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唐瑜

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浙江杭州311400

【摘要】目的:探讨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79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另79例为研究组给予大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应用大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大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大黄又称文军、生军与将军等,属蓼科植物,其拥有多种有效生物活性成分,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大黄多糖等。此药物内服或外用均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去瘀等功效。根据临床实践可知,此药物可治疗多种临床常见与多发疾病,同时用于治疗危重症、疑难病等,疗效确切。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了大黄治疗,改善了其临床症状,提高了其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了158例患者,其中男88例,女70例,最小29岁、最大75岁,平均(43.5±1.5)岁。疾病类型:牙龈肿痛43例、咽喉肿痛36例、便秘27例、心脑血管疾病22例、出血16例、肝炎14例。纳入标准:①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均无药物过敏史;③均无严重器质性疾病或精神疾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不显著。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西医治疗,给予营养支持、对症治疗。

1.2.2研究组

大黄治疗,便秘者,煎服,产后出血着,泡茶服用,肝炎者,煎服,40~100g/次,2次/d。

1.3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与(%)表示,组间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n=79)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满意率

研究组79*1*78*

对照组67107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3.1药理作用

一是,致泻,大黄中的大黄素、番泻苷等成分均有致泻作用,通常情况下,用药6~10h便可顺利排出稀便,其作用机制为:刺激了大肠黏膜,增加了肠道蠕动、肠腔容积及肠内渗透压,阻碍了肠细胞膜上Na+的吸收。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热结便秘、大便燥结等,多见复方用药,如:黄龙汤、温脾汤等,通过辨证论治,以此达到了治疗目标[1]。

二是,免疫调节,大黄素拥有免疫功能,其可发挥双向调节作用,同时它可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及巨噬细胞过度激活,还可降低细胞因子过度分泌及血浆内毒素浓度,从而降低了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几率。

三是,抗菌、抗病毒,大黄可抑制多种细菌,常见的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现代医学支持胃及十二指肠炎症主要是因幽门螺杆菌造成的,而大黄中的有效活性成分,通过脱氢、脱氨,抑制了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降低了幽门螺杆菌的活性。同时,大黄中的芦荟大黄素具有抗病毒功效,可灭活流感病毒与带状疱疹病毒等。

四是,止血,大黄可双向调节微循环,促进血凝作用,改善了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减少了凝血时间,控制了出血量,临床上可用于治疗便血、产后出血、齿龈出血、十二直肠溃疡等。

五是,保肝利胆,大黄具备清热凉血、利胆退黄等功效,增加了机体干扰素生成、促进了肠道蠕动、增强了吞噬细胞吞噬能力、疏通了肝内毛细血管,同时提高了机体抵抗能力与免疫能力,降低了微循环障碍发生几率,促进了脑部血液循环,利于组织细胞正常代谢及肝细胞再生[2]。

3.2临床应用

大黄作为天然中药,其功效丰富,包括抗炎、抗衰老、解热、镇痛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牙龈肿痛、胃肠积滞、咽喉肿痛、便秘泻痢等。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结果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此结果表明,临床上应用大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国内学者以大便不通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了煎服用药,其结果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相关学者[3]以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了大黄泡茶服用,经对比分析显示,大黄组的止血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同时,以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大黄,60g/次,2次/d,其结果为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西药组的82.3%,差异显著。上述报道均与本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大黄拥有致泻、抗病毒、抗菌、调节免疫、保肝利胆等功效,将其用于临床实践,保证了治疗效果,满足了患者治疗需求,但日后研究应增加样本量,并开展多中心研究,从而进一步掌握其作用机制与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富学林,马维红,江伟.大黄与乌司他丁的药理作用及其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0,18(06):964-966.

[2]张向红,程黎晖.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2,21(04):76-78.

[3]计曼艳,朱海涛,彭小燕,等.土大黄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北方药学,2011,21(07):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