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通信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应急通信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黄全胜李浩周玲玲

国网六安供电公司安徽省六安市237006

摘要:应急通信技术对于保障灾害发生之后的救援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常见的应急通信技术,分析了应急通信技术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最后对应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应急通信技术;问题分析;发展趋势

随着通信技术发展和通信设备的广泛使用,民众对通信技术的依赖性不断提高。确保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提高通信网络运行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也成为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大事。这也要求有关部门提高认识,对应急通信保障给予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应急通信保障问题,以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1常见的应急通信手段

1.1卫星通信

对于应急通信来说,其主要是为了保障发生灾害地区的通信,在常规通信手段无法发挥作用之后使用应急通信手段。因此与常规的通信手段相比,其具有较大的通信优势。而对于卫星通信来说,不会受到议案紧急事件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具备以下的优点,如覆盖面大、在卫星覆盖的区域内没有通信的盲区,而且由于卫星不会受到地形环境、气候环境、时间限制以及距离长短的限制,所以对于应急通信手段来说,卫星通信具有较大优势。

1.2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集群通信其实就是多个用户共同使用一组无线电信道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对于集群内的用户来说,由于群组内的用户能够共享前向信道,所以其支持组群呼叫。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来说,适用于调度类业务和专用系统,并十分适合应用在应急现场指挥专网应用各方面,但是由于其覆盖的范围十分有限,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使用的实际情况。

1.3短波无线电通信

我们对短波无线电通信进行分析就会发现,短波通信具有以下的优点,分别是通信的距离远、抗毁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强。而且其主要是使用地波传播和电离层传播,所以这就使得其在通信的过程中能够满足不同距离的通信要求。除此之外,短波无线电通信应用过程中,短波电台不仅实现了数字化和小型化,而且其重量也轻,这样就满足了应急事件处理的特点。但是由于其频率资源有限,很容易受到地形、气候等的影响,所以在实际通信的过程中,通信的质量存在较大问题。

1.4微波接力通信

对于微波接力通信来说,其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具备以下的优势,分别是通信的容量大,通信质量稳定,可跨越高山、水域快速组建链路、抗灾害性强等优点,但是由于微波接力通信的绕射能力差,而且微波接力站之间必须要直视,频率较高,所以自由空间传输中损耗较大,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就限制了其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2现阶段的应急通信保障问题

2.1应急通信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有法可依,是确保应急工作质量的根本。目前,我国已经有了关于应急通信的法律条文,但是许多法律条文都是关于应急通讯的宏观概述,专业的应急通信法律法规短缺,应急通信在实施层面缺少制度保障。如紧急情况出现时,应急通信网络回复速度和时间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必然会影响应急救援效率。由于无法可依,我国应急通信组织建设也不够完善,许多应急通信组织都是在突发事件出现后,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临时设立的,应急通信却少基础保障。

2.2设备老化

应急通信事关多个方面的内容,在突发事件出现后,应急通信要在网络休息和维护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足的资金就成为应急通信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受市场竞争、条款分割管理影响,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在应急通信管理上投入的资金都较少,应急通讯保障投资规模也相对较低。如许多运营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在应急通信保障投入上都是点到为止,应急通信投资仅能保障基本的通信需求。

2.3调度管理不力

目前,我国电信行业管理主要分两个等级,分别是国家级和省级。在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中,地市级电信运营管理明显缺位。管理断层,必然会影响上下衔接和管理的流畅性,也会影响上下协调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如在上级反映灵敏、应急管理措施完善的情况下,由于地域、时限等因素影响,基层应急调度和指挥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应急通信保障的及时性、有效性也会大打折扣。

3应急通信技术改进的措施

3.1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

应急通信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如我国国土面积大,自然环境多样,因此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发生较为频繁,所以对于应急通信技术来说,在国家领导下建立统一的规划应急通信系统十分必要,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我国各个地区实际情况的不同、地理环境的不同以及人员分布等相关情况,制定适合各个地区的应急通信规划,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集群通信、短波通信、微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等几种应急通信的应用方案和规划,这样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可以直接应用,充分的发挥应急通信的作用。

3.2做好预案

由于灾害和各种事件的发生没有具体的时间和地方,都是突发性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做好应急通信方面预案,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立即投入使用。各个省市和地方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以及应急通信设备的数量和手段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应急通信预案。而且这个预案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必须是详细的、行之有效的,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必须提前多次进行演练,这样才能够在实际中更好的发挥应急通信预案的作用。

3.3加强监管力度

就目前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都加大了应急通信建设方面的投入,各个部门应急通信专网的建设规模不断的扩大。针对存在的这种情况,对于政府来说,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力度,尤其是需要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更应该加强监管。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各个专网部门的工作人员定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认识,更好的落实监督,还需要加强对专网互联互通工作中出现的恶性事件进行严厉的惩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各个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专网互联互通的标准或是相关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实行。

4应急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4.1C3PIM的理念

其主要是通过借鉴美国军方使用的指挥调度模型C4ISR和雅典奥运会安保指决策系统C4I的理念,对应急通信系统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对下一代应急通信项目的研究,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总结各类重大突发事发生过程中所使用的应急通信措施和手段,并结合我国应急通信设备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应急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

4.2技术体系的设计

对于应急通信来说,其使用的理念主要为C3PIM,所以其相关技术体系的设计也依据于此。结合我国应急通信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应急通信的保障技术体系进行设计不仅应包括现场综合通信指挥平台、现场通信网络,而且还包括单兵通信设备,通过这三部分就组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而且从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的指挥员,到参与该事件的单兵,都可以得到应急通信设备的通信支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快速的调动和部署各部门,而且还可以实现应急通信的互联互通,更好的发挥应急通信的作用。

5结语

应急通信技术为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份保障,随着应急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创新,这项技术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前我国应急通信保障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也要求有关部门正视应急通信保障管理的重要性,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着手,有效解决应急通信保障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我国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许全宜,陆科亦.现阶段应急通信保障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8,20(05):19.

[2]洪旭.应急通信网络架构研究与机动指挥通信能力评估分析[D].云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