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新工艺在变电站安装施工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安装新工艺在变电站安装施工的应用

杨张勇

(西北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在西飞110kV变电站安装过程中,电气设备安装的良好程度对变电站使用的安全性和价值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其中全站设备基础及外壳接地安装、二次等电位接地施工、电缆敷设及继保室二次接线等关键环节的安装规范要求,及最新工艺要求和具体施工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设备安装接地安装等电位接地网二次接线工艺

1、变电站概况

本变电站安装两台16000kVA油浸变压器,10kV侧配电装置采用KYN28-12(Z)型中置高压开关柜,16回出线回路,按标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消弧线圈、所用变及其他设备,110kV侧配电装置采用GIS户内型组合电器,外线110kV两回电缆的接入。该项目在施工上,从工程一开始就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采用国网公司的施工工艺,精益求精,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性能可靠并满足人性化的要求,提高了美观度。

2、设备基础、外壳接地施工

设备基础、外壳接地是保障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基础。设备接地和外壳接地使用热镀锌扁钢,严格按照电气安装工艺手册的工艺施工,对所有转弯处采取立弯机、平弯机进行加工,为了避免施工人员施工能力及水平不同造成的差异,将同类设备的接地加工细化到个人,要求相同设备的接地连接方法相同、高度相同、弯曲尺度一致、长度一致、成排设备接地方向相同,保证工艺横平竖直,工艺美观。

设备与接地扁钢相连接,设备与扁钢的接触面要求除锈,焊接面刷防锈漆及沥青漆。所有设备基础支架、各种配电箱、钢门窗、爬梯、灯支架就近连接到接线干线上,连接采用搭接焊,焊接长度要大于100mm。明敷的接地线及其固定零件一般均应涂以15~100mm宽度相等的黄绿相间的条纹,在每个导体的全部长度上或只在每个区间或每个可接触到部位上宜作出标志,当使用胶带时。

3、等电位接地网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反事故措施继电保护重点要求》,在控制室、保护室、屏下层电、电缆沟内,按屏柜布置的方向敷设30*4的专用接地铜排,将铜排首尾端连接成目字型结构,组成保护室等电位地网;保护室的等电位接地网要求必须使用4根不少于30*4的铜排在电缆竖井处与主接地网连接;并在连接处安装“等电位接地盒”。

根据“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我们对等电位接地网施工工艺进行了以下要求:

(1)屏柜内接地铜排与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的连接采用截面为50mm2的绝缘铜缆,铜缆压接与线芯相符的热镀锌铜鼻子连接,连接方式为镀锌螺接(镀锌螺栓配套平垫圈和弹簧垫圈)。

(2)屏柜内接地铜排预留¢6mm孔,均匀分布在屏内铜排上。屏柜装置上的接地端子及控制电缆屏蔽线采用4mm2的多股铜线与该铜排连接;接地线端头与线芯相符的热镀锌铜鼻子连接,均匀地分布在铜排各个接地螺栓上,每个接地螺栓上接线不超过3根。

(3)室外变压器端子箱内的接地铜排与电缆沟、夹层内的接地铜排连接,采用30*4的铜排。

(4)等电位接地铜排安装在敷设二次电缆的电缆支架上层中间位置,配电室内铜排固定在电缆支架(不需加装绝缘子)。继保室内铜排固定在电缆支架上(需加装绝缘子)与等电位接地网连接。

3、电缆敷设工艺

西飞变电站工程中电缆敷设是一项重点工作,由于电缆路径设计空间小,电缆敷设存在着一定难度。设计对电缆在支架上的放置时,要求电源电缆放置与支架的最上层,控制电缆放置与电缆支架的第二、第三层,弱电、通讯以及光缆电缆应放置与电缆支架的第四层。在电缆敷设前,我们结合现场电缆走向,编制了详尽的施工计划及电缆敷设断面图,并进行现场落实及交底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首先我们对到现场的电缆进行检查核对,确认外观无缺陷,核对电缆的规格、型号,对电缆用1000V兆欧表进行绝缘测试检查;

(2)根据设计电缆放置要求,按照电缆电压等级合理分配电缆支架;

(3)电缆敷设时,认真核对每根电缆长度、型号、电缆的起点和终点、走向及在屏、端子箱内的位置,在确保走向合理的前提下,同一层面尽可能连续施放同一种型号、规格接近的电缆;

(4)认真核对电缆敷设路径,确保电缆基层内的电缆排列整齐,避免交叉,特别是在电缆沟十字交汇处和竖井处;

(5)按照业主要求,提前做好电缆标识牌(电缆标示牌应注明电缆编号、型号、起点、终点);

(6)敷设电缆时在电缆夹层的交叉处、转弯处及竖井处,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敷设。敷设完成后及时进行电缆绑扎,使电缆敷设整齐、美观。

4、二次接线施工工艺

为了确保二次接线工艺施工质量及正确率,尽量减少调试过程中的改线工作,我们对接线工艺进行了以下要求:

(1)试验人员提前介入现场,熟悉系统图纸、二次原理图及设备厂家图纸,发现问题及时和设计、设备厂家已联系单的形式沟通。

(2)二次接线施工前向接线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责任,推行奖励机制。并在大面积接线前,挑选有经验的二次接线人员制作样板屏,并经业主、监理相关专业人员点评查找不足,及时修正,再向所有二次接线人员交底并全面推广。

(3)为了提高接线效率,试验人员在二次接线施工时要跟班指导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二次接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的避免了二次接线的返工现象,保证了二次接线的施工工艺质量。

(4)二次接线时,每根电缆在柜内接端子排单独打把、单根固定、电缆终端安装高度一致,线号清晰、整齐,整个变电站设备二次电缆芯线接入端子排采用大掏接工艺,端子箱接线采用小掏接工艺,固定好备用线芯并做好标示、加装备用线芯保护帽,确保二次接线工艺一致、美观。

工艺要求:

1)端子接线、内部环线检查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接线正确率要大于99%;

2)电气元件与导线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压接等,连接部分要求牢固可靠;

3)柜内的二次电缆接线严禁有接头,电缆芯线应无损伤、无断故,电缆芯线应成排成束排列,横平竖直,在柜内连接处不得任意歪斜交叉。

4)电缆线芯号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

5)二次接线应整齐、美观,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

6)柜内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芯,但不得超过2芯。

7)电缆屏蔽层应两端可靠接地,接地引出线与屏蔽层采用锡焊,并可靠。

8)二次电缆头制作内部填充物采用红色塑料袋缠绕密实紧固,外部根据电缆型号,外部统一采用与电缆型号配套的黑色热缩管进行热缩。

9)电缆标识牌不得挂错电缆。

10)电缆备用芯必须留在屏顶,绑扎成束。

11)柜内电缆两端线芯标号要一致(电缆编号+原理编号)。

结论:在当今电网变电站自动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为了确保电网的运行安全,施工工艺质量也不可缺少的。以后,要想把变电站的建设施工工艺质量做的完美,必须进行前期的策划,加强过程控制,及时纠偏,确保变电站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华北电网继电保护标准化设计(第一篇).

[2]《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T5161.1~5161.17-2002.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16.

[6]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飞变电站建设工程相关设计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