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结扎术常见并发症分析及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输卵管结扎术常见并发症分析及预防

张华陈良安

张华陈良安

(1湖北省丹江口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指导站442700;2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中心卫生院442716)

【中图分类号】R713.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170-0

输卵管结扎术(简称女扎术),是计划生育长效节育措施之一,因其安全、简便、长效、创伤小、痛苦少等优点而被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手术中的意外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给受术者带来困难和痛苦,也给计划生育带来不良影响。为了进一步认识其发病规律、降低发病率,规避风险、减少医患纠纷、促进政府推动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妇女劳动生产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对常见并发症进行研究及预防。

1膀胱损伤

1.1原因分析:(1)膀胱充盈,术时膀胱未排空。(2)切口过小过低。(3)术者或助手辨认能力差,不熟悉解剖层次。(4)粗心大意,过分牵拉,盲目操作。此种损伤往往发生在开腹时,多发生在体质较胖的受术者。女性腹膜外脂肪较男性多,而正常的腹膜则很薄,一味追求小切口,提出的组织因口小很难辨认,容易损伤其他脏器。再者,操作粗暴,不注意解剖层次,往往扎破膀胱。

1.2预防措施:(1)术前4~6小时禁食水,于上台前5~10min内再次排空膀胱,肥胖或二次剖腹手术者,术前留置尿管;(2)局麻应分层次进行;(3)切口下缘应距耻骨联合至少3cm,不宜过低;(4)在钳夹腹膜前需再次准确定位,进腹前先钝性分离腹膜前脂肪,腹膜前仅为一层结缔组织薄膜或脂肪组织,应仔细辨认。提起腹膜切一小口,证实无误后,再行延长,严格禁止多次“提起、切开”操作,一旦遇有误伤膀胱,应立即修补缝合。

2.肠道损伤

2.1原因分析:(1)肠腔积气较多。(2)施术者或助手粗心大意。(3)辨认腹膜与肠管的能力差。(4)受术者过于肥胖或合作欠佳。(5)切口过小,暴露不充分。

2.2预防措施:(1)钳夹腹膜时很易将肠管与大网膜一并提起,术中提起腹膜倒换钳夹时应清楚见到肠管大网膜下滑。如不很满意,可适时松开提起的组织,使其还原,重新探查钳夹,可避免切开腹膜时误伤肠管。(2)正确辨认腹膜与肠管也很重要。误伤肠管往往是当腹膜被切开而未曾发现,故将提起肠管之浆膜层误认为腹膜而切开。(3)另外,色泽上也有明显区别,肠管多呈肉红色,而腹膜为灰白色,肥胖者多因为脂肪性腹膜而呈浅黄色。(4)内切口(前鞘)不宜过小,拉钩钝性分离腹直肌应到位,腹膜暴露应充分,层次要清楚。(5)术晨应禁食或少食,以防吞气过多而致肠管充气;农村习俗术晨进食糖水荷包蛋,易产气,应劝告勿食。

3出血和血肿

包括输卵管断裂或系膜血肿、卵巢血管损伤出血,输卵管系膜撕裂,术后腹内出血、切口积血等等。此种损伤多发生在身体肥胖、子宫后倾、活动度小、双侧附件炎症及盆腔有粘连者。

3.1原因分析:(1)盲目追求小切口、高速度,操作草率,致使手术时对组织损伤较多,欲强行提到切口外则张力较大。(2)术中止血不彻底。(3)受术者体质差、凝血功能差、术前未检测出凝血时间。(4)产妇分娩时出血多,恢复差,有的甚至呈贫血状,未得到及时地纠正和治疗。(5)附件有炎症或粘连时,提取输卵管时用力过大,都易造成输卵管及系膜撕裂出血,或输卵管系膜下血肿。

3.2预防措施:(1)术前应仔细检查,对体质差的可疑对象应检查出凝血时间,严掌握适应证。(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盲目追求速度快,对出血点特别是可疑动脉性出血点应缝扎止血,在确认不再出血后方可继续下一步操作。(3)技术层面上,应高度重视每一个手术步骤,进腹时重点关注皮下脂肪层出血点,钝性分离腹直肌时应一次性到位。关腹时应层层对合,不留死腔,缝合前鞘时不要缝合腹直肌。(4)钳夹固定输卵管时应选择阔韧带应在峡部或输卵管中内1/3处,无血管区为宜。不得损伤输卵管下方的血管网。提管时如遇张力较大,切不可机械僵化地将结扎点选择在峡部,可将结扎部位外移,滑向输卵管壶腹部;也可重新提管,充分暴露顺势轻提,理顺扭曲之输卵管,再行下一步操作。若视输卵管纤细脆弱粘连等病理状态下,应当遵循轻、巧、细的原则处理输卵管。

4结扎未遂

4.1原因分析:(1)盆腔或附件炎症导致输卵管与相邻盆腔宫旁组织粘连,引起输卵管一侧或双侧粘连,不能提管结扎。(2)因盆腔内炎症、肿瘤、包块或不明原因造成宫体倾斜、盆腔结缔组织局部增厚变硬,子宫固定不动。或被牵向患侧、阻碍子宫复位或提管,致使单侧输卵管无法提取。(3)剖宫产或腹部其他手术可造成医源性子宫形态或位置异常,子宫与腹膜、子宫与前或侧腹壁粘连,也是剖宫产手术后无法结扎的常见原因。(4)其他诸如体形肥胖者、子宫后位且输卵管较短者、解剖变异(如先天性单侧输卵管缺如),均可致提管困难而无法结扎。

