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3

大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周成友

周成友(遵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遵义56430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提高大学生理论水平和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塑造大学生人文素质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大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关键词: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142-01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加强和改进,是提高大学培养人才的质量的前提条件。教学是基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一门提高大学生理论水平及对其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塑造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自身的特点和师资力量,以及教学手段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许多学生反应冷淡,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担任该课程教学的教师任务及其重要。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注意挖掘趣味性,选择、利用并创造合适的教学形式,在形式多样化中推动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本文试就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粗浅的建议,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大学里思想政治教育课存在的现状分析

(一)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存在着弊端。

旧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大学生们对思想政治课反应冷淡,导致这样的结果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教学活动的双主体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没能既对教师的主体、主导作用进行发挥,又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单纯的对教师的主体、主导地位进行强调,从而限制并压抑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造成“教师中心论”的存在;有些大学则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教师的主导,造成“学生中心论”。在思想政治课课堂上,有些教师只是为教书而教学,而许多的学生则为考而学,从而导致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这种现象的发生,这种情况只会导致学生只对课本上的知识条文知道,而不能够完全掌握其精神实质,这种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师往往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具体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导致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对知识进行接受,囫囵吞枣,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也失去了自主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然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大学思想政治课堂中价值观冲突的表现及原因

有这样一件事情。大学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时,为了达到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播放了一段视频资料,当视频上出现了“董存瑞、刘胡兰、黄继光”等中国的革命英雄人物形象及相关事迹时,视频上的人物及事迹深深触动了教师,然而教室里的大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有的甚至报以蔑视、哄笑。这种情况让大学教师感到气愤不已的同时,也觉得困惑不解。有些学生会向老师反问“你自己相信这观点吗?”,甚至有的学生还对教师提出的看法极力否定,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实际上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对于教师所倡导的价值观,学生持有不接受、怀疑甚至抵触的态度。这就形成了课堂价值观冲突。

导致课堂价值观冲突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事实上,思想政治教材文本中所要传递的基本上是国家、社会所倡导、宣扬的主流价值观,作为思政教师自然要忠于思政教材,竭力对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进行大力宣传,这是一个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责所在。然而课堂教学的另一方参与者———大学生,其思想和价值观念还没有受到主流价值观的熏陶,却因为受其他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造成其价值观念和教师所宣扬的主流价值观发生冲突。而大学生思想观念所受到的复杂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社会生活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对人们的思想领域是一个很好的反映,而这必然会引起许多人价值取向的多样化。而这许多人中不可避免的包括了大学生,受到各种思潮影响的当代大学生,其价值观明显会受到很大干扰。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网络技术手段,对西方的生活方式、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大肆传播,这无形中对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和价值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威胁。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表明,在思想政治素质指标上,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排到了第十一位,在学习、工作、政治等方面不少大学生功利主义的倾向较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学习上,对主科以及能够把自己专业素质提高起来的课程感兴趣,而对非专业课,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感觉很默然,甚至根本不学。在工作上,所做的一些公益事业,不少学生往往考虑的是能否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集体活动或公益活动不在综合评测范围内的就不主动参加。在政治上,许多大学生对为什么要思想进步,为什么要入党的目的不够明确。要求入党的目的,部分大学生只是为了评优、评奖、就业等;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在学习上主要是专业课和外语课花费的时间最多。而花费在其它知识学习方面所占用时间很少。

大学生涉世未深,面对各种文化诱惑分辨能力有限,再加上缺乏足够的理性思考,容易对非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念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产生新奇感。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取向逐渐趋于多元化,由于大学生的求知欲强但欠缺辨别力,面对物质诱惑和文艺作品的低俗化等,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大学生价值观的带来影响。在对学生思想道德进行培养方面,学校所规定的目标和内容安排上前后存在这一定的不连贯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加之私改考试成绩、接受学生贿赂等部分教师的不道德行为,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暴力的驱使下,餐饮、网吧、歌舞厅等学校周边恶劣的环境也会对大学生传播一些不健康的文化,学生的思想深受其害。此外,由于国家的政策,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这就使得他们深受家庭的溺爱以及家人过份的关注,最后在其心理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同时也养成自私自利和享乐主义的思想。一些家庭对其的期盼和投入过高,造成大学生内心产生一种压力感,要对自己的学业成绩和未来工作投入相当大的精力,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自己的家庭责任感,但另一方面却漠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忽视了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建构正确的价值观。

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基本策略

(一)思想政治教师要提高威信力。

思想政治教师要努力塑造自身的完美人格,从而提高其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力。由于教育内容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在拥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力量。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大量实验表明,教育者的人格对被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

