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浅谈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朱根生

肇庆市磊达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公路工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规模不断壮大,为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做了铺垫。但是在公路施工时,常常由于技术管理不到位,而出现公路质量问题,使公路在后期使用中出现故障,本文主要谈谈公路工程施工重要技术以及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策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公路工程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基础与保障作用越来越明显。只有通过对于技术的管理工作,才能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对于施工的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的控制、科学管理的现场施工、优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资源的消耗,最后达到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等多个方面的统一。简单的说,做好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就能掌握到工程施工的重心,为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提供最好的保障。

一、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概述

公路工程是由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附属设施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施加影响,共同决定了公路项目的综合使用性能。现在的公路施工企业技术的管理工作还是沿袭20世纪90年代的传统的粗放型的管理状态,主要的工作内容还是集中在技术的文件管理与施工的参数控制这两个方面上,使公路的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不能够满足施工的技术要求,没有完全能够发挥公路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职能。

1.1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特性

具有系统性、及时性、经济性,公路工程大都具有地质或地形复杂,技术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等特点,集人、材、物管理为一体。在施工当中,需要保证工程供应和消耗具有一致性,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促进工程利益的最大化。为了保证供应和消耗的一致性,需要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案,对工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相应的调配,保证各项物资发挥自身的效益。对施工中突发事件必须反应敏捷,处理及时准确;对施工现场出现的施工隐患也必须周密思考、及时解决;对安全隐患的技术处理更要及时、准确,才能避免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1.2现阶段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健全、技术管理职责界定不明确、考核与奖励机制不完善、技术管理工作多靠个体的现状。即使施工设备、技术、工艺等具有优势,但因工期过长,不能在预定周期内达产达标,使企业失去了应有的技术优势。同时,虽然有些企业在施工之前引入了先进的设备与工艺,但因技术支持不能及时到位,使先进的施工技术无法发挥出其优势地位。为了消除存在的弊端,应建立程序化、规范化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完善技术管理模式。因此,对于现阶段的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而言,如何充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强化施工技术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首先应考虑的问题。

二、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改进措施

2.1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是确保公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为此,应落实并完善与工程相关的相关规范、技术标准与文件要求,建立完善的技术组织管理机构与技术责任制度,对施工工作的任务进行落实,实行技术的责任制其目的就是保证各项技术的岗位都能有技术的负责人员,杜绝在施工之中责任发生不清或是无人负责的现象。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2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技术核定

图纸会审是为了避免图纸本身的错误导致施工的严重后果。要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核定是针对工程变更内容,召集有关部门在技术上、经济上、质量上和使用功能上充分研究、协商,各方意见统一后以文字记录下来,技术负责人签字后作为施工依据。要审查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定。是否完整、齐全、清楚,图中尺寸、坐标、标高、轴线等是否准确;一套图纸前后是否一致;互相联系的各套图纸设计是否有矛盾;同一设计中的地上、地下部分是否吻合。查主要结构的设计在刚度、强度、稳定性等方面有无问题,主要部位在结构构成设计中是否合理。审查施工技术装备条件能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能否按照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审查路基、路面等设计图有否矛盾,在交叉施工时是否会存在问题。审查设计选用的材料与采购供应的材料在品种、质量、规格、性能、数量等方面是否相符。对设计图的疑问提请设计单位解释收集有关各方对工程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2.3强化施工技术管理队伍建设

优秀的施工技术管理人才是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的基础保障。因此,要强化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掌握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标准、技术要求与施工方法,并加强岗前培训来促进他们对于施工技术的理解与掌握。

2.4建立技术的交底工作制度,并管理好技术档案

技术的交底工作必须分级的进行,分级的管理,其目的就是使所有参与施工的职工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避免盲目的施工。技术档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资料,是在公路项目施工、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技术文件和资料。技术的档案管理也包括了交给建设单位所保管的竣工的资料以及施工的单位所保存的相关施工的组织与管理各个方面的技术档案,都应该按照档案的管理的要求来进行归档。包括所用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结果;材料配比、拌和加工控制检查和试验数据;地基处理和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表;施工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及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对质量事故处理补救后达到设计要求的证明文件。另一方面,为公路施工企业管理需要保存技术资料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各种定额执行情况;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情况;施工总结材料;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措施;技术管理工作总结等。

2.5公路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

工程完工后,应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对公路进行全面检测,并撰写竣工报告与技术总结。在此过程中,应严格审核合同中约定的工程设计与其他各项内容是否完成;查看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是否完整;检查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设备等是否有进场试验报告等。待验收合格后再交付使用,确保工程符合合同约定的各项工程质量标准。

三、技术管理工作组织实施与创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技信息的发展,公路的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不能够固步自封,也不能够止步不前,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观念,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需要公路施丁技术人员的技术交流与创新,以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手段优化现场资源配置,进而实现工程质量、进度与成本等多方面的和谐统一。对于施工的技术所组织的实施工作主要是提高高速公路实施工作中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机械化的水平,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的管理组织机构以及技术的责任制度。最终实行技术的责任制目的,其实就是保证各个技术的岗位都有具体的技术负责人,来杜绝因施工中的责任不清或是无人负责的现象。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契机,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特别是作为城市脉落之称的公路,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公路施工的技术管理它是集管理与技术于一身的工作,对保障公路施工的安全、降低公路施工的成本、提高公路施工的质量及推动公路施工的监管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施工当中,必须从技术管理上下功夫,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使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将科学化的管理融入到技术管理工作当中。使它对公路工程安全可靠性、技术经济性等指标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世跃,佘亮论公路施工中的技术管理,2013.07

[2]丁林虎.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探究,2014.06

[3]王勇.论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2013.08

[4]李东旭.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控制的探析,2015.02

[5]樊祥英,胡举印.浅谈公路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探索,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