4.2预防措施:盆腔炎原则上是输卵管结扎术的禁忌证。但由于手术前妇检时受术者对疼痛的可信度、检查者的熟练度、无明显盆腔炎病史等原因均可造成误诊。术前妇检时对高度怀疑盆腔炎或盆腔包块、肿瘤及剖宫产术后建议节育对象选择皮埋术,男性节育术,或行硬膜外麻醉下女性节育术。必要时可延长切口。二胎剖宫产时如胎儿情况良好,可考虑同时行输卵结扎术。

5输卵管结扎术后再孕

5.1原因分析:(1)误扎输卵管系膜或圆韧带。(2)结扎过紧造成输卵管离断而断端再吻合或子宫端形成瘘孔。(3)手术前受孕。(4)畸形输卵管结扎不全,解剖变异、输卵管副伞或副输卵管未结扎输卵管残端自行吻合再通。(5)结扎线放松或滑脱残线结滑脱、输卵管腔未完全关闭。(6)大多数结扎对象基本上正值生育旺盛期,输卵管再生能力强,产后哺乳期生殖器官尚未恢复正常,输卵管如充血增加、变脆,术后形成假伞或管腔关闭不全。

5.1预防措施:(1)结扎时线结的松紧度应适度,以七号线于输卵管峡部结扎为宜,丝线过细可致组织切断,过粗则打结不牢固。(2)仔细辨认输卵管,提管时应追索到伞端,再由伞端按顺序返到结扎部位结扎,以防误扎其他组织。(3)避免将输卵管扭曲,误将血管或重叠之阔韧带当输卵管结扎。(4)为杜绝输卵管结扎术后再孕的发生,应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在月经刚结束后进行,产后因经排卵期,输卵管相对增粗充血,线扎时既不能过紧(切割作用)也不能过松(管腔关闭不全)。(5)术中要注意解剖关系,辩明有无畸形。

6感染

包括腹壁切口感染、盆腔感染和继发全身性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

6.1切口感染原因分析:手术视野皮肤准备不充分,受术者多数来自农村,洗浴机会甚少,个人卫生差,皮肤污垢多,单纯消毒往往达不到无菌目的,受术者术后又自我防护差。还有的妇女缺乏无菌观念,手指伸入敷料内搔痒,汗渍、尿液、奶渍等不慎污染伤口敷料等。

6.2预防措施:严格无菌操作,结扎时要做好手术场所的空气消毒,器械消毒要专人负责,已消毒与未消毒的器械的标志要清晰,不可混淆。严格器械、手术室消毒措施,加强医护人员无菌观念,指导患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无菌观念,对有排异反应的个体可考虑使用可吸收丝线(因其价格昂贵,尚不能正常使用)。术后常规、合理使用抗生素。

7粘连综合症

7.1原因分析:输卵管结扎术后,大网膜游离端可与手术疤痕压壁层腹膜粘连,造成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等症状,可导致中、上腹痛、躯干不能伸直,严重者可出现肠粘连、肠梗阻综合症。

7.2预防措施:施行每一例手术,均应细致认真,提取输卵管要稳、准、轻、巧,缝合腹膜应用外翻缝合方法,注意保护大网膜。

8慢性盆腔痛

8.1原因分析:输卵管结扎术后,由于卵巢静脉受损和输卵管或附件的粘连扭转造成循环障碍,引起盆腔静脉及静脉丛扩张瘀血,称之为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患者可表现为下腹痛、盆腔痛、性交后痛、月经紊乱、肛周坠胀v感、充血性痛经等,妇科检查较有特异性的体征是卵巢触痛,尚有外阴及下肢静脉曲张,宫颈着色肥大等。

8.2预防措施:选择不影响卵巢、输卵管血管的绝育术,可减少上述综合症的发生。一般认为伞端切除法并发症少。

9绝育术后综合征

表现为月经失调、下腹痛、痛经,重则出现一系列泌尿系统症状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如易激惹、忧郁等神经官能症。

9.1原因分析:(1)受术者大多缺乏医学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如怕手术疼痛,怕出危险,怕留后遗症,怕出现并发症,甚至怕影响性生活,因而存在发生各种身心反应和心理疾病的可能。(2)医护人员因语言不慎、解释不当、手术时间过长、疼痛等不良刺激,使受术者产生疑虑。(3)来自家庭、社会、周围环境落后的生育观念的负面影响。

9.2预防措施:(1)医护人员通过和蔼可亲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楚流利的表达,耐心细致的解释,获得受术者的理解和信任,从而消除受术者思想顾虑,愉快地接受手术。因此,禁用指责、讥讽、训斥等伤害性语言,应进行对症、暗示及心理疏导治疗。(2)介绍术中配合之要领。如避免紧张情绪,保持身心愉快,学会做深呼吸及有效的缩腹动作,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疼痛反应。(3)同时还要关注社会环境对术者生产的深刻影响,帮助她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社会,重建合理的情绪结构。增强适应能力,以全面提高手术质量。

输卵管结扎术是计划生育措施中一种永久性的绝育措施,手术成败关系到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手术虽小,但有一定的难度,施术者应技术娴熟,对工作认真负责,保证质量;手术前要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节育手术禁忌症,掌握适应症;做好受术者的思想疏导和有关知识的宣传工作;手术中要严格无菌观念,避免感染;手术操作要细心、轻巧、彻底止血、准确无误,特别要防止脏器的损伤和异物遗留,不断提高手术质量,改进操作方法,以尽量减少手术意外损伤和再次妊娠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