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

樊鸿苏宝华

樊鸿苏宝华(三明市第一医院产科365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如何与产科临床工作结合及应用。方法通过制定符合本医院情况的具有产科特色的护理服务方案,完善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加强健康教育与沟通工作,简化护理文件书写,改革排班制度,加强安全监管,定期总结工作并及时整改。结果将优质护理服务贯穿于产科工作中,护士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护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受到孕产妇及家属好评。

【关键词】产科优质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255-02

随着医学服务模式的发展与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孕产妇这一细腻、敏感、求知欲强的特定群体,决定了产科护理服务必须适应她们的需求,她们需要了解母婴保健,育婴知识和技能,尽快适应母亲这一角色置换。2010年卫生部提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作为我院“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之一,我科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响应“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要求,结合产科特点,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孕产妇提供高质量的健康照顾,现报告如下。

1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特点

1.1产科优质护理服务重要性产科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孕产妇及新生儿,产科工作具有床位周转快,急危重症多,手术多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当一个孕妇女处于待产状态时,积极治疗不能完全减轻她们紧张焦虑情绪,她们需要的不单是生理上的照顾,更是精神上的关怀。这就要求产科医护人员除了要有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更需要掌握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提倡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更加提升了产科护理服务的内涵。

1.2服务群体特殊性孕产妇及新生儿是产科工作的重点,她们不是患者,她们细腻、敏感、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依赖性。多数家属对护理产妇和新生儿知识欠缺,导致母婴护理不得当。这就需要医护人员除了对孕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和相关知识的宣教外,还要加强对家属的宣教指导,促进产妇及家人共同身心健康。

1.3产妇心理状态的复杂性产褥期是一个生理心理变化非常复杂的过程,不重视产褥期保健或处理不当,会导致产褥期疾病或远期后遗症,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和婴幼儿生长发育[1]。产后由于心理生理内分泌的改变等因素极易导致产妇情绪不稳定,甚至出现产后抑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因而,心理护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显得特别重要。

2产科护理服务模式新举措

2.1切实落实基础护理提高专科护理技能我科护理人员本着“爱母爱婴,人人有责”的服务观念,结合本科室特点,为产妇营造洁净温馨的就医环境。加强晨晚间护理,对患者实行责任包干,责任组长负责制,护士长参与并指导基础护理,每日深入病房督查指导。使用文明用语,定期对全体护士进行礼仪培训和专业技能操作培训,保障母婴安全,得到产妇及家属的信任。

2.2温馨护理,安全服务应产妇及家属的要求,我科开展导乐分娩。产时由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全程陪护,指导产妇拉玛泽减痛分娩,以消除产妇紧张、疲劳、恐惧情绪。产后2小时返病房时,产房护士与病房护士严格执行母婴交接制度,24小时母婴同室,每天新生儿按规定时间沐浴,护士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3改变排班模式,简化护理文书书写根据病人的病情,合理配备护士,实行双岗制,根据护士的资质及病人的病情,将患者分床到人,责任包干,责任组长(由高年资助产士担任)负责制。为病人提供连续的、无缝隙的、均衡的护理服务[2]。设计表格式专科护理记录单,大量减少护理人员护理记录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4加强健康教育入院时首先让孕产妇熟悉产科病房环境,介绍经管医生和责任护士的姓名及相关信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产前结合孕妇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产时助产士多关心体贴产妇,讲解与分娩相关的知识,消除产妇紧张恐惧心理,密切观察产程进展。产后宣教母乳喂养及母婴同室的意义,适当下床活动,指导母乳喂养的技巧及产妇饮食营养方面的知识。产后及时排尿,适当下床活动。给产妇及家属讲解有关新生儿喂养、护理方面的知识,指导家属新生儿沐浴方法,臀部及脐部护理。出院时告知产妇及家属母婴产后42天复查时间,预防接种时间,设立产科24小时母乳喂养咨询热线并发放出院指导书面资料。

2.5抓落实,定期总结整改制定相关护理制度并张贴公示。建立监督机制,向产妇及家属和社会公开服务标准和内容[3],对产妇提出的疑问及时解答,每月召开护理质量质控会议,发现分析工作中存在的欠缺,提出整改防范措施。

3实施效果

3.1提高患者满意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后,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8提高到97。大大减少了医患纠纷,促进了产妇家属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在新生儿护理方面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3.2护士自我能力得到提升随着这项活动的开展,对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专业文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才能切实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丰富护理工作的内涵。

3.3提高了护理质量随着护理能力的增强,大大提高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水平,健康教育到位,护理质量也得到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唐秀清.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2):92.

[2]靳爱红.护士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排班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12年3月第10卷第3期上旬版(总第244期).

[3]王闪闪,姚丽.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5月第7卷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