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与护理

潘道文

潘道文(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宜昌443000)

【中图分类号】R7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099-0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容易至盲的眼病之一,主要症状为眼压急剧增高,同时合并头痛、眼球胀痛、恶心、呕吐、虹视及视蒙等。其病程发展为五期,其中急性发作期对视力损害为最大。故在此期,若能有效控制眼压视治疗青光眼的关键。

1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

我院眼科急诊住院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共30例,其中女:25例、男:5例,年龄在50-60岁。有明显诱因者(生气、劳累等)有16例,其中女性11例,男性5例。门诊诱发引起急性发作为10例,无明显诱因的为4例,眼压均在50mmHg以上。

2急救护理措施

匆忙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患者是由于眼压急剧增高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因此迅速降低眼压是急救的根本。原则为先用全身性降压药物再用缩瞳剂,降压效果比较好。局部点眼用缩瞳剂可使闭塞的房角开放起到疏导房水排出的作用。高渗性药物及碳酸酐酶制剂可至水生成,使眼内压力迅速降低,减轻房角粘连而为手术做好准备。

2.1缩瞳剂的应用:缩瞳剂用1%-2%毛果芸香碱,为拟乙酰胆碱药。其作用直接刺激瞳孔括约肌,增宽小梁间隙,减少对房水流出的阻力,而使眼压下降用药的方法为:

1分钟滴眼一次,连续五次,改为

3分钟滴眼一次,连续五次;

5分钟滴眼一次,连续五次;

15分钟滴眼一次,连续五次;

直到30分钟滴眼一次维持。24小时后改为每小时滴眼一次。此时护士的责任心要特别强,点眼时动作要轻柔,点眼后应注意压迫泪囊,减少药物吸收而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2.2制房水生成剂:有碳酸酐酶制剂,它能减少房水生成,但不能重新开放房角、单独使用会产生“缓解”的安全错觉而延误治疗造成房角粘连的恶果。故必须与缩瞳剂联合使用。共同起到疏导和抑制房水的作用。使用时护士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食欲减退、四肢麻木、输尿管结石等。用药前必须先检查及常规。肾功能不好者禁用,有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2.3高渗性药物:能增强血浆渗透压,吸收水份,使眼内压降低。常用药物有20%甘露醇15-30分钟滴完。眼压即下降,可维持3-4小时,副作用有多尿、口渴、颅内压降低引起头痛头昏。因此,护士在此时应嘱患者半卧位切忌喝水。

2.4对症治疗:疼痛剧烈的患者应给予镇静剂,如有烦躁、情绪紧张者给予镇静剂。

2.5关心病人,做好心理护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与其情绪因素有关,在临床资料中就可明显看出5%。祖国医学在《内经》中讲“百病生于气也”。提醒人们重视七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此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一方面立即用药争分夺秒的抢救视力,一方面做好心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制护士接到病人入院通知后立即安排好床位,接待病人要热情,动作敏捷。对病人说话音量放低,点眼动作要轻柔,时间准确,认真观察病人用药反映,使患者有安全感。由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往往是在突然情况下发生的剧烈疼痛和视力丧失给病人造成极大地打击,常表现为烦躁、情绪紧张等一系列的症状。因此,责任制护士在有条件时应把病人安排在单人房间减少探视时间,可避免患者再次发生情绪激动。

因此对青光眼急性期病人不仅限于治疗模式,应从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进行心因治疗。两者结合才可为完善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徐淑云主编.临床用药指南.合肥:安徽科学出版社,1989.666

[2]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5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