在许多古训中,如“身教胜于言教”,“其身正,不令也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也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为了更好地教育、感染学生,思想政治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要能够做到知行统一,率先垂范,让自己成为大学生实践的榜样。在聘任思想政治教师方面,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不仅要对应聘教师进行专业水平的考察,更要从严要求教师的个人品质,尽可能地聘任党员教师为思想政治教师。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拉封丹法国作家有一则寓言:看到行人身上的大衣,北风和南风进行比试,看看谁能把他的大衣脱去。北风首先开始,它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向行人吹去,本以为可以吹掉行人身上的大衣,然而行人却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便开始解开纽扣,最后脱掉了大衣。这个故事说明现代教育应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教师首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很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虽然学生在学习成绩、个性特点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教师眼里每个人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这就表明教师不搞“权威”,不搞“一言堂”,而是与学生打成一片,共同进行真理的探讨、共同进步;这也表明教师应有豁达的心胸和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然后,要尊重学生。对学生宽容和接纳,理解学生,这是对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教师对学生的内心要进行深入理解,充分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和空间,这样才能开启顿悟,达到有效教育的目标,同时能够对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进行培养;教师要容纳学生的思维方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教师对学生的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展示自我。

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对学生的感受要引起重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对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进行认真的研究,通过“外部刺激”,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内容能够很愉快的为学生所接受,进而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三)力求教学方式多样化。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主干部分的课堂教学,在教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在教学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趣味性,在对专业知识学习进行加强的前提和基础上,教师必须注意提高教学技巧,特别要注意探索教学方式。

1.板书式教学。

板书式教学从开始上学一直沿用至今,其作为通用的教学形式,目前还没有被其他教学方式完全替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板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板书的条理性能够很好的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和把握,也便于学生做笔记,并且学生也可以在上课过程中集中注意力。

当然,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板书还应该注意其课程内容的纲目的表现形式。最好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现出来。

2.媒体式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也渗入到了各行各业,信息技术也应用到了教学中。媒体式教学以各种形式进行着,最常用的就是课件、影片放映等形式。具有新颖技术特征的媒体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新鲜感,通过多种色彩与图像的变换不断对学生的视觉器官进行冲击。媒体式教学相对与板书式教学来说,具有节约教学上做板书的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提高了起来。虽然在课前要对媒体课件的制作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制作好的媒体课件可以重复使用。

作为媒体式教学的一种集休闲、教育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影片放映可以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安排几次。教师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宗旨,注意对所放映的影片内容的选择。

3.以实效为圭臬,做到考察方式多样化。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课一般都作为高校的公共课,所采取的考察方式与其他课程一样,基本上都是考试。基本上侧重的是对知识的考察,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课与一般的学科不同,更重要的是强调一种思维的转型与提升思想境界,而只是凭考试往往不能够得到真实反映。

目前考试围绕教材出题,实际上这与应试教育的模式并没有什么不同。此外,很多高校普遍都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在考试前,任课教师都会在课本上为学生划出重点,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课成了记忆力的角逐,打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程本来就具有抽象性和理论性强这个特点。如果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掌握,只是机械记忆的对象,这对学生来说必然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差事。

在考察上,并不是一味的否定考试形式,我们可以提高考试形式的灵活性。出卷前要对学生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是否掌握了理论原理,是否具备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考试题目理论性不要太强,尽量灵活些,理论尽量与实际相联系的多些,当然,如有需要也可以进行开卷考试。

通过做论文,可以考察和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目前,大学生在毕业前,都会要求完成一篇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通过做论文对学生进行考察,可以为以后做毕业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在做论文前,由于学生对论文一窍不通,对于学术规范以及撰写论文的一般要求,教师应当向学生详细讲解,同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论文技巧,也应该告知学生,如有疑问,可以向教师进行提问或指引学生参考相关论文及资料。

三、结语

以往的政治课,通常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和教材内容限制,导致有些问题无法具体和深化。要发展个性,培养兴趣,落实素质教育,使教师轻松,学生愉快,很有必要将课堂的知识教学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起来。考察学生也可采用实践报告的形式。鼓励学生到基层、社会的各个领域去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让学生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非“空对空”,而是有用之学;同时对他们深入地认识社会也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中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实践报告能够反映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实践报告的形式去考察学生不失为一条衡量和锻炼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我见.[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4

[2]李黎,陈忠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益及提升.[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3]蓝少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观.[J]人民论坛2010.06

[4]湛红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J]社科纵横2009.03

[5]刘金明,左永强,师春祥.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J]文教资料2010.03

[6]赵萌,都基辉.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08

[7]蔡海棠.大专院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双主体互动”模式的构建.[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2

[8]李敏.大学思想政治课堂中的价值冲突与调适.[J]科技信息2007.11

[9]张晓昀.试论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文教资料2006.12