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率及干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率及干预效果

吴小娜1王学飞2

(1吴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吴忠751100)

(2灵武市人民医院宁夏灵武750400)

【摘要】目的:探讨吴忠市儿童6种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接种率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吴忠市57个社区4842名儿童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入选儿童NIP疫苗接种情况,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2325名儿童为干预前;2015年6月-2016年6月2517名儿童为干预措施后,记录儿童补种时间,分析其干预效果。结果:吴忠市儿童免疫规划免疫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干预后BCG、HepB、OPV、DTP、MR及MenA及时接种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率相对较高,对于未按时接种者应该加强电话催约及社区联合宣传,提高及时接种率。

【关键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联合宣传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367-02

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省份、自治区等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接种方案,在人群中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预防接种,从而达到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特定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相关研究显示[1]:免疫规划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能有效的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从2011年起,吴忠市作为积极开展基线调查和项目干预活动,从而提高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水平。为了进一步了解吴忠市NIP疫苗及时接种率,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吴忠市57个社区2517名儿童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吴忠市57个社区4842名儿童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入选儿童NIP疫苗接种情况,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2325名儿童为干预前;2015年6月—2016年6月2517名儿童为干预措施后。儿童的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吴忠市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本次临床诊断试验均经儿童、家属同意,试验通过免疫规划中心相关领导批准,儿童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根据吴忠市免疫规划中心设计的统一调查表,对到期未接种的6种NIP疫苗儿童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1)干预措施。通过查询吴忠市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儿童预约记录,了解到期未接种的6种NIP疫苗的儿童,采取了对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积极开展电话主动催约,了解儿童到期未接种的原因,督促其及时补种;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邮箱、微信等多种网络途径进行通知、宣传,从而提高了家长儿童对预防接种的依从性,动员每一位儿童均能参加全程预防接种、及时接种疫苗[2](2)接种及时判断标准。参考卫生部规定的6种NIP一面免疫起始月龄、间隔时间及儿童接种日期进行计算。卡介疫苗(BGC)为出生后一个月内完成为及时;乙肝疫苗:第一针24h内完成,第二针满1个月但<2个月,第三针6个月内完成为及时;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第1针出生后满2个月,但<3个月内完成,第2针在满3个月但<4个月内完成,第3针为满4个月但是<5个月内完成为及时;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PT):第一针出生后满3个月但<4个月内完成;第2针满5个月但<5个月内完成,第三针在满5个月但<6个月完成为及时。麻疹风疹联合疫苗(MR):出生后满8个月但是<9个月完成为及时;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A):第1针在出生后满6个月但<7个月内完成;第2针在满9个月但是<10个月完成为及时[3]。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吴忠市儿童免疫规划免疫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干预后BCG、HepB、OPV、DTP、MR及MenA及时接种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吴忠市免疫规划工作也在不断深入发展,儿童NIP疫苗及时接种情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虽然有相关文献研究关于NIP疫苗及时接种率影响因素,但是文献报道中并未提出有效的、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本研究中,吴忠市儿童免疫规划免疫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干预后BCG、HepB、OPV、DTP、MR及MenA及时接种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由此看出:吴忠市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及时率中尚存在许多问题,积极开展对儿童、家长的主动电话催约方法,联合宣传服务能有效的提高NIP疫苗的及时接种率。文献报道显示:家长对儿童及时接种疫苗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到期未接种原因较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家属有事耽误或遗忘造成。因此,在城镇社区应结合定期开展的居民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的宣传、儿童体检等活动来提高群众按时接种疫苗的意识,对于边远的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文化、交通落后者,利用每年的4.25宣传日,7.28乙肝宣传日等大型宣传活动来强化群众的接种意识,让家长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提高儿童NIP疫苗接种率[4]。与文献对比后在实际工作中还发现各级疾控中心加强对接种点督导检查及将疫苗接种及时率工作做为单位公共卫生绩效考核指标等干预措施,均可提高免疫规划疫苗的及时接种率。

综上所述,吴忠市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率相对较高,对于未按时接种者应该加强电话催约及宣传动员,对接种点工作加强督导检查及列入绩效考核等干预措施既可以强化儿童家长的接种意识,又可以调动接种单位人员工作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有效提高疫苗接种及时率。

【参考文献】

[1]李倩,胡昱,戚小华,等.2007-2010年浙江省义乌市流动儿童麻疹疫苗初次免疫情况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2013,47(6):504-509.

[2]任佩佩,刘春艳,方建等.健康教育对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信行的影响评估[J].上海预防医学,2013,25(3):119-121.

[3]耿晓冬,黄雅华,唐静静.定海区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率及干预效果[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8):809-811.

[4]王代良,张敏,陈青等.高县实施流动儿童基础免疫接种干预效果观察[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29(11):8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