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刘群

刘群

(山东省烟台长岛县人民医院265800)

【摘要】目的:浅谈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7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细心护理,36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4-0347-0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性强的呼吸系统疾病。经病原学研究证实,本病系由一种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具有起病急、传播快、人群普遍易感和病死率高的特点。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37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6岁~47岁。症状与体征: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超过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和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少许湿哕音,或有肺实变体征。注意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1.2结果:37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康复率高。

2护理

2.1护理评估

2.1.1病史评估SARS患者主要诊断依据是流行病学史,因此,评估病史主要询问和调查患者是否具有流行病学史,并且是在潜伏期内发病。

2.1.2病情评估

(1)呼吸功能评估: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节律、皮肤口唇及四肢末端的紫绀程度。SARS患者由于气体交换功能障碍而严重影响呼吸功能。重症SARS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要保持在90%以上,否则将引起重要器官缺氧及功能障碍;SARS患者呼吸浅速,大于30次/min,应给予重视。如患者呼吸衰竭突然加重,表现为PaO2<8kPa(60mmHg),PaCO2>6.65kPa(50mmHg),SpO2明显降低,并有胸部疼痛和一侧肺部呼吸音降低,应警惕出现气胸。

(2)心血管功能评估:应重点评估血压、心率、心律的变化,如出现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警惕出现左心衰竭。由于SARS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引起低钾血症,血钾过低会出现致命性心率紊乱,应注意心电图和化验报告结果。SARS可导致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出血倾向。由于机体缺氧,导致心肌损伤,注意观察心肌酶谱改变。

(3)体液和电解质平衡评估: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极易出现低钾、高钠血症,应评估患者有无心律紊乱、神经错乱和肌肉抽搐等情况。准确纪录24h出入量,判断体液出入量,定期抽取血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随时发现水、电解质紊乱。

(4)并发症的评估

1)气胸、纵隔气肿:应注意观察患者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遵医嘱定期复查胸片。

2)休克或MODS:注意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皮肤黏膜的颜色、温度、湿度以及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有无损伤,遵医嘱及时复查生化全项,血、尿、便常规,血气分析及心电图,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3)消化道出血:由于机体对疾病的应激和激素的应用,易出现应激性溃疡,注意观察大便潜血结果,呕血、便血的性质及出血量,并做好呕吐物、排泄物的消毒处理,防止污染。

4)二重感染:由于大量激素和抗生素的应用,免疫功能较差的患者容易引起真菌感染,要注意观察舌苔变化,有无腹泻等,并正确留取标本,进行痰和便的真菌学检查。

2.2护理措施

2.2.1心理支持由于SARS患者处于隔离区的特殊环境,缺乏亲人的探视和陪伴,大多有恐惧、焦虑、孤独和濒死感。对此,护理人员应在治疗SARS疾病的同时,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对疾病的负面心理及不良情绪反应,向患者介绍疾病进展与转归,消除绝望、恐惧的心理。运用知识疗法,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激发患者生存意志,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疾病。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当患者出现各种异常情绪反应时,护士应主动耐心地积极疏导,表示理解和同情,安慰、鼓励患者在语言交流受限的情况下,利用手势进行沟通,使患者得到关怀保持情绪平衡。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给予适当保护,防止坠床或受伤。

2.2.2气道护理

(1)按需吸痰:鼓励患者自主排痰训练。不能自主排痰者,护士应根据气道分泌物的情况,定时或按需给患者吸痰,当听诊肺部有痰鸣音、呼吸机气道阻力高、血氧饱和度或氧分压突然下降或持续不升、患者呛咳或有分泌物在呼吸机管道溢出时应吸痰。

(2)做好气道湿化、温化:可在机械通气同时进行雾化吸入,痰液黏稠时,可采用加温湿化,或在雾化液中加入化痰药,如生理盐水或沐舒坦等药物。

(3)应用物理疗法促进排痰:患者使用镇静剂或长期卧床,加之重症期间,应用呼吸机,口腔分泌物或上消化道反流物极易误吸,加重肺部症状,可在患者生命体征平衡状态下行人工或机械两种胸部疗法,如叩背法、振颤法等,以促进排痰。

2.2.3氧疗护理遵医嘱给予不同方式的吸氧治疗,避免出现吸氧导管脱落、折曲等现象,保证氧流量、氧浓度,并注意监测氧疗效果。氧疗时观察缺氧改善情况,根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浓度。当面罩或鼻导管吸氧不能维持氧合效果时,应进行无创通气治疗(NIPPV);当PaO2<8kPa(60mmHg)或不能耐受无创通气治疗时,应进行有创通气治疗。但需注意要慎重选择有创机械通气治疗[1]。

2.2.4营养支持有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影响其消化功能。因此,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非常重要。患者尽量经口进食。在经口进食效果不佳时,可选择留置胃管,给予鼻饲,确保高热量饮食。应尽早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使其提高免疫力。遵医嘱由流质饮食逐渐向普通饮食过度,确保患者进食时不影响吸氧及呼吸机的使用,具体方法是:将吸管从面罩下放入患者口中,吸入时嘱患者掌握好节奏,以不降低血氧饱和度为标准。对不能进食或进食较差者应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补充液体及维生素,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2.2.5发热护理大多数患者首发症状为发热,且有时为高热,要针对体温变化,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出现其他并发症。要保证患者足够的水摄入,以促进降温。

2.2.6保证足够休息休息可减少氧耗量,重症SARS患者存在严重低氧血症,不宜大量活动,应绝对卧床休息,生活起居均需照护,要求护士生活护理体贴周到,技术操作轻柔、迅速。治疗、护理集中进行,以减少患者的氧耗。

3讨论

诊断要点:对SARS患者,如符合下列1条即可诊断为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min;低氧血症,在吸氧3~5L/min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70mmHg,或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93%;或已可诊断急性肺损伤(AIT)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叶病变或X线胸片显示48h内病灶进展>50%[2];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具有严重基础疾病,或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或年龄>50岁。一旦确诊为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则提示病情极其危重,病死率极高,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张黎明,刘钰,袁彬,杨晓秋,周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护理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06期

[2]孙耕耘,毛宝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现代呼吸系疾病系统讲座第十一讲)[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6年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