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李树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李树青

李树青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8-057-01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教育需立足于全体学生发展。而学校是打造一个适宜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场所,以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对学生负责。那么,教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作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是一种伯乐的角色。伯乐精于相马,教师应想方设法了解每位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初衷并非选拔那些优等生,而是为全体学生提供一个适宜发展和进步空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应贴近每位学生学习现状,充分激发每位学生学习潜能,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差异性,端正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提高学生道德水平,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利契机。

一、小学数学教师应精准把握每位学生学习能力

一般而言,学生学习能力是学生在获取新知识或者培养新技能之间就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获取新知识过程中,旧知识往往参与其中,这不仅有利于优化教学,同时弥补课堂局限性,降低学生学习负担。比如:学生在学习一些数学概念是,教师应立足于现实生活引出问题,促使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性,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意识,此时教师应给学生营造更多自主时机,促使学生通过细致观察生活现象,概括数学问题,用课堂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常见问题。数学教学不仅仅在于促使学生继承前人的知识合计经验,还应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和形成高效的学习策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阐述生活事物,这两方方面至关重要,都是检验学生数学素养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细致观察,积极研究。这种低起点、层次光、要求高的教学模式贴近全体学生认知特点,以期从根本上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推动不同层次学生在各自基础水平上都能取得发展和进步。

二、小学数学教师应想方设法挖掘每位学生学习潜能

挖掘每位学生学习潜能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众所周知,学生是处于不断变化,在获取新知识和培养新技能之前就具备一定学习潜力。学习潜能广泛存在于学生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学应着力延伸学生心理空间,激活学生驱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最终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作者认为:数学教学活动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将传授知识作为唯一教学目标,还应努力打造一种问题氛围,给更多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思考、自我探索和激发潜能的时机,这是教学改革的本质问题。应试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一个重要障碍,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教材中不乏一些解题范例,学生通过系统和专业学习,能掌握学习规律和概括解题方法,然而这并非意味着,只要学生学会解题就能轻松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意识,还需要学生经历一个循序渐进过程,通过不断犯错以期不断提高思维水平,最终形成熟练技巧,这需要学生精力由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构造,为了又快又好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立足于教学内容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的时机,促使学生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提出新观点。这些新观点提出预示着学生认识水平的不同。学生自身学习策略有时会和课堂不协调,但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这些观点了解每位学生思维过程,以期更深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以期又快又好的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和踊跃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形成新技能至关重要,反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的时机,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亦步亦趋,尽管这样也能完成教学目标,然而,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教师形成一种严重的依赖心理。有鉴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的时机,激活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潜力,促使学生在获取更多知识基础上,智力显著提高。

三、小学数学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自主学习能力是诸多学习能力中直观重要的一种。在小学阶段学习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和学会创造,形成高效的学习策略。有鉴于此,教师应树立新理念,深入分析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能深入学习、积极思考、主动发现、灵活运用和创造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把握知识基础上,有意识,有步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比如;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记录自身在预习过程中的不解之处,当教师在课堂上讲到这些内容是要专心听讲,思考教师和学生看待数学问题思维,那种思维效果更好,课后在做作业时,应回想课堂所学知识,通过总结,此外,教师还要着重讲解教材内容,尽管课堂学习时间非常有限,然而都是一些典型问题,教师应深入剖析习题蕴含的原理,深度剖析,指导学生具体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