应用研究[J].电脑学习.2010

[8]蔡键.基于Google的云计算实例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