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浅析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黄定干

黄定干

广西柳州市群众艺术馆545001

摘要:悠悠的历史缔造了深厚的民族文化,中国书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流勇进,历经千百年的变化造就了不朽的中国书画艺术。本文从我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史出发,简要概述了我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详细解说了我国书画艺术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含义,并且对新时期推动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说明,最后就传承和创新我国书画艺术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对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书画艺术;传承;发展

前言:书画艺术集中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党和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然而,在西方文化的冲击、现代化科技的崛起使我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新的时代下,对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我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

(一)书法艺术

历史上的书法艺术大致分为书法的产生、发展、成熟和个性化发展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商代中后期,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书法艺术的产生。甲骨文瘦挺有力,时露锋芒,大小变化,疏密有致,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章法、结字三要素,奠定了我国书法艺术的基础。第二个时期,秦统一后,文字统一,字形扁长、笔画多为孤线、结构复杂的小篆;结构较为简单、笔画把圆转成方折、便于迅速书写的隶书;便于速写的草书蓬勃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是书法艺术的发展时期。第三个时期,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成熟时期,博大的气象使当时的书法多体现洒脱奔逸、恢宏宽博的气势。其中,书法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楷书,今天仍有“学习楷法从唐入手”的说法。第四个时期,宋以后,我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个性化发展时期,字体已无大的建树和突破,仅在原有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风格,以发挥个性为主〔1〕。

(二)绘画艺术

中国绘画的历史起源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住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用于生活的美化装饰。

秦汉王朝绘画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其画风气魄宏大,笔势流动,既有粗犷豪放,又有细密瑰丽,内容丰富博杂,形式多姿多彩。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争频繁,民生疾苦,但是绘画仍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佛教美术勃然兴起:如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等壁画。

隋唐时对外交流活跃,给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机运。吴道子、周昉等人具有鲜明中原画风的作品占了绝对优势,民族风格日益成熟,展子虔、李思训、王维、张缲等人的山水画、花鸟画己工整富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五代两宋之后,中国绘画艺术进一步成熟,进入鼎盛时期。宫廷绘画盛极一时,画家辈出,佳作纷呈,而且在理论上和创作上亦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其内容、形式、技法都出现了丰富精采、多头发展的繁荣局面。

元、明、清时期,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强调抒发主观情绪,强调人品画品的统一,并且注重将笔墨情趣与诗、书、印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绘画样式〔2〕。

二、我国书画艺术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含义

(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分析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朝代更替、时代变迁,留下的不仅是五千年的历史,更是五千年的文化。仅从思想文化上讲,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碰撞,造就了不同于他国的独特的书画艺术,其历史文化价值更是影响深远,为我国深厚的民族文化添姿加彩。

(二)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积淀

书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载体〔3〕。我国的书画艺术历经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精华,是国家的精神支柱,是架起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在五千年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多元历史人文价值的体现

我国的书画艺术是多元历史人文价值的体现。我国的书画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力,不断发展,彰显着一个又一个时期社会、经济特征。代表着每个时期的社会潮流及普遍文化,体现了多元的历史人文价值。

三、新时期推动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必要性和创新

(一)推动书画艺术发展的必要性

书画艺术汲取中华历史长河中的点滴精华,自成体系,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审美浑然天成。中国书画艺术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传统的审美需要,诗词歌赋、音律、哲学,包括历史,高雅到高山流水、花鸟虫鱼。这种传承,早已渗透到中国人的骨子里。推动书画艺术发展,是对当前时代的尊重,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4〕。书画是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的利器,推动书画艺术发展,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二)传承和创新我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对策和建设

书画艺术有着恒久不灭的生命力,来源于生生不息的创新与拓展,中国书画艺术的源远流长,其实是对个体价值的不断塑造的一个过程。在未来对我国书画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中,首先,我们要高度重视书画艺术发展在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积极面向社会普及我国传统的书画艺术,推动书法事业的健康发展〔5〕。其次,要做好书画艺术的教育工作。在对青少年的教学中加大对书画艺术的教学力度,将书画艺术纳入到中小学的教学体系中,搞好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最后,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书画艺术的教学推广相结合,推陈出新,促进书画艺术的普及和传播,提升书画技能,推动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结论:中国书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其意义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传承发展中国书画艺术之路是永无止境的,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长期探索和提炼,将中国书画艺术永久的流传,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蕾.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播方式[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3):102-103.DOI:10.3969/j.issn.1008-9675.2013.03.021.

[2]王军贤.浅析中国书画艺术衍变过程[J].美与时代·城市,2014,(9):95-95.

[3]王婷婷,王晓宇.浅谈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17):115-116.

[4]马五一.发展中国书画艺术[J].北京观察,2017,(8):46.DOI:10.3969/j.issn.1008-1208.2017.08.018.

[5]刘开云.中国书画艺术走向现代的嬗变[J].宁夏社会科学,2010,(4):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