钬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0202-10-20
/ 1

钬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卫亚翟景光

王卫亚翟景光赵亚冰(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476600)

【中图分类号】R73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0273-01

摘要】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NMIBC)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被诊断为NMIBC的患者行经尿道钬激光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年龄43岁~72岁,男性41例,女性16例。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完成,取截石位,激光功率10瓦~20瓦,采用直接汽化或直接根部切除肿瘤。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膀胱穿孔、水中毒及闭孔神经反射等并发症的发生,术中术后无输血等。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是治疗NMIBC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钬激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

为探讨钬激光治疗NMIBC的临床效果,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2011年临床上诊断为NMIBC57例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57例,年龄年龄43岁~72岁,平均62.8岁,其中男性41例,女性16例。以无痛肉眼血尿就诊53例,体检发现4例;46例为初发膀胱肿瘤,11例为复发膀胱肿瘤;57例患者中,单发肿瘤46例,2个或2个以上肿瘤11例,本组病人合计肿瘤85枚;肿瘤直径5mm~30mm;肿瘤发生于三角区14枚,侧壁54枚,顶壁12枚,膀胱颈口5枚;所有病人术前活检病理证实为移行细胞癌,分期Ta~T2期,分级GⅠ~GⅡ级,盆腔增强CT提示肿瘤均未浸润膀胱肌层。

1.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术,采用美国科医人公司的100W钬激光机及配套光纤,取截石位,生理盐水为操作介质,先置入KarlStorz连续灌洗内镜,适当充盈膀胱,先观察肿瘤的位置、数目、大小、与输尿管口的关系及膀胱内是否合并结石等,然后经操作通道插入导光纤维,调整功率为10W~20W(功率=输出能量×频率),将光纤头部距肿瘤1.0mm左右,直径小于10mm采用直接汽化,直径大于10mm采用根部切除,肿瘤切除后再烧灼肿瘤根部及周围1~2cm膀胱粘膜,深度达肌层,病变累及输尿管口者留置D-J管,术毕冲出组织碎块,留置尿管,应用抗生素,术后规范灌注羟基喜树碱。

2结果

2.1所有病人均顺利一次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min~60min,平均37min,出血量10ml~70ml,平均28ml,术中无膀胱穿孔、水中毒及闭孔神经反射等并发症的发生,无术中术后输血;术后留置尿管5天,术后第一天和拔除尿管时各给予羟基喜树碱20mg灌注一次,以后每周一次,共4次后改1月一次,直至满12个月。

2.2随访,术后病人获随访51例,随访时间18个月~24个月,随访内容包括症状、排尿情况及尿液检查、膀胱镜检查、超声检查,部分病人行盆腔CT检查。随访期内无病人死亡,术后肿瘤复发5例,其中1例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且多发,行膀胱全切,另4例再次行钬激光切除。肿瘤复发率为9.8%(5/51)。

3讨论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有报道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0%左右,在我国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治疗方法有开放手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钬激光切除等,但是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对患者影响大、不能反复操作等原因,现在仅适用于不能行腔镜治疗的病人;随着腔镜的发展,腔镜治疗手段已被认为是诊断和治疗膀胱肿瘤的金标准。电切术有术中并发电切综合征、大出血以及闭孔神经反射造成膀胱穿孔、肿瘤细胞脱落[1]等缺点,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有一定的缺陷性。如何选择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治愈率高的手术方式成为关键问题。

钬激光是目前最新的外科手术激光,脉冲式发射,波长2100nm,能通过直径200um~500um的光导纤维传输。组织穿透深度0.4mm,对周围组织热损伤极小,对直径小于1mm的血管止血效果极好[2]。有报道其止血和凝固方面优于电切和汽化电切[3]。

钬激光在使用时无电流产生,不会引发闭孔神经反射,加之其穿透深度浅,故可以精确地解剖膀胱粘膜层、浅肌层、深肌层,在手术过程中解剖层次清晰,容易控制切除深度,安全性能较高[4]。

复习文献,结合临床,我们体会到钬激光在膀胱肿瘤切除治疗过程中有一下优点:1、止血良好,手术过程中较电切出血少;2、无闭孔神经发射,膀胱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