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消毒供应室科学管理控制医院内感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加强消毒供应室科学管理控制医院内感染

王万春马应忠

王万春马应忠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医院重庆404100)

【摘要】目的建立供应室科学管理体系,预防院内感染。方法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管理的3项强制性标准》(2009版)及《消毒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对供应室进行科学的管理。结果目前我院已经建立科学的供应室管理体系,能够有效预防供应室原因的院内感染。结论对供应室进行科学的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供应室;科学管理;预防院内感染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368-02

医院消毒供应室又可以称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全院的无菌手术器材、无菌敷料以及其他需要无菌使用的用品均由供应室提供,因此可以认为供应室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科室[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各种新项目、新检测、新手术日益增多,对无菌产品的种类及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供应室所供应的无菌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手术的成功率等,直接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健康和患者的健康,有的时候甚至直接威胁到医护人员或者患者的生命[2]。所以我们一定要对消毒供应室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确保消毒质量效果,以此确保医疗活动的安全。本院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管理的3项强制性标准》(2009版)的相关要求,从资金投入、管理、人员、场所建设等方面给予供应室最大的支持,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本院科学管理供应室的经验介绍如下。

1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本院对供应室实行分管院长-护理部-供应室护士长-护士管理的“金字塔模式”管理方式,同时护理部以及医院院感科负责业务指导,人事科、总务科负责人员及设备的支持。

管理方式由以前的经验模式逐渐过渡到科学化管理,既强调管理意识,又加强业务学习。制定详细的工作细则,明确责任到每一个人,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及服务意识教育。加强与临床、医技等科室沟通,制定好工作计划,确实保障临床、医技等科室对消毒用品的需求。特别是护士长,需要经常深入临床、医技等科室,及时了解他们需求的变化,以及对供应室工作的满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共同做好消毒用品供应工作[3]。

2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本院对需要灭菌处理的用品实行集中规范管理的模式,对各类诊疗器械进行分类管理,按照不同类别的相关要求进行回收、清洗、消毒、干燥、包装、保存、发送等工作。在各项工作中严格执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管理的3项强制性标准》(2009版)及《消毒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同时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以及安全预案。

在日常的各项工作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同时护士长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考核,对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减少违规操作现象的发生率[4]。

3合理安排供应室布局我院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及要求,遵循控制感染的原则,遵守相关职业防护的要求,保持供应室周围环境清洁卫生,无明显污染,同时建立严格的分区,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个区域,各个区域之间相对独立,建立缓冲间及隔离屏障,物品运输一律单向流动,不交叉不逆流,在缓冲区域内设置感应式水龙头,在无菌区域内不设水龙头,工作区域内的桌面地面墙面等光滑平整,具有防酸防腐的功能,容易清洁卫生,电源插座采用防水设计,供应室的污水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后才能排放。

4完善供应室设施设备争取医院加大对供应室的资金投入,配备齐全工作所需要的先进设施设备,先后购置了超声波清洗机、全自动机械清洗机、全自动高压灭菌仪、全自动干燥箱、高温烘烤灭菌仪、分类台、高压水枪等设备,基本实现了清洗消毒的自动化,减少了人为操作因素的干扰。仪器设备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及定期进行维护,定期到计量认证机构进行校正,每次使用后由专人登记并规范记录。仪器设备出现异常以后,及时停用并进行维修,待检测合格以后再行使用。

5加强质量控制在回收医疗器械的时候,注意区分重复使用的物品及一次性物品,分开放置,需要重复使用的,回收到密封容器内送到供应室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常规的器械多用机械清洗,较为复杂以及精密仪器多采用手工进行清洗以保证清洗质量。包装是保持灭菌物品无菌存放及运输的重要手段,在灭菌前要仔细检查包装质量,要求包装表面干净整洁,包内无菌物品齐全,外包装标识清楚,详细标明灭菌日期以及有效期,灭菌人、包装人、核对人等并作好记录以便追溯。在灭菌过程中要掌握各类器械的灭菌方法,灭菌仪器要由经过培训并取得资格证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控制好灭菌的温度及时间,消毒物品是否合格必须经过消毒效果评价以后才能放行,对消毒效果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方法进行监测评价,灭菌时间一定要达到最少灭菌时间,灭菌温度一定要达到最低温度要求,高压灭菌器每天做B-D实验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6加强工作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要保证供应室消毒物品的灭菌效果,必须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包含消毒灭菌知识、控制院内感染知识、专业技术理论、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的培训[5]。护士长定期组织科室内部业务学习,每年有计划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同时还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一切以保障病人安全,提供合格产品”的工作理念。

7提高工作人员职业防护能力供应室的工作人员由于经常要处理一些已经污染的医疗器械用具,所以极其容易职业暴露,必须强调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要佩戴口罩、手套、穿着防护服、佩戴防护眼镜等以减少暴露的机会。工作人员每年健康体检1次,并建立健康档案。

【参考文献】

[1]施玉华.医院供应室管理对策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143-144.

[2]杨晓萍.消毒供应室管理新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101-102.

[3]连秋宜.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l9(4):103-104.

[4]陆美华,向卫华,何彦,等.医院消毒供应室消毒、清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23.

[5]王彩琴,于蓓莹.供应室护士职业暴露危害分析与防护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38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