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斯南拉姆

/ 2

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斯南拉姆

斯南拉姆

云南省迪庆州人民医院云南迪庆州674400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70例ICU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根据肺部感染原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4.28%(12/35),肺部感染原因包含3例排痰不畅,5例侵入性操作,4例误吸。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1.42%(4/35);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P=0.022)。结论:针对肺部感染原因(排痰不畅、侵入性操作、误吸)采取针对性护理,可减少ICU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为院内感染多发场所,由于ICU患者病情危重,伴有意识障碍、免疫力低下等功能障碍,更易出现并发症。据统计,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风险是其他科室3~5倍[1]。加以其可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降低病愈率,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研究报道,积极有效护理干预,对防治肺部感染、加快病情恢复极其重要[2]。常规护理虽具有一定疗效,但其多偏向于程序化、流程化,无法满足患者具体康复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对ICU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疗效。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70例ICU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35例。研究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3~79岁,平均(56.37±7.46)岁;受教育程度:14例小学及初中,16例高中,5例大专及以上;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32~80岁,平均(55.88±8.09)岁;受教育程度:13例小学及初中,15例高中,7例大专及以上。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自愿签署知晓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监测病情变化、合理用药、调整卧床体位、做好止痛、镇静、吸氧等基础工作。研究组根据肺部感染原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1)原因分析:查阅我院以往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资料,并于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搜索相关资料,找出引发肺部感染原因,包含营养不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误吸、侵入性操作、排痰不畅等;(2)干预措施:营养支持:针对鼻饲者,于鼻饲后2h内适当患者头部(10~20cm),避免胃容物反流;无法鼻饲者,给予静脉营养输注,为其提供机体代谢所需能量;用药干预: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滴注白蛋白与白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呼吸机管理:针对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者,定时更换无菌水、消毒湿化瓶、清理雾化器及冷凝瓶中冷凝水,以免细菌滋生,随空气进入肺部诱发感染;口腔及呼吸道护理:进食前后以碳酸氢钠清理口腔;对于气管切开者,需密切观察插管部位皮下组织、皮肤是否存在渗出、水肿等现象,若存在上述情况,需及时更换敷料,同时确保该部位干燥、清洁;清理患者气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顺畅,必要时采取吸痰,选用质地柔软吸痰管,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消毒:确保病房内空气新鲜、干净,维持适宜湿度及温度;用含消毒剂溶液擦洗地面及病房内桌椅,保证病房内地面清洁;每日更换患者床单、病号服、枕头套,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1.3观察指标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4.28%(12/35),肺部感染原因包含3例排痰不畅,5例侵入性操作,4例误吸。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1.42%(4/35);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P=0.022)。

3讨论

研究证实,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主要包含环境、自身、药物、人为操作不当等因素[3]。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我院以往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资料,发现营养不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误吸、侵入性操作、排痰不畅等是导致肺部感染主要因素。由于ICU患者病情严重,需进行导管引流、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影响正常生理结构及功能同时,免疫力下降,肺部感染发生风险增加。针对侵入性操作所致肺部感染,本研究通过更换敷料减少插管部位皮下组织、皮肤渗出及水肿现象,并通过保持该部位干燥、清洁,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进而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同时部分患者因咳嗽、吞咽功能不断减弱,致使呼吸道内分泌物无法排出,加重肺部感染。为避免上述情况,本研究护理人员采用气道分泌物清除、吸痰等方式,促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确保呼吸顺畅,于进食前后进行口腔护理,利于减少细菌数目,减少口腔黏膜感染、溃烂。ICU患者鼻饲进食时,易出现胃内容物误吸,导致肺部感染[4]。为此,本研究于ICU患者鼻饲进食后2h内抬高头部,预防胃容物反流,减少误吸引起的肺部感染。本研究显示,研究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1.42%,低于对照组(34.28%,P<0.05),说明针对肺部感染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可减少ICU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

综上,肺部感染是ICU患者主要并发症,根据肺部感染原因(排痰不畅、侵入性操作、误吸)制定针对性护理,可减少ICU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对降低院内感染、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高亚萍,孙云飞.ICU重症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调查及痰热清预防效果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1):56-58.

[2]于文双,代庆春,陈然,等.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4):1767-1770.

[3]符春花,周保娇,李珍美,等.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8):760-763.

[4]李佳,牛蓓蓓,肖倩,等.神经外科ICU机械通气患者胃内容物误吸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5):2041-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