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沉陷与处治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市政道路路基沉陷与处治措施探究

马明朝

聊城市东昌市政工程施工处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在进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进而出现较严重的路基沉陷问题,既影响到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市政道路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为保证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减少路基沉陷问题的发生,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处治措施,使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为市政道路的长久使用奠定良好基础。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体的处治措施,希望能为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开展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沉陷;处治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其工程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对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路基沉陷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质量影响因素,比如材料因素、人为因素及设计因素等等,想要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对这些因素的控制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对路基沉陷制定合理有效的处治措施,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为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支持。

1.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的产生原因

1.1材料因素

在进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标准选择不同的路基填料进行施工,避免路基填料中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泥土、冻土、淤泥等等,选择质量过关的土石材料作为填料,防止其中出现草皮腐烂物质或生活垃圾。同时,必须保证路基填料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确保填料压实后的稳定性,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在实际的工程施工时,部分企业经常采用质量不过关的路基填料,以致市政道路的耐久性及稳定性受到较大影响,给市政道路工程的长久使用带来较多隐患。在路基填料缺乏耐久性及稳定性的情况下,工程使用过程很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导致填料性质出现变化,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土质稳定性降低等情况,最终引起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1]。

1.2人为因素

在进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一旦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进度,也会造成各种各样的施工质量问题。部分单位为获取更高的经济利润,常常会压缩工程施工的投入成本,导致工程资金过于紧张,在工程管理及材料采购方面存在较严重的经费不足情况。同时,由于工程经费较为紧张,很难按照工程标准进行施工,以致市政道路路基沉陷问题的发生概率显著提高。其次,大部分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时间都比较紧张,为加快工程进度,将重心放在工程施工上,对工程质量监管存在一定疏忽,以致工程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很容易出现路基沉陷问题。最后,由于施工单位过于追求工程的经济效益,所聘用的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水平低、价格低的劳动人员,这些人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及相关技术,且质量意识及安全意识不高,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施工操作失误,进而造成道路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

1.3设计因素

由于市政道路的交通量类型较为复杂,再加上交通量大小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以致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的产生原因更加复杂化。与其他工程相比,市政道路施工具有较明显的滞后性,且工程常常规划在地质条件不好、建筑结构分布较多的区域。在进行工程前期的勘测设计工作时,若无法对矿产采空区及软土路基进行仔细勘察,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治理,很容易影响到路基施工质量,增大路基沉陷问题的发生率[2]。在进行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时候,若是对路基的荷载变形及其稳定性方面的验算设计存在问题,采用一般的路基勘察设计标准进行软土路基段或高填挖方路基段的工程设计,未能明确路基换填料及相关施工方法,势必会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以致路基沉陷问题频繁出现。

2.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的处治措施

2.1路基整体换填法

通过对路基换填法进行有效运用,能够解决路基不均匀沉陷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对路基填方深度有着一定的要求,比较适用于小填方路段。在进行换填施工之前,需要对已有的路基填筑材料进行清理,将其运输到场外之后,做好基坑的整平及压实工作,使其能够达到工程施工的要求。在完成基坑压实工作之后,采用符合要求的路基填筑材料进行基坑回填,比如采用级配合理的砂石作为路基回填材料,确保土体液塑限指标达到规范要求,且塑性指标要属于粘土或亚粘土。在进行路基回填时,需要对开挖面积进行合理扩大,将各个层间设置成错台状,使路基层的咬合能力得到提升[3]。同时,需要将回填后的路基土体的压实度控制在原本路基土地压实度的1.5%以上,不能超过2%,此外,路基换填法的填挖方量较大,对施工场地的面积存在一定要求,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对其进行合理运用。

2.2外加剂处理法

作为一种比较常用的路基沉降处治方法,外加剂处理法具有施工场地不受限、工程量较小等优势,在高填方路段的道路路基沉陷处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高填方路段出现路基沉陷时,需要将一定比例的固化剂参加到路基土中,以此实现对路基土体的加固作用。就目前来看,固化剂作为一种较为常用的土工材料,可以根据理化特性差异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对于沉陷问题较严重的路基,可以采用固体粉状固化剂,其中包括了水泥混合物及石灰石等等;对于沉陷问题较轻的路基,可以采用辅助固化剂,其中包括了聚丙烯酸、聚丙烯酸氨等富有活性基的有机物;对于处治深度较大的路基,可以采用液态固化剂,其中包括了碳酸镁溶液、碳酸氢钙等等,通过高压注射设备将其注入到路基土体中,以此加快土体固结,使路基沉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4]。

2.3压力灌浆处理法

压力灌浆处理法是一种现代化的路基沉陷处治技术,在路基深陷深度大、面积大的病害处治中体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5]。一般在城市高填方路段中,级配碎石比较常用的路基填筑材料,但是受到现场条件及施工技术的限制,整个高填方路段的压实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尤其是边缘压实度无法达到施工要求,很容易在外部不良环境或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出现路基结构失稳状况。而压力灌浆处理法能够对一定范围的路基固结性能产生影响,使注浆能够在路基碎石颗粒的缝隙内进行充分扩散,进而增强路基土体的承载能力及固结性能。对于以级配碎石作为路基填筑材料的市政道路路基,通过压力灌浆处理法不仅能够解决路基沉陷问题,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摆脱施工场地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使路基沉陷处治工作的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3.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尤其是人为因素、材料因素及设计因素对路基施工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是引起道路路基沉陷问题的关键因素。为实现对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的有效处治,需要充分了解这些质量影响因素,根据现场情况对路基整体换填法、外加剂处理法、压力灌浆处理法等各种处治技术进行合理运用,以此提高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使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贾睿杰.市政道路路基沉陷与处治措施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13):96-98.

[2]杨巨武.市政道路路基沉陷与处治措施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06):132-133.

[3]朱亚伟.市政道路路基沉陷与处治措施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31):145-146.

[4]蔚翠萍.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病害及应对措施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27):128-129.

[5]柯尊呈.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病害及应对措施探讨[J].河南建材,2018(03):42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