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引领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兴趣引领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

梁英映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平吉镇八仙小学)

摘要:语文阅读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点,小学语文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教育,兴趣教学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用兴趣去引领小学生进行阅读,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水平,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本文主要探析如何采用兴趣教学方法对小学语文阅读进行教学。

关键词:兴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技巧,帮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

现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观念落后,他们只是根据以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和学习状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而小学生的年纪较小、注意力和理解力较低,很难对语文阅读进行理解,导致很多小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堂产生厌烦心理,降低了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1]。

(二)小学语文教师只重视形式教学,忽视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和培养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往往因为小学生的年纪较小,没有对小学生传授很多的阅读技巧,只是简单的告诉小学生答案,让小学生自己去进行理解,没有给小学生传授阅读解题的思路,这种阅读教学方式导致小学生误认为阅读没有太高的难度,不需要花费时间去进行理解和解答,使小学生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不能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锻炼,没有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三)小学生的阅读积累不足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不愿意花费课后时间去进行阅读,更愿意花时间去玩耍,导致小学生的阅读积累不足。很多小学生会因为积累不足,出现理解能力差、分析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差和思维逻辑能力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小学生以后的语文阅读学习带来了困难。

二、如何用兴趣引领小学生进行阅读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阅读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阅读水平直接影响着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国家和要求和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小学生提高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让小学生从阅读教学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2]。

(二)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兴趣

现在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还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主导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降低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兴趣引领小学生进行阅读的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初,以视频和图片辅助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让小学生提前对文本进行预习,在讲课之前让小学生谈一谈自己在预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或者是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设立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鲁宾逊漂流记》一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以设问的方式把小学生带入情境进行学习。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先进行文本阅读,然后谈一谈你认为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篇文本中你最喜欢的是那段文字,为什么?笛福的这篇小说是通过哪些方式来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的?通过这些问题设立教学情境带动小学生去进行文本阅读,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阅读成绩。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高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以成绩、课堂表现、性格特点等方面把小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阅读学习,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时,作者用朴素、真挚的语言来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让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先对文本进行阅读,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感和观念,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观念。

(三)与小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班级的阅读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带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班级的阅读氛围。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增加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意识的在班级营造一个有利于小学生学习的氛围,例如建立班级读书角、为学生推荐好的书籍、与小学生一起创建阅读活动等,用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小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知识,还可以对小学生传授一些阅读技巧,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成绩[3]。

(四)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开拓小学生的视野

语文课外阅读是小学生拓展视野、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阅读学习状况和接受程度,为小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阅读书目,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例如,儿童故事类的《成语故事精选》、《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探险家故事》等;文学类的《飞翔的声音》、《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名人传》等;科普读物《生物王国》、《趣味地理》、《走进自然》、《中国资源》等;文化教育类的《爱的教育》、《上下五千年》、《做人与做事》等,通过广泛的阅读提高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小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进行兴趣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成绩,提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和时代的发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采用最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吴家才.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A]..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2

[2]张世泉.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现代交际,2016(11):199.

[3]谭慧.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