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木栽培种植技术要点及主要问题

/ 2

经济林木栽培种植技术要点及主要问题

杨明

通北林业局

森林资源占据我国重要的位置,其中经济林木的栽培和种植也给农户们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经济林木实际栽培种植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尤为重要,经济林木种植户要不断发现问题,正确面对问题并解决,同时要充分了解目前经济林产业的现状,才能使经济林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一、我国目前经济林产业现状

通过对我国目前经济林产业的现状分析,才能使种植户清楚的认识到经济林木种植的情况,更好的开展经济林木种植工作。那么就我国目前经济林产业情况来看,还是比较乐观的,首先,在短期内可以收到较高的效益,这就充分保证了农户的利益,尤其在一些丘陵山区内,经济林木种植更是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给我国丘陵山区地域的农户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其次,经济林木栽培种植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简单来说,对于我国一些区域并不适合种植经济作物,然而进行经济林木的栽培种植是不二选择,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小康社会的发展;另外,经济林产业不但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也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改善,之前一些不法分子对我国森林资源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经济林木的种植,丰富了森林资源,保证我国生态工程的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大自然的需求。

二、经济林木栽培种植中的主要问题

1、经济林木品种的质量较差

良种一直是制约经济林生产效益的关键因素,且良种生产一直滞后于生产的发展。我国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同时,但因大量果园单产低,投入市场的果品质量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且出口价大大低于其他国家,当前良种在推广应用上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2、经济林产业的生产规模薄弱

我国经济林生产经营分散,分散型经营不利于良种和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利于建成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更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从而也难形成规模化的产品集散市场,导致销售成本提高和原料产品因销售不畅而耗损比例大。

3、经济林木种植中缺少完善的规划

我国经济林树种丰富,但大多数仍处于野生状态,用于栽培的树种仍然不多。其中板栗、银杏等树种更是到处栽植。品种趋同发展造成特色丧失,同时没有新的出路,生产缺乏科学规划,许多地区发展树种和品种,采取"追随"行动,结果导致一些名、特、优树种、品种、地理优势未能得到发挥。

4、缺乏培育创新能力

"良种良法"程度低,老、密、残次林分比例大,总体上单产低,经济效益不高。培育技术进展较为缓慢,由于无性繁殖没有达到真正实用化,不但良种化工作没有进展,产量仍然不很稳定,有待于加强。

三、经济林木栽培种植技术

1、整形修剪工作

核桃、杏、苹果、梨、柿可采用有中心干的纺锤形和小冠疏层形,桃、石榴采用开心形,葡萄采用篱架或棚架形。修剪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多采用短截、疏枝、回缩、刻芽、摘心、扭梢等方法进行修剪。

2、肥水管理工作

根据果园肥力和树体营养不良状况,于春末(6月中下旬)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促进幼果快速发育。加强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注重秋施基肥,时间一般在9月至土壤封冻前,主要施腐熟的圈肥、厩肥、人粪尿沤肥、饼肥、鸡粪等有机肥料。追肥根据不同树种分3次进行,前期追速效氮肥,一般每株0.2~0.5kg尿素,后期追磷钾肥,一般每株0.3~0.5kg,并可根据不同的生长期进行叶面喷肥,可用0.3%~0.5%的尿素液,0.1%~0.3%的硫酸亚铁液,0.1%~0.2%的硫酸锌液,0.2%~0.4%的磷酸二氢钾液,4%~7%的草木灰浸出液,果树花期可喷0.3%的硼砂水溶液,提高坐果率。较易积水的地块,注意雨季排水。

四、经济林木栽培种植技术的要点

1、实现现代化经济林木种植

经济林产业是造福人类,惠及后代的有利工程,是林业生态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促进经济林产业向集约化、区域化发展。要充分发挥林业科研技术部门优势,加强、充实基层林业科技推广站所,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有特色、有规模的经济林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对现有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工作,推动特色经济林产品产量、质量跃上一个新台阶。

2、政府应对其加大扶持力度

各级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增加经济林产业扶持经费,提高产业效益,扩大名优经济林基地建设规模,始终坚持以科技种植为支撑。经济林的栽培种植是发展林业产业的基础,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培养典型,以点带面,大力推进经济林产业化进程。按照造林技术规程规划设计,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努力培养典型,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

3、选择科学的种植技术

只有种的现代化,才能实现经济林的现代化,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林的林地选择、整地造林、抚育管理等各个生产环节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与措施,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要围绕良种培育和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科研工作,不断研究出新良种和改进栽培技术,尤其是要把良种培育工作作为政府支持的重点,良种培育承担单位应是有实力的科研部门。同时通过制定奖励机制,建设基地政策,强制执行技术标准,开展技术培训服务等行政、技术措施,大力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实现科学栽培种植,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林的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结语:经济林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想要使经济林产业有更好的发展,在经济林木栽培种植过程中务必要选择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将现代化机械设备以及种植理念进行融入,实现现代化经济林木种植,推动农村小康社会的发展,同时也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改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骆文飞.经济林木栽培种植技术要点与主要问题阐述[J].农技服务,2016,33(4):168-168.

[2]李朝国,黄翼.经济林木栽培技术要点与主要问题浅析[J].南方农业,2016,10(18